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器盖板、控制器以及电动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9401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20:04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器盖板、控制器以及电动汽车,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本申请旨在解决相关技术中由于减速器和控制器需单独设置对应的冷却设备,导致的电动汽车结构复杂的问题。本申请的控制器盖板、控制器以及电动汽车,其中,控制器盖板包括:盖体,盖体的换热侧壁外侧用于与功率器件贴合,盖体内设置有相互独立的冷却通道和被冷却通道,冷却通道用于供冷却介质流过,被冷却通道用于供被冷却流体流过,以实现冷却介质和被冷却流体之间的换热。控制器盖板可以同时对减速器油和功率器件进行冷却,功率器件和减速器油无需分别设置对应的冷却设备,简化了电动汽车的结构。简化了电动汽车的结构。简化了电动汽车的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控制器盖板、控制器以及电动汽车


[0001]本申请涉及电动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控制器盖板、控制器以及电动汽车。

技术介绍

[0002]电动汽车是指通过电力驱动行驶的车辆,电动汽车包括电机、减速器和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控制电机工作,电机与减速器传动连接,减速器与车轮传动连接。
[0003]相关技术中,减速器和控制器在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热量,为保证其正常工作,需要对减速器和控制器进行冷却。具体的,将减速器的减速器油输送至油冷器内,以对减速器油进行冷却;控制器内的功率器件上贴附有冷却板,通过冷却板对功率器件进行冷却。
[0004]然而,相关技术中,减速器和控制器需单独设置对应的冷却设备,使得电动汽车的结构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器盖板、控制器以及电动汽车,以解决由于减速器和控制器需单独设置对应的冷却设备,导致的电动汽车结构复杂的问题。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器盖板,包括:盖体,所述盖体的换热侧壁外侧用于与功率器件贴合,所述盖体内设置有相互独立的冷却通道和被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用于供冷却介质流过,所述被冷却通道用于供被冷却流体流过,以实现所述冷却介质和所述被冷却流体之间的换热。
[000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器盖板,盖体的换热侧壁与功率器件贴合,盖体内设置户互相独立的冷却通道和被冷却通道,冷却通道与电动汽车的制冷系统连通,制冷系统向冷却通道内输送冷却介质。被冷却通道与电动汽车的减速器连通,减速器向被冷却通道内输送减速器油,冷却通道内的冷却介质和被冷却通道内的减速器油在盖体内换热,以实现对减速器油的冷却,同时功率器件通过换热侧壁与冷却介质之间换热以实现对功率器件的冷却。控制器盖板可以同时对减速器油和功率器件进行冷却,功率器件和减速器油无需分别设置对应的冷却设备。与功率器件和减速器油分别设置对应的冷却设备相比,简化了电动汽车的结构。另外,无需设置用于对减速器油进行冷却的油冷器,节省了电动汽车的空间,并且减少了电动汽车的装配工序,提升了电动汽车的装配效率。
[000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盖体内具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所述第一分隔板和所述第二分隔板均与所述换热侧壁平行,且所述第一分隔板位于所述换热侧壁和所述第二分隔板之间;
[0009]所述第一分隔板和所述换热侧壁之间形成第一腔体,所述第一分隔板和所述第二分隔板之间形成所述被冷却通道,所述第二分隔板背离所述换热侧壁的一侧形成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连通,以构成所述冷却通道。
[0010]第一分隔板、第二分隔板将盖体内的容置腔分隔成三层腔体。其中,第一分隔板和换热侧壁之间形成的腔体为第一腔体,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之间形成的腔体为供减速
器油流过的被冷却通道,第二分隔板背离换热侧壁的一侧形成的腔体为第二腔体。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连通形成供冷却介质流过的冷却通道。这样被冷却通道的上下两侧均为冷却通道,使被冷却通道内的流过的减速器油能同时与位于被冷却通道上下两侧的冷却通道内流过的冷却介质进行换热,这样增大了被冷却通道与冷却通道之间的换热面积,提升了减速器油与冷却介质之间的换热效率。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分隔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分隔板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被冷却通道内设置有第一连通管,所述第一连通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一连通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
[0012]由于被冷却通道内设置有两端分别与第一腔体、第二腔体连通的第一连通管。这样冷却介质在第一连通管内流动时,可与被冷却通道内的减速器油在竖直方向进行换热,提升了减速器油与冷却介质之间的换热效率,提高了减速器油的降温速度。并且,第一连通管能够对被冷却通道内流动的减速器油起到增强紊流的作用,也能提升减速器油与冷却介质之间的换热效率。
[00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以及所述第一连通管均为多个;每一所述第一连通管的一端与一个所述第一通孔连通,该第一连通管的另一端与一个所述第二通孔连通。
[0014]多个第一连通管内的冷却介质能够同时与被冷却通道内的减速器油进行换热,提升了减速器油与冷却介质之间的换热效率,提高了减速器油的降温速度。并且,多个第一连通管还能够对被冷却通道内流动的减速器油起到更强的紊流作用,能进一步提升减速器油与冷却介质之间的换热效率。
[00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所述第一连通管在所述被冷却通道内平行且间隔的设置。
[0016]多个第一连通管在被冷却通道内平行且间隔的设置,这样能保证被冷却通道内的减速器油与各第一连通管内的冷却介质之间能够均匀换热。
[00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腔体内设置有第一换热板,所述第一换热板与所述换热侧壁的内侧贴合,所述第一换热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换热侧壁平行的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流道贯穿所述第一换热板;所述盖体上设置有第一入口,所述第一流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入口连通,所述第一流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
[0018]冷却介质先由第一入口流入到第一换板内与功率器件进行换热,再由第一散热板的另一端流入到冷却通道中与背冷却通道内的减速器油进行换热,从而实现对功率器件的优先换热,避免因第一腔体内冷却介质温度上升对功率器件的散热造成负面影响。
[00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器盖板还包括与所述换热侧壁平行设置的第二换热板,所述第二换热板位于所述换热侧壁外侧,所述第二换热板和所述换热侧壁用于夹设在所述功率器件的两侧;
[0020]所述第二换热板内设置有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换热板上沿所述第二流道的延伸方向间隔的设置有第一流动孔和第二流动孔,所述第一流动孔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所述第二流动孔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
[0021]这样功率器件能够同时与位于其上下两侧的第二换热板、第一换热板内的冷却介质进行换热,增大了功率器件与冷却介质之间的换热面积,有利于功率器件的更快降温。
[002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流道内设置有多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分隔片,所述第一分隔片将所述第一流道分隔成多个第一子流道,每一所述第一子流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入口连通,每一所述第一子流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
[0023]所述第二流道内设置有多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二分隔片,所述第二分隔片将所述第二流道分隔成多个第二子流道,每一所述第二子流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流动孔连通,每一所述第二子流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流动孔连通。
[0024]第一分隔片、第二分隔片分别将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分隔成多个第一子流道、第二子流道,增大了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内冷却介质与第一换热板、第二换热板的接触面积,从而提升第一换热板、第二换热板的换热性能。
[002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盖体内具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与所述换热侧壁的内侧贴合的第三换热板,所述冷却通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器盖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盖体,所述盖体的换热侧壁外侧用于与功率器件贴合,所述盖体内设置有相互独立的冷却通道和被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用于供冷却介质流过,所述被冷却通道用于供被冷却流体流过,以实现所述冷却介质和所述被冷却流体之间的换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器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内具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所述第一分隔板和所述第二分隔板均与所述换热侧壁平行,且所述第一分隔板位于所述换热侧壁和所述第二分隔板之间;所述第一分隔板和所述换热侧壁之间形成第一腔体,所述第一分隔板和所述第二分隔板之间形成所述被冷却通道,所述第二分隔板背离所述换热侧壁的一侧形成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连通,以构成所述冷却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器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隔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分隔板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被冷却通道内设置有第一连通管,所述第一连通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一连通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器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以及所述第一连通管均为多个;每一所述第一连通管的一端与一个所述第一通孔连通,该第一连通管的另一端与一个所述第二通孔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器盖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连通管在所述被冷却通道内平行且间隔的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2

