热流道封胶结构、热流道系统及注塑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30502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2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热流道封胶结构、热流道系统及注塑机热流道封胶结构,其中热流道封胶结构包括:热咀和型腔;热咀包括:热咀本体、贯穿该热咀本体的至少一个热流道、设于热流道中的阀针、设于热流道的出料端并伸出热咀本体的咀套,阀针可穿过咀套;热咀还包括:套设于咀套外侧的封胶套,该封胶套伸出咀套的一端为出胶端,阀针可封闭或开启出胶端的出胶孔,出胶端在封胶时插入型腔的浇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结晶材料注塑,提出一种热流道阀针直面封胶机构,同时在阀针表面设计回料槽,使阀针封胶产生的胶料回流到热咀内,避免材料降温结晶阻碍阀针运动到底,从而保证阀针封胶平稳,解决产品断点高缺陷,提升生产效率。提升生产效率。提升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流道封胶结构、热流道系统及注塑机


[0001]本技术属于热流道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热流道封胶结构、热流道系统及注塑机。

技术介绍

[0002]在高结晶材料的注塑生产工艺,如PA66塑胶材料的注塑成型中,通常采用热流道阀针封胶结构对注塑进行封胶。传统的热流道阀针封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热咀本体1,贯穿该热咀本体1设有至少一个热流道3,在热流道3中设有阀针4,阀针4的工作端呈一外径逐渐收缩的尖端,尖端的端面呈一直面,以及由该直面的外缘向阀针4的外侧壁逐渐过渡的斜面。阀针4远离工作端的一端为驱动端,用于与注塑机的阀针4驱动装置相接,阀针4可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沿热流道3的轴向往复运动;热流道3的一端是出料端,设有伸出热咀本体1的咀套5,咀套5远离热咀本土的端部开有出胶口51,且阀针4的工作端可穿过咀套5的端部的出胶口51伸出热流道3至热咀本体1外部的定模的浇口7中,该浇口7贯通定模镶件9且与型腔相通,浇口的环周设有漏斗形的注胶槽8,浇口7的倾斜的坡面与阀针4尖端的外侧的斜面配合,当阀针4的尖端端面进至与定模镶件9的底面平齐时,阀针4尖端的外侧斜面刚好完全与浇口7的倾斜的坡面相贴合,从而封闭浇口7实现注塑封胶,在封胶结束后从热咀外部经该出胶口51收入咀套5回位至热流道3中,以备下次注塑和封胶使用。
[0003]热流道阀针封胶结构还包括温控装置和分流装置(图中未示出),热流道3的另一端是进料端,分流装置的出流端与一至多个热流道3的进料端相连通,分流装置的进流端与注塑机的加热注射装置的注射口相连通,胶料从注塑机的加热注射装置中加热呈熔融态,并从注射口经分流装置流入热流道3的进料端注入热咀本体1内的热流道3中,最后通过热流道3和阀针4开启的出胶口51流出热咀本体1并经定模镶件9上的浇口7进入型腔中,熔融胶料经此热流道阀针封胶结构连续注射进入型腔中,并逐渐直至填充整个型腔实现高结晶材料的注射成型。温控装置用于对分流装置中的熔融胶体进行温度控制,以适应不同的结晶材料的注塑成型要求。
[0004]正常的阀针4在执行注塑过程中的封胶动作时:如图2所示,阀针4向上(沿热流道3远离出胶口51的方向)运动并开启出胶口51后,熔融胶料持续从热咀本体1内部的热流道3流动进入定模镶件9上的浇口7后,通入产品型腔内部并开始对产品进行注塑;注塑结束时:如图3所示,阀针4向下(沿热流道3靠近出胶口51的方向)运动穿过并封闭出胶口51,直至阀针4的工作端完全伸入定模镶件9上的浇口7,此时阀针4的工作端的端面与定模镶件9的底面平齐,且阀针4尖端的外侧的斜面刚好完全与浇口7的倾斜的坡面相贴合,从而封闭浇口7实现注塑封胶;由于定模镶件9的底面与型腔相接,当阀针4的工作端的端面与定模镶件9的底面平齐时,经此注塑而成的产品胶口断点平整,无断点高的缺陷。
[0005]但是,由于传统的阀针4其工作端呈一尖端,且尖端的端面呈一直面,以及由该直面的外缘向阀针4的外侧壁逐渐过渡的斜面,当阀针4的工作端穿过出胶口51向下运动时,该斜面同时向下运动,如图4所示,此时胶料会沿着图2中箭头方向流动,由于此处的胶料已
进入定模板的型腔中,从而无法通过出胶口51的内侧壁和阀针4的外侧壁之间的缝隙回流到热咀本体1的热流道3中,随着型腔中胶料温度的降低,高结晶材料的熔融胶料会在处固化结晶并附着、堆积于该阀针4的工作端直面的外侧的斜面上形成结晶层10,从而造成阀针4的工作端在进入封胶槽的过程中,当其斜面运动到图5所示的位置时,因斜面附着、堆积的一层高结晶材料的结晶层10的存在而受阻,阀针4尖端的外侧的斜面无法进至与浇口7的倾斜的坡面相贴合的位置,使阀针4尖端的外侧的斜面与浇口7的倾斜的坡面之间存在缝隙,导致阀针4的工作端的直面无法继续向下运动至浇口7的底部与定模镶件9的底部平齐,造成产品注塑件存在因阀针4的工作端未抵达浇口7底部而未能封住浇口7,即阀针4封胶不顺的问题,并导致注塑产品在浇口7处存在残余胶料11连接,即产品断点高的缺陷。
