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在盾构隧道内进行凿毛、植筋的操作平台
[0001]本技术属于盾构隧道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在盾构隧道内进行凿毛、植筋的操作平台。
技术介绍
[0002]盾构隧道在施工过程中,随着施工过程的进行,需要输送盾构掘进需要的管片和耗材,因此需要在管片隧道内设置临时道路进行施工物资的运输,现有技术中安全性高的方式是在管片隧道中间位置铺设箱涵,然后在箱涵顶部浇筑车道。如图1所示,按照设计要求,需对车道板与箱涵的施工缝处混凝土进行凿毛作业,该凿毛位置位于箱涵侧面顶端并位于牛腿之上的位置,并对管片内弧面进行植筋。
[0003]以往采用的做法是搭设脚手架,进行中间箱涵与车道板连接面凿毛作业,然后站在管片上进行管片内弧面钻孔植筋等作业。
[0004]上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是,植筋位置较多,工人要在管片内面上施工,总有安全隐患。随着同步施工工作面的延伸,当完成一个位置的作业后,人工搭设的脚手架平台需要拆除,费时费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在盾构隧道内进行凿毛、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在盾构隧道内进行凿毛、植筋的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凿毛平台、植筋平台和连接框架;所述凿毛平台横向分布在所述操作平台的顶部,所述凿毛平台用于工人对箱涵进行凿毛作业;所述植筋平台支撑在盾构隧道的管片内圆面上,所述植筋平台用于工人对管片内壁进行植筋作业;所述连接框架支撑在箱涵的侧立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筋平台的整体轮廓与盾构隧道的管片内圆面相吻合,所述连接框架竖直向分布,所述植筋平台与所述凿毛平台、植筋平台拼接形成直角扇形状的平台框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筋平台包括两根前后对称分布的弧形杆件,所述弧形杆件的内弧边上均沿着长度方向设置有阶梯状的踏板支撑架,两个踏板支撑架上配合放置多个平台踏板形成供工人攀爬进行植筋作业的梯道。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树军,周昆,陆野,刘继刚,李延秋,徐兆凯,耿方升,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四局集团大盾构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