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坤祥专利>正文

数据存取单元散热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8947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数据存取单元散热架,为应用于计算机机壳内以固设数据存取单元并散热的一固定装置,包括有:相同型状的二架板,在一设定间距相对配置建立一架置空间以固设至少一数据存取单元,前述的架板于其至少一表面位置设置导热壁为数据存取单元的热发散,在二架板相对应一端面,间格排列设置至少一板片,使数据存取单元易于置入与托架以搭配锁装组件固定,并获得较佳的热传导发散,以配合计算机机壳设置的风扇单元对流空气散热,藉以改善数据存取单元的架装与高温散热效能。(*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数据存取单元散热架,涉及一种具高效率热发散的数据存取单元一固定装置,易于将数据存取单元固装于计算机机壳,避免高温造成设备当机。
技术介绍
已知,目前电子数据存取的数据存取单元,如硬盘装置、光驱(DVD及VCD)、软式磁盘驱动器及卡片阅读机等,都是透过一固定装置2,以固装于计算机主机的机壳1内部,如图1所示,该固定装置2具有一金属材料制成的壳体,搭配于壳体内侧二相对壁面设置的多数轨片(于图1中未绘示)以供多数数据存取单元11置入,由侧边的锁装组件锁固数据存取单元11定位,形成将数据存取单元11固装于计算机机壳1内部的一固定装置,但,这样的结构设计,仅具有相对数据存取单元11的固装功能,但随着数据存取单元11容量的大量扩增与运算速度更快的设计,数据存取单元11在存取运算中将产生更高温度,若无法获得良好散热效率,易造成计算机设备的死机而无法使用。所以有良好的固定装置设计与热传发散效率,将会提升数据存取单元11的存取效率、使用寿命及数据正确存取。如目前台湾专利公报第487291号的“具高散热之多层计算机硬盘机座之改良结构”新型专利案,此专利案所诉求的重点是在由铝挤型一体成型一盒状壳体,壳体二侧壁外缘设有间隔排列的水平突肋,形成散热片作用。但,前述专利结构,要由铝挤型一体成型具水平突肋侧壁的盒状壳体,以提供多数个硬盘机组装的大小规格,实属不易,且模具成本高昂,同时盒状壳体亦不利于搬运及存放。另外,台湾专利公报第517873号的“具散热功能之磁盘抽取装置”新型专利案,此专利案所诉求的重点是在由一框架、一可抽离地插置于该框架中并具有一散热装置的抽取匣,及一可使空气流动的风扇模块,该抽取匣是供一与该计算机主机电性连结的磁盘驱动器可抽离地置放,当该磁盘驱动器置放在该抽取匣内时,该散热装置是同时抵接于该磁盘驱动器及该抽取匣的导热壁,将该磁盘机运作时所产生的热导离该磁盘驱动器,以发散磁盘驱动器产生的热量。但,前述专利结构组成复杂,且框架与抽取匣的多层插置,制造与组装成本高,也使装置体积占用较大计算机机壳内部空间,并不适于目前讲求轻、薄、短、小的计算机机壳配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固定装置,以固装数据存取单元于计算机机壳内,对数据存取单元的固定装置,改善热发散效率及组装,以提供使用者更简便,低廉且高散热效率的实用数据存取单元散热架。本技术的另一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数据存取单元散热架,利用独立制作的二架板,可根据不同数据存取单元规格,调整相对配置间距以形成不同规格架置空间,以因应各种规格的数据存取单元固装与热贴合传导发散。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数据存取单元散热架,其主要组成结构包括一第一架板,在其架板至少包括于一表面设有至少一导热壁,及在另一表面间隔排列设置至少一板片; 一第二架板,在其架板至少包括于一表面设有至少一导热壁,及在另一表面间隔排列设置至少一板片;上述第一架板与第二架板于一设定间距相对配置建立一可被上述板片隔设的架置空间,形成热接合的固装至少一数据存取单元。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技术的数据存取单元散热架,可根据不同数据存取单元规格,调整相对配置间距以形成不同规格架置空间,以因应各种规格的数据存取单元固装与热贴合传导发散,达到改善习知同类产品的热发散效率及组装问题,同时也提供使用者更简便,低廉但高散热效率的实用数据存取单元固定装置与散热,更可进行工业的大批量生产。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及其附图,将可进一步了解本新型的
技术实现思路
及其目的功效。附图说明图1是习知数据存取单元固定装置的组合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立体分解图。(其中的散热鳍片没有全部画出,其省略部分由双点划线表示)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组合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组装于计算机机壳的示意图。(其中的散热鳍片没有全部画出,其省略部分由双点划线表示)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结构与导向气流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立体分解图。(其中的散热鳍片没有全部画出,其省略部分由双点划线表示)图7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组合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组装于计算机机壳的示意图。(其中的散热鳍片没有全部画出,其省略部分由双点划线表示)图9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结构与导向气流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组合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又一实施例呈相对接合成一体状态的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一)、本技术主要组件符号说明第一架板 3 第二架板 4架置空间 5 数据存取单元 6计算机机壳7 锁装组件 8架板 30、40导热壁31、41板片 32、42散热鳍片 33、43发散信道 34、44导热板35、45鳍片 36、46信道 37、47配置部位 51(二)、习知主要组件符号说明机壳1 固定装置 2数据存取单元1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新型的
