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跨度桥梁检测无人机全覆盖路径规划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最优路径规划
,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全覆盖路径规划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传统行业中很多人工为主的项目都被机器人所替代。近年来,随着无人机相关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无人机在各个行业都开始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其中旋翼式无人机由于具有机动性强,结构简单,造价相对低廉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公路桥梁检测、电网线路巡检等领域。
[0003]目前的桥梁检测方式大多为桥梁养护部门定期采用传统检测手段进行桥梁安全检测,依靠桥梁检测车或者望远镜等外部辅助设备,通过肉眼进行观测,不仅效率低下,且多于桥梁底部许多难以到达的区域存在检查盲区,并且使用人力检测,难度大,安全系数低,存在危险等问题,使用无人机进行自主的桥梁检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
[0004]然而无人机的自主桥梁检测的实现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无人机的自主路径规划问题。自主路径规划的实现,关系着最终桥梁检测任务覆盖率的高低,如果规划的结果不理想,可能会导致在检测区域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跨度桥梁检测无人机全覆盖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根据桥梁三维设计图及桥梁实际位置,确定桥梁检测目标区域、无人机检测任务起始点与结束点、无人机距离拍摄平面距离参数;步骤2:对桥梁检测目标区域进行栅格化;步骤2
‑
1:计算无人机和桥梁底部不同距离时无人机单次拍摄的面积,计算公式如下:1:计算无人机和桥梁底部不同距离时无人机单次拍摄的面积,计算公式如下:其中K表示单次拍摄面积的宽度,即为相机视野宽度,C表示单次拍摄面积长度,即为相机视野长度,h表示无人机上所搭载的相机距离桥底的垂直高度,α表示垂直角度,β表示水平角度;步骤2
‑
2:根据式(1)计算出的无人机单次拍摄面积,将单次拍摄面积大小作为栅格,将桥梁检测目标区域分成多个栅格,得到栅格化地图;步骤3:进行遍历路径搜索,生成路径点;步骤3
‑
1:设定栅格的状态分为以下四种:障碍性、覆盖性、可选性和关联性;设定(x,y)为各个栅格的中心点的坐标,四类状态定义如下:1)障碍性Obstacle(x,y):以桥梁底部平面为基准,存在凸起或凹陷的栅格定义为有障碍区域,将栅格赋值为1;不存在凸起或凹陷的栅格定义为有障碍区域,将栅格赋值为0;所述凸起定义为距离桥梁底部平面高度大于等于1m的障碍结构;凹陷定义为距离桥梁底部平面深度大于等于1m的凹槽结构;2)覆盖性Cover(x,y):如果栅格已经在路径中,将栅格赋值为1;否则赋值为0;3)可选性Option(x,y):如果栅格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夷斋,闫雨晨,黄攀峰,姬文鹏,杨奇磊,李鹏辉,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