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手套箱安装支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81696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手套箱安装支架结构,包括转向支撑横管、中通道连接支架、手套箱右侧连接支架、手套箱左侧连接支架和手套箱安装支架,中通道连接支架和手套箱右侧连接支架均固定连接在转向支撑横管上,手套箱安装支架的上边缘设有第五翻边,手套箱安装支架的下边缘设有第六翻边,手套箱左侧连接支架的后端部固定连接在中通道连接支架上,手套箱左侧连接支架的前端部为向右弯折的弯折段,弯折段的上边缘设有第三翻边,弯折段的下边缘设有第四翻边,手套箱安装支架的右端部与手套箱右侧连接支架固定连接,第三翻边与第五翻边的左端部搭接,第四翻边与第六翻边的左端部搭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稳定、强度高和尺寸精度高的优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手套箱安装支架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具体涉及一种汽车手套箱安装支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汽车手套箱安装支架是对于仪表板系统是非常重要的结构,安装固定手套箱总成,具备良好精度稳定性的安装支架结构对手套箱的开闭品质及与仪表板的外观匹配十分重要。
[0003]公告号为CN20482136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转向支撑手套箱安装支架结构,如图1所示,其包括转向支撑横管101及手套箱安装支架103,手套箱安装支架103上设有多个手套箱安装孔105;还包括中通道连接支架102及手套箱右侧连接支架104;中通道连接支架102和手套箱右侧连接支架104通过保护焊与转向支撑横管101连接,手套箱安装支架103再通过保护焊与中通道连接支架102、手套箱右侧连接支架104连接。
[0004]上述的转向支撑手套箱安装支架结构简单、便于生产;但在实际项目应用中,该转向支撑手套箱安装支架结构的安装面面轮廓度很不稳定,影响手套箱的外观及开闭品质。L形的手套箱安装支架103由于尺寸较长和折弯角度较大导致的回弹影响,安装孔105所在的安装面的面轮廓度波动较大。手套箱安装支架103与中通道连接支架102的翻边、手套箱右侧连接支架104的下部平面通过保护焊搭接固定,由于结构限制,手套箱安装支架103不能在前后方向进行调整来补偿保护焊热变形,加上中通道连接支架102的翻边精度一致性较差,导致焊接完成后的转向支撑手套箱安装支架结构上安装孔105所在安装面的面轮廓度无法稳定控制在一个良好的精度,从而使手套箱与仪表板匹配高低不平、间隙扭曲,存在外观品质差、运动机构匹配状态不稳定和开闭品质感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汽车手套箱安装支架结构,以减轻或消除至少一个上述的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汽车手套箱安装支架结构,包括转向支撑横管、中通道连接支架和手套箱右侧连接支架,所述中通道连接支架的上端部固定连接在转向支撑横管上,所述手套箱右侧连接支架的上端部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向支撑横管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手套箱左侧连接支架和手套箱安装支架,所述手套箱安装支架的上边缘设有向前翻折的第五翻边,所述手套箱安装支架的下边缘设有向前翻折的第六翻边,所述手套箱左侧连接支架的后端部固定连接在所述中通道连接支架上,所述手套箱左侧连接支架的前端部为向右弯折的弯折段,所述弯折段的上边缘设有向后翻折的第三翻边,所述弯折段的下边缘设有向后翻折的第四翻边,所述手套箱安装支架的右端部与所述手套箱右侧连接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翻边与所述第五翻边的左端部搭接,所述第四翻边与所述第六翻边的左端部搭接。
[0007]进一步,所述手套箱右侧连接支架的下端部向后翻折形成第二翻边,所述手套箱
右侧连接支架的下部的一部分向后翻折形成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第二翻边并列设置,所述第一翻边位于所述第二翻边的上方,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第五翻边的右端部搭接,所述第二翻边与所述第六翻边的右端部搭接。
[0008]进一步,所述第一翻边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所述第五翻边的右端部搭接,所述第二翻边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所述第六翻边的右端部搭接,所述第三翻边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所述第五翻边的左端部搭接,所述第四翻边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所述第六翻边的左端部搭接。
[0009]进一步,所述手套箱左侧连接支架的后端部为用于与所述中通道连接支架固定连接搭接边,所述搭接边上设有长度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条形孔以及长度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连接孔。
