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索桥隧道锚排水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悬索桥隧道锚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悬索桥隧道锚排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悬索桥隧道式锚碇一般倾斜于围岩中,并且下方都会有连接悬索桥的隧道,而一般的隧道锚排水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机械式排水,即通过大功率的水泵把隧道锚洞室里的积水抽到洞室外,但隧道锚一般数十米甚至上百米,故洞室深度较深,倾斜角度较大,锚室底部易积水,排水时需要较大功率的泵机,且要派专人看护维修,所以这种方法费时费力、成本较大,容易发生故障。另一种是通过在后锚室开挖排水通道至地面,洞室内的积水通过排水通道排出至地面,但隧道锚所在的山体地形较为复杂,后锚室必须位于地面之上,所以这种方法受地形影响较大,且其截面面积较小,施工难度较大,也易于发生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悬索桥隧道锚排水系统,排水成本低、不易发生故障,使用省时省力、受地形影响小,易于施工,基本不会堵塞。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悬索桥隧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索桥隧道锚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隧道锚前锚室(1)低端底部设有可存放前锚室(1)积水的前锚室集水井(105),隧道锚后锚室(3)低端底部设有可存放隧道锚积水的后锚室集水井(305),所述锚塞体(2)中底部设置有硬质纵向排水管(4),所述纵向排水管(4)的入口端位于前锚室集水井(105)底部、出口端位于锚塞体(2)低端,所述系统还包括竖向泄水管(5),所述竖向泄水管(5)入口端位于后锚室集水井(305)底部、出口端与隧道排水系统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索桥隧道锚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前锚室(1)积水由前锚室环向渗水盲管(101)、前锚室纵向渗水盲管(102)、前锚室横向渗水盲管(103)和前锚室横向排水沟(104)收集,所述前锚室环向渗水盲管(101)设置在前锚室(1)墙身内,所述前锚室纵向渗水盲管(102)为两根且分别设置在前锚室(1)两边墙角内,所述前锚室横向渗水盲管(103)设置在前锚室(1)低端底部横向上,所述前锚室环向渗水盲管(101)两端分别与两前锚室纵向渗水盲管(102)相连,所述前锚室纵向渗水盲管(102)一端封闭、另一端与前锚室横向渗水盲管(103)相连,所述前锚室横向渗水盲管(103)另一端连接到前锚室集水井(105)中,所述前锚室横向排水沟(104)设置在前锚室(1)低端底面横向上并与前锚室集水井(105)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悬索桥隧道锚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锚室环向渗水盲管(1)为多根且沿前锚室纵向上均匀间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悬索桥隧道锚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锚室横向排水沟(104)底面为坡面且前锚室集水井(105)端为低端。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悬索桥隧道锚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锚室环向排水盲管(101)为软式塑料滤水管,前锚室纵向排水盲管(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德禹,王秋生,饶军应,麻宝平,邹永辉,梅世龙,熊岚,薛炀皓,席作为,王亚奇,赵昌杰,彭星,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