[0006]因此,传统的热流道阀针封胶结构的阀针工作端两侧面存在结晶层堆积导致的阀针封胶不顺、注塑产品断点高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的热流道阀针封胶结构的阀针工作端两侧面存在结晶层堆积导致的阀针封胶不顺、注塑产品断点高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热流道封胶结构、热流道系统及注塑机。
[0008]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热流道封胶结构,包括:热咀和型腔;热咀包括:热咀本体、贯穿该热咀本体的至少一个热流道、设于热流道中的阀针、设于热流道的出料端并伸出热咀本体的咀套,阀针可穿过咀套;
[0009]热咀还包括:套设于咀套外侧的封胶套,该封胶套伸出咀套的一端为出胶端,阀针可封闭或开启出胶端的出胶孔,出胶端在封胶时插入型腔的浇口。
[0010]进一步地,出胶端呈直筒形,出胶端插入浇口时,出胶端的第一外侧壁呈一与出胶端的第一端面相垂直的直面,且第一外侧壁贴近浇口的第一内侧壁。
[0011]进一步地,阀针的工作端可穿过咀套底部的出胶口并顶入封胶套底部的出胶孔。
[0012]优选地,阀针的工作端通过第一过渡面逐渐收缩形成一凸柱,第一过渡面与封胶套内侧的第二过渡面相抵接实现对阀针的限位。
[0013]优选地,凸柱的第二外侧壁呈一与凸柱的第二端面相垂直的直面,阀针通过凸柱的第二外侧壁与封胶套的出胶孔的第二内侧壁相抵接封住出胶孔,且第二端面进至与第一端面平齐。
[0014]进一步地,浇口的环周设有漏斗形的注胶槽,浇口连接在注胶槽的底部,出胶端底部的外径向靠近出胶孔的方向逐渐收缩形成第三过渡面,第三过渡面与注胶槽的第三内侧壁相抵接实现对封胶套的限位。
[0015]优选地,凸柱靠近第二外侧壁沿轴向设有至少一个回料槽,凸柱封住出胶孔时,该回料槽与出胶口的第四内侧壁之间形成回料通道。
[0016]进一步地,封胶套位于咀套和热咀本体之间的一端为连接端,连接端与热咀本体之间可拆卸地连接。
[0017]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热流道系统,包括温控装置、分流装置,还包括上述的热流道封胶结构,分流装置与热流道的进料端相连通。
[0018]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注塑机,包括加热注射装置,还包括上述的热流道系统,加
热注射装置与分流装置相接;用于驱动阀针沿热流道的轴向运动的驱动装置。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热流道封胶结构、热流道系统及注塑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本技术提供的热流道封胶结构、热流道系统及注塑机,针对结晶材料注塑,提出一种热流道阀针直面封胶机构,同时在阀针表面设计回料槽,使阀针封胶产生的胶料回流到热咀内,避免材料降温结晶阻碍阀针运动到底,从而保证阀针封胶平稳,解决产品断点高缺陷,提升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现有的热流道封胶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现有的热流道封胶结构的熔融胶料从热流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流道封胶结构,包括:热咀和型腔;所述热咀包括:热咀本体、贯穿该热咀本体的至少一个热流道、设于所述热流道中的阀针、设于所述热流道的出料端并伸出所述热咀本体的咀套,所述阀针可穿过所述咀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咀还包括:套设于所述咀套外侧的封胶套,该封胶套伸出所述咀套的一端为出胶端,所述阀针可封闭或开启所述出胶端的出胶孔,所述出胶端在封胶时插入所述型腔的浇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流道封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胶端呈直筒形,所述出胶端插入所述浇口时,所述出胶端的第一外侧壁呈一与出胶端的第一端面相垂直的直面,且所述第一外侧壁贴近所述浇口的第一内侧壁。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流道封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针的工作端可穿过所述咀套底部的出胶口并顶入所述封胶套底部的出胶孔。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流道封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针的工作端通过第一过渡面逐渐收缩形成一凸柱,所述第一过渡面与所述封胶套内侧的第二过渡面相抵接实现对所述阀针的限位。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流道封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柱的第二外侧壁呈一与凸柱的第二端面相垂直的直面,所述阀针通过所述凸柱的第二外侧壁与所述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卫军李冬覃辉祥曾炬邱学明陈志文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