[0010]进一步,所述中通道连接支架包括支架体、设置在支架体的前边缘上的第七翻边以及设置在支架体后边缘上的第八翻边,所述搭接边搭接在所述支架体上。
[0011]进一步,所述手套箱安装支架上设有多个手套箱安装孔。
[0012]本技术具有结构稳定、强度高和尺寸精度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一种转向支撑手套箱安装支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汽车手套箱安装支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图2中的A

A剖视图;
[0016]图4为图2中的B

B剖视图。
[0017]图中部分序号为:1—转向支撑横管;2—中通道连接支架;3—手套箱左侧连接支架;4—手套箱安装支架;5—手套箱右侧连接支架;6—搭接边;7—第一条形孔;8—第二条形孔;9—弯折段;10—第一翻边;11—第二翻边;12—手套箱安装孔;13—第三翻边;14—第四翻边;15—第五翻边;16—第六翻边。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9]如图2至图4所示的一种汽车手套箱安装支架结构,包括长度沿左右方向布置的转向支撑横管1、长度沿上下方向布置的中通道连接支架2和长度沿上下方向布置的手套箱右侧连接支架5,中通道连接支架2的上端部固定连接在转向支撑横管1上,手套箱右侧连接支架5的上端部固定连接在转向支撑横管1上,还包括手套箱左侧连接支架3和手套箱安装支架4,手套箱安装支架4的上边缘设有向前翻折的第五翻边15,手套箱安装支架4的下边缘设有向前翻折的第六翻边16,手套箱左侧连接支架3的后端部固定连接在中通道连接支架2上,手套箱左侧连接支架3的前端部为向右弯折的弯折段9,弯折段9的上边缘设有向后翻折的第三翻边13,弯折段9的下边缘设有向后翻折的第四翻边14,手套箱安装支架4的右端部与手套箱右侧连接支架5固定连接,第三翻边13与第五翻边15的左端部搭接,第四翻边14与第六翻边16的左端部搭接。手套箱安装支架4的左端部和弯折段9连接成管型结构,这种连接结构具有强度高、焊接变形小和精度高的优点。
[0020]在本实施例中,手套箱右侧连接支架5的下端部向后翻折形成第二翻边11,手套箱右侧连接支架5的下部的一部分向后翻折形成第一翻边10,第一翻边10与第二翻边11并列
设置,第一翻边10位于第二翻边11的上方,第一翻边10与第五翻边15的右端部搭接,第二翻边11与第六翻边16的右端部搭接。手套箱安装支架4的右端部和手套箱右侧连接支架5连接成管型结构,这种连接结构具有强度高、焊接变形小和精度高的优点。
[002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翻边10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第五翻边15的右端部搭接,第二翻边11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第六翻边16的右端部搭接,第三翻边13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第五翻边15的左端部搭接,第四翻边14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第六翻边16的左端部搭接。
[0022]在本实施例中,手套箱左侧连接支架3的后端部为用于与中通道连接支架2固定连接搭接边6,搭接边6上设有长度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条形孔7以及长度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条形孔8。搭接边6通过第一条形孔7和第二条形孔8与中通道连接支架2固定连接,固定连接可以通过螺栓和螺母来实现,利用第一条形孔7和第二条形孔8可以实现搭接边6前后位置和上下位置的调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手套箱安装支架结构,包括转向支撑横管、中通道连接支架和手套箱右侧连接支架,所述中通道连接支架的上端部固定连接在转向支撑横管上,所述手套箱右侧连接支架的上端部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向支撑横管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手套箱左侧连接支架和手套箱安装支架,所述手套箱安装支架的上边缘设有向前翻折的第五翻边,所述手套箱安装支架的下边缘设有向前翻折的第六翻边,所述手套箱左侧连接支架的后端部固定连接在所述中通道连接支架上,所述手套箱左侧连接支架的前端部为向右弯折的弯折段,所述弯折段的上边缘设有向后翻折的第三翻边,所述弯折段的下边缘设有向后翻折的第四翻边,所述手套箱安装支架的右端部与所述手套箱右侧连接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翻边与所述第五翻边的左端部搭接,所述第四翻边与所述第六翻边的左端部搭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手套箱安装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箱右侧连接支架的下端部向后翻折形成第二翻边,所述手套箱右侧连接支架的下部的一部分向后翻折形成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第二翻边并列设置,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兴柯留洋何超任锋利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