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安全带、车辆及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27922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安全带所述自动安全带包括:带体;锁扣装置,所述锁扣装置包括第一锁扣件和第二锁扣件;牵引装置,与所述第一锁扣件驱动连接,并沿移动路径移动,其中,所述移动路径相对设置在所述座椅的正面,且所述移动路径的一端靠近所述带体设置,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锁扣件处;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还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这样在使用时,通过牵引装置的作用能代替乘员进行安全带的系解动作,进而免去乘员手动系安全带的操作,减少劳动量,实现了安全带系解的自动化,推动智能座舱的进步发展。展。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安全带、车辆及控制方法


[0001]本申请属于汽车安全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安全带、车辆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车载智能座舱及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的降低了乘员的劳动量,但车辆所配备的三点式安全带依然需要手动操作,这就导致了部分乘员总是因为系安全带麻烦或没有足够的安全意识而有意或无意的忘记系安全带,更有甚者会利用额外购置的安全带锁舌骗过未系报警系统,因此需要一种能自动对乘员系安全带的装置。
[0003]目前,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三点式自动安全带,其是将传统的带体拆分为肩带和腰带,其中肩带一端固定在驾驶员座椅右侧,另一端可在一条沿前门框上半部分布设的滑轨中滑动,当车门开启时,肩带自动滑至A柱下端,不影响乘员上车,车门关闭后,肩带沿滑轨自动滑至B柱上端,肩带将乘员胸部固定。但这种自动安全带仅肩带实现了自动化,腰带依然需要乘员手动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旨在至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安全带在使用时需要人为进行系解操作,自动化程度不高的技术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安全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安全带包括:带体(1),设置在座椅的一侧;锁扣装置,所述锁扣装置包括第一锁扣件(21)和第二锁扣件(22),所述第一锁扣件(21)设置在所述带体(1)上,所述第二锁扣件(22)相对所述带体(1)设置在所述座椅的另一侧;牵引装置(3),与所述第一锁扣件(21)驱动连接,并沿移动路径(4)移动,其中,所述移动路径(4)相对设置在所述座椅的正面,且所述移动路径(4)的一端靠近所述带体(1)设置,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锁扣件(22)处;所述第一锁扣件(21)通过所述牵引装置(3)沿所述移动路径(4)移动至与所述第二锁扣件(22)可拆卸式的扣合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路径(4)包括设置在所述座椅的正前方处的路径本体(41),所述路径本体(41)位于乘坐在所述座椅上的乘员腿部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1)包括:第一出带位置调整装置(5),所述第一出带位置调整装置(5)包括:第一导向件(51),所述第一导向件(51)的作用部设置在所述带体(1)的带面上方,并沿所述带体(1)的长度方向移动,其中,所述第一导向件(51)包括:第一原始出带工位(52),设置在所述带体(1)的下端;第一调整出带工位(53),设置在所述第一原始出带工位(52)的上方;其中,所述第一调整出带工位(53)与所述路径本体(41)之间构成的第一平面(61)位于乘坐在所述座椅上乘员腿部的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为车辆的主驾驶位,其中,所述移动路径(4)上设置在所述座椅的正前方处的路径本体(41)位于方向盘(86)的下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1)包括第二出带位置调整装置(7),所述第二出带位置调整装置(7)包括:第二导向件(71),所述第二导向件(71)的作用部设置在所述带体(1)的带面上方,并沿所述带体(1)的长度方向移动,其中,所述第二导向件(71)包括:第二原始出带工位(72),设置在所述带体(1)的上端;第二调整出带工位(73),设置在所述第一原始出带工位(52)的下方;其中,所述第二调整出带工位(73)与所述路径本体(41)之间构成的第二平面(62)位于方向盘(86)的下方。6.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权利要求1~5中所述的一种自动安全带。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安全带上的移动路径(4)一端通过设置在车辆的B柱(81)上而靠近所述自动安全带的带体(1)设置,另一端通过车辆的副仪表板(85)而设置在所述第二锁扣件(22)处;所述移动路径(4)的一端依次通过所述车辆的门槛纵梁(82)、前门立柱(83)和仪表板(84)而与所述移动路径(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自动安全带上第一导向件(51)通过第一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焱超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