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膜太阳能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7959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薄膜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基板的表面涂有铝箔层,基板的背面电极层上依次设有缓冲层、光吸收层和窗口层,光吸收层为P-型半导体Cu(In,Ca)(Se,S)↓[2]化合物形成。使用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薄膜太阳能电池采用可塑性的基板,使太阳能电池可根据需要制造成各种形状,从而能适应各种使用场合,扩大了太阳能电池的适用性,同时光吸收层为P-型半导体Cu(In,Ca)(Se,S)↓[2]化合物形成,能有效提高太阳能转换效率,从现有的12-16%提高到17.5%以上,并具有良好的耐用性和工作持久性。(*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的
,具体地说是一种非晶 硅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背景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 一方面加大对能源的需求,另一方面在 常规能源的使用中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导致全球性的温室 效应,为此各国力图摆脱常规能源的依赖,加速发展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而利用太阳能发电具有 环保等优点,且不必考虑其安全性问题。所以在发达国家得到了高度 重视,比如欧盟国家计划在2010年太阳能光电转换的电力所占总电 力的1.5%,美国启动了 百万屋顶计划,在能源短缺,环境保护 问题日益严重的我国,低成本高效率地利用太阳能尤为重要。目前主 要的太阳能电池技术基于晶体硅,包括多晶硅和单晶硅两种,它能满 足太阳能使用的一般要求,但是它具有以下缺点1、在生产中还需 要相当大量的能量,在硅的冶炼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环境很大的污染; 2、太阳能转化效率有待提高;3、太阳能电池形状是单一的平板形, 适用性受到了限制。同时从固体物理学上讲,硅材料并不是最理想的光伏材料,这 主要是因为硅是间接能带半导体材料,其光吸收系数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薄膜太阳能电池,它可 克服现有技术中太阳能转换率不高、太阳能电池形状单一的一些不 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薄膜太阳 能电池,它主要包括基板,其特征在于基板的表面涂有铝箔层,基 板的背面电极层上依次设有缓冲层、光吸收层和窗口层。使用时本技术的薄膜太阳能电池采用可塑性的基板,使太 阳能电池可根据需要制造成各种形状,从而能适应各种使用场合,扩大了太阳能电池的适用性,同时光吸收层为P—型半导体Cii(In,Ca) (Se,S)2化合物形成,能有效提高太阳能转换效率,从现有的12-16% 提高到17.5%以上,并具有良好的耐用性和工作持久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技术主要包括基板l,其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在于基板的 表面涂有铝箔层,基板的背面电极层上依次设有缓冲层2、光吸收层 3和窗口层5,光吸收层为P—型半导体Cu(In,Ca) (Se,S)^化合物 形成。窗口层为n—型半导体。基板的厚度为2-3mm,光吸收层的厚 度为1. 5-2pm,缓冲层的厚度为50-150nra,窗口层的厚度为0. 5-1 u nu在实施中,本技术的薄膜太阳能电池采用可塑性的基板,使 太阳能电池可根据需要制造成各种形状,从而能适应各种使用场合, 扩大了太阳能电池的适用性,同时光吸收层为P—型半导体Cu(In,Ca) (Se, S)七合物形成,能有效提高太阳能转换效率,从现有的12-16% 提高到17.5%以上,并具有良好的耐用性和工作持久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膜太阳能电池,它主要包括基板,其特征在于:基板的表面涂有铝箔层,基板的背面电极层上依次设有缓冲层、光吸收层和窗口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膜太阳能电池,它主要包括基板,其特征在于基板的表面涂有铝箔层,基板的背面电极层上依次设有缓冲层、光吸收层和窗口层。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膜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窗口层为n—型半导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远达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银翊龙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邹远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