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高压双极晶体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8522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速高压双极晶体管,是具有新型横向结构的栅辅助晶体管(GAT)。在芯片平面上看,其基区的电极引出区是与栅区有重叠或部分重叠的许多孤立区域,这些孤立区域分布成列,每列中的各个引出区又相互隔开;同时,发射区包围在各个基区电极引出区的周围,呈网状分布。该结构减少了原有GAT基区电极引出区的面积,增大了发射区有效面积和周长,从而显著地提高了GAT单位面积平均电流容量,降低了GAT管芯的制造成本,可使GAT实现产品化和商品化。(*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速高压双极晶体管的结构改进,属于半导体器件
制造n+-p-v-n结构晶体管时,为满足耐压要求,就要增大基区宽度(防止在高压时的基区穿通),但这对管子的电流增益、频率特性和开关速度等有不良影响。日本的H.Kondo等人提出的一种栅辅助晶体管(Gate associated transistor,缩写为GAT)结构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从其纵向结构(附图说明图1)看,这种晶体管在常规结构的p型基区(1)两侧增加了p型栅区(2),其结深比p基区大得多,它的屏蔽作用,可以减弱反偏时集电结(3)处的电场;尤其是在一定值的反压下,栅结(4)在集电区一侧的耗尽层可以夹断相邻p型栅区间的n-区(5),之后当电压再升高时,基区中的耗尽层就几乎不再扩展,基区就不易发生穿通。所以,对于耐高压的晶体管,基区就可以做窄,从而可以提高高压晶体管的电流增益,改善其频率特性;由于具有较好的频率特性,而且栅区提供了较低的基区串联电阻,晶体管还可以获得很好的开关特性。因此,利用这种结构,可以做成高速高压晶体管。但是,Kondo等人提出的晶体管横向结构(图2)设计并不合理,其基区电极引出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速高压栅辅助晶体管,包含发射区(6)、基区(1)、栅区(2)和集电区(5),栅区由基区延伸入集电区中并具有与基区相同的半导体型号,其特征在于:在芯片平面上,基区电极引出区(10)是与栅区( 5,17)有重叠的许多孤立区域,这些孤立区域分布成列,每列中的各个引出区又相互隔开;同时,发射区(11)包围在各个基区电极引出区的周围,呈网状分布,且其内边界(16)与基区电极引出区之间具有间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体管结构,其特征是:相邻两列基区电极引出区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40~500mm。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高速高压栅辅助晶体管,包含发射区(6)、基区(1)、栅区(2)和集电区(5),栅区由基区延伸入集电区中并具有与基区相同的半导体型号,其特征在于在芯片平面上,基区电极引出区(10)是与栅区( 5,17)有重叠的许多孤立区域,这些孤立区域分布成列,每列中的各个引出区又相互隔开;同时,发射区(11)包围在各个基区电极引出区的周围,呈网状分布,且其内边界(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亢宝位吴郁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