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试隧道施工缝防排水构造排水性能的现场测试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施工领域,具体为一种测试隧道施工缝防排水构造排水性能的现场测试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山岭隧道的环向施工缝,通过按10~12m间距不等设置一道,是隧道防水薄弱环节,在隧道运营过程中,频繁出现渗漏水现象,不仅影响隧道结构的稳定性,严重时还会影响行车安全。目前,隧道环向施工缝主要采用防水构造措施进行防水,通常以背贴止水带、中埋钢边止水带、膨胀止水条的单一或组合措施进行防水,这些措施在隧道实际工程中,由于施工工艺原因,往往很难达到理想的防水效果,导致隧道在运营过程中,频繁出现施工缝渗漏水现象,影响结构稳定和行车安全。
[0003]为了施工的安全,提前了解施工缝的防排水的相关指标,进而通过相关的指标来调整参数,指导施工,为此,在施工的时候提出了一种测试隧道施工缝防排水构造排水性能的现场测试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试隧道施工缝防排水构造排水性能的现场测试方法,该测试方法旨在通过简单、方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试隧道施工缝防排水构造排水性能的现场测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S1:沿着隧道环向施工缝布设凹凸防排水板和防水板,将凹凸防排水板和防水板的两端均埋入矮边墙内部,并在两侧距矮边墙施工底50cm处,各横向设置一根直径100mm的PVC排水管,排水管一端伸入凹凸防排水板与防水板之间的缝隙,另一端伸出矮边墙,形成排水通道,还有在隧道排水沟附近两侧矮边墙处各施作一个直径为100mm预留试验口,用于穿设注水管;S2:两个预留试验口中分别伸入一根直径为25mm的PVC预留注水管,且每根注水管上分别安装有若干渗压计,注水管的一端分别从同侧的凹凸防排水管与防水板之间的缝隙穿过,一直布设到拱顶,每个渗压计分别处于凹凸防排水管与防水板之间;S3:隧道左右两侧引到拱顶的两根注水管在拱顶处断开,出水口间距保持在0.5~0.8m;在距拱顶2~3m范围的注水管上布设呈梅花形的钻孔,增加出水口,安装好注水管之后,进行二次衬砌施工,将凹凸防排水板和防水板与注水管预埋在初砌和衬砌之间,随后进行现场测试试验;S4:现场测试试验的步骤如下:S41:首先将试验断面两侧的排水管、预留注水孔堵死,保证注水无法从测试时的试验断面衬砌渗出,将洞外引入隧道内的施工用水集中加热,将其温度升到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鹏,郑波,陈建军,陈勇,刘全贵,吴剑,李源熙,许召强,郭瑞,邓子军,李国,黄立忠,赵万强,范晓虎,杨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