5任一所述的控制器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内设置有第一换热板,所述第一换热板与所述换热侧壁的内侧贴合,所述第一换热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换热侧壁平行的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流道贯穿所述第一换热板;所述盖体上设置有第一入口,所述第一流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入口连通,所述第一流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器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盖板还包括与所述换热侧壁平行设置的第二换热板,所述第二换热板位于所述换热侧壁外侧,所述第二换热板和所述换热侧壁用于夹设在所述功率器件的两侧;所述第二换热板内设置有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换热板上沿所述第二流道的延伸方向间隔的设置有第一流动孔和第二流动孔,所述第一流动孔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所述第二流动孔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器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内设置有多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分隔片,所述第一分隔片将所述第一流道分隔成多个第一子流道,每一所述第一子流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入口连通,每一所述第一子流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第二流道内设置有多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二分隔片,所述第二分隔片将所述第二流道分隔成多个第二子流道,每一所述第二子流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流动孔连通,每一所述第二子流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流动孔连通。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器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内具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与所述换热侧壁的内侧贴合的第三换热板,所述冷却通道设置在所述第三换热板上,所述盖体上设置有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所述冷却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入口连通,所述冷却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出口连通;
所述第三换热板外的所述容置腔构成所述被冷却通道。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器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与所述换热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逯林锋张伟龙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