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形变的复合型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9020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59
一种低形变的复合型面料,它涉及服装服饰面料领域。它包括弹性面层、上粘合层、刚性层、棉芯填充层、记忆棉层、下粘合层、柔性底层,弹性面层的下层通过上粘合层与刚性层相黏合,刚性层的下层面与棉芯填充层的上端相缝合,且棉芯填充层的下端与记忆棉层相连接,记忆棉层下层通过下粘合层与柔性底层相黏合,刚性层包括了弹性外层、刚性内芯,弹性外层内设有刚性内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通过增设其刚性层、棉芯填充层及记忆棉层,使其保证面料整体的复原能力,使其面料在受到外力的情况下,仍可保持较低的形变,保证其面料整体的使用性能和美观性。观性。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形变的复合型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服装服饰面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形变的复合型面料。

技术介绍

[0002]在服装大世界里,服装的面料五花八门,日新月异,但是从总体上来讲,优质、高档的面料,大都具有穿著舒适、吸汗透气、悬垂挺括、视觉高贵、触觉柔美等几个方面的特点,制作在正式的社交场合所穿著的服装,宜选纯棉、纯毛、纯丝、纯麻制品,以这四种纯天然质地面料制作的服装,大都档次较高,有时,穿著纯皮革制作的服装,也是允许的,面料就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造型的表现效果,复合型面料在服装行业中能够给人们提供方便,但是,仍具有以下不足:
[0003]现有技术中,面料在使用中,容易收到外界的挤压或折叠等外力情况下,而导致面料发生不同的外观形变,进而影响面料整体的使用和美观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面料在使用中,容易收到外界的挤压或折叠等外力情况下,而导致面料发生不同的外观形变,进而影响面料整体的使用和美观性的问题,提供一种低形变的复合型面料。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一种低形变的复合型面料,它包括弹性面层1、上粘合层2、刚性层3、棉芯填充层4、记忆棉层5、下粘合层6、柔性底层7,所述弹性面层1的下层通过上粘合层2与刚性层3相黏合,刚性层3的下层面与棉芯填充层4的上端相缝合,且棉芯填充层4的下端与记忆棉层5相连接,记忆棉层5下层通过下粘合层6与柔性底层7相黏合,所述刚性层3包括了弹性外层31、刚性内芯32,所述弹性外层31内设有刚性内芯32。
[0006]进一步的,所述弹性面层1包括弹性凸块11、连接底层12,所述连接底层12上设有弹性凸块11,且连接底层12的下端通过通过上粘合层2与弹性外层31相黏合。
[0007]进一步的,所述上粘合层2的厚度与下粘合层6的厚度相等,且厚度为0.1mm

0.15mm。
[0008]进一步的,所述刚性内芯32设有两个以上,且等距分布在弹性外层31的中部。
[0009]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凸块11设有两个以上,且均匀分布在连接底层12上。
[0010]进一步的,所述弹性面层1与记忆棉层5为聚醚型聚氨酯泡沫海绵层。
[0011]进一步的,所述刚性内芯32为弹性铁芯。
[0012]进一步的,所述柔性底层7为涤纶底层。
[001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将其弹性面层1通过上粘合层2粘合至刚性层3上,使其弹性面层1能够初步的吸收外力,进而保证面料的形变能力,且刚性内芯32具有较强的复原能力,更进一步的保证其面料的回复能力,而后,将其刚性层3与棉芯填充层4及记忆棉层5相
互组合,利用其棉芯填充层4的填充和柔软性,及记忆棉层5的复原能力,保证其面料整体的复原能力,使其具有低形变能力,而后在通过下粘合层6将柔性底层7粘合在记忆棉层5上,其中,弹性凸块11可增加面料整体的美观性和防滑性。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通过增设其刚性层、棉芯填充层及记忆棉层,使其保证面料整体的复原能力,使其面料在受到外力的情况下,仍可保持较低的形变,保证其面料整体的使用性能和美观性。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中弹性面层1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中刚性层3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弹性面层1、上粘合层2、刚性层3、棉芯填充层4、记忆棉层5、下粘合层6、柔性底层7、弹性凸块11、连接底层12、弹性外层31、刚性内芯32。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参看图1

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弹性面层1、上粘合层2、刚性层3、棉芯填充层4、记忆棉层5、下粘合层6、柔性底层7,所述弹性面层1的下层通过上粘合层2与刚性层3相黏合,刚性层3的下层面与棉芯填充层4的上端相缝合,且棉芯填充层4的下端与记忆棉层5相连接,记忆棉层5下层通过下粘合层6与柔性底层7相黏合,所述刚性层3包括了弹性外层31、刚性内芯32,所述弹性外层31内设有刚性内芯32。
[0021]所述弹性面层1包括弹性凸块11、连接底层12,所述连接底层12上设有弹性凸块11,且连接底层12的下端通过通过上粘合层2与弹性外层31相黏合,所述上粘合层2的厚度与下粘合层6的厚度相等,且厚度为0.1mm

0.15mm,所述刚性内芯32设有两个以上,且等距分布在弹性外层31的中部,所述弹性凸块11设有两个以上,且均匀分布在连接底层12上,所述弹性面层1与记忆棉层5为聚醚型聚氨酯泡沫海绵层,所述刚性内芯32为弹性铁芯,所述柔性底层7为涤纶底层。
[0022]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将其弹性面层1通过上粘合层2粘合至刚性层3上,使其弹性面层1能够初步的吸收外力,进而保证面料的形变能力,且刚性内芯32具有较强的复原能力,更进一步的保证其面料的回复能力,而后,将其刚性层3与棉芯填充层4及记忆棉层5相互组合,利用其棉芯填充层4的填充和柔软性,及记忆棉层5的复原能力,保证其面料整体的复原能力,使其具有低形变能力,而后在通过下粘合层6将柔性底层7粘合在记忆棉层5上,其中,弹性凸块11可增加面料整体的美观性和防滑性。
[0023]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形变的复合型面料,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弹性面层(1)、上粘合层(2)、刚性层(3)、棉芯填充层(4)、记忆棉层(5)、下粘合层(6)、柔性底层(7),所述弹性面层(1)的下层通过上粘合层(2)与刚性层(3)相黏合,刚性层(3)的下层面与棉芯填充层(4)的上端相缝合,且棉芯填充层(4)的下端与记忆棉层(5)相连接,记忆棉层(5)下层通过下粘合层(6)与柔性底层(7)相黏合,所述刚性层(3)包括了弹性外层(31)、刚性内芯(32),所述弹性外层(31)内设有刚性内芯(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形变的复合型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面层(1)包括弹性凸块(11)、连接底层(12),所述连接底层(12)上设有弹性凸块(11),且连接底层(12)的下端通过上粘合层(2)与弹性外层(31)相黏合。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雄炜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星米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