技术实现思路
及详细说明,现配合附图说明如下请参阅图2至5所示,是本技术数据存取单元散热架的组成结构的分解与组合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数据存取单元散热架,包括有一第一架板3及一第二架板4,于设定间距相对配置建立一可被隔设的架置空间5供固装至少一数据存取单元6,以构成一高效率热发散及易于产制的一固定装置,以因应配置于各种规格计算机机壳7内部装设数据存取单元6为热贴合散热。上述第一架板3及第二架板4,在产制便利性与成本考量下,较佳为相同型状设计的架板30、40,但,务须确实了解的是,在其它具体实施例结构中,也可由不相同型状设计的架板30、40,于设定间距相对配置建立架置空间5以固装至少一数据存取单元6,以构成热贴合传递发散结构的固定装置。所述相同型状,或者不相同型状设计的架板30、40,于一具体实施例结构中,是由一铝挤型材料一体成型制成,于其至少一表面设有至少一导热壁31、41,在架板30、40相对数据存取单元6组装的另一表面,则间隔排列设置至少一板片32、42,将上述架置空间5隔设形成多数个适于、且易于数据存取单元6置入的配置部位51,并由等位相对,但不相接合的二板片32、42形成数据存取单元6置入后的底部托架设计,以搭配至少一锁装组件8贯穿架板30、40固定数据存取单元6,使数据存取单元6运作产生的热量,可透过架板30、40的热接合传递至导热壁31、41产生热发散。上述导热壁31、41,是由多数一体成型排列于上述架板30、40一表面的散热鳍片33、43所构成,且该多数散热鳍片33、43排列形成的发散信道34、44,较佳是相对于计算机机壳7设置的风扇单元(未图示)产生的对流空气导流方向,如图5所示,以能快速的由对流空气带离散热鳍片33、43间的发散热能。由于上述第一架板3及第二架板4可为相同型状的架板30、40产制,能有效的降低制造成本,并可根据不同数据存取单元6规格,调整相对配置间距以形成不同规格架置空间5,以因应各种规格的数据存取单元6固装与热贴合传导发散。同时,所述第一架板3及第二架板4于固装至少一固定数据存取单元6后,该数据存取单元6运作产生的热量,可直接透过架板30、40的热贴合传递至导热壁31、41产生向外热发散,以易于配合计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据存取单元散热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第一架板,在其架板至少包括于一表面设有至少一导热壁,及在另一表面间隔排列设置至少一板片;    一第二架板,在其架板至少包括于一表面设有至少一导热壁,及在另一表面间隔排列设置至少一板片;    上述第一架板与第二架板于一设定间距相对配置建立一可被上述板片隔设的架置空间,形成热接合的固装至少一数据存取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存取单元散热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第一架板,在其架板至少包括于一表面设有至少一导热壁,及在另一表面间隔排列设置至少一板片;一第二架板,在其架板至少包括于一表面设有至少一导热壁,及在另一表面间隔排列设置至少一板片;上述第一架板与第二架板于一设定间距相对配置建立一可被上述板片隔设的架置空间,形成热接合的固装至少一数据存取单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存取单元散热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架板与第二架板为相同型状成型的架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存取单元散热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架板与第二架板为不相同型状成型的架板。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存取单元散热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架板与第二架板为铝挤型材料一体成型具有至少一导热壁及板片。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存取单元散热架,其特征在于,该导热壁由多数一体成型排列于上述架板一表面的散热鳍片构成。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存取单元散热架,其特征在于,该导热壁多数散热鳍片排列形成的发散信道,是相对于计算机机壳设置的风扇单元产生的对流空气导流方向。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存取单元散热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架板与第二架板是由相对配置间距以调整建立的架置空间规格,以因应各种规格的数据存取单元固装与热传递发散。8.一种数据存取单元散热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第一架板,在其架板至少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坤祥
申请(专利权)人:谢坤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