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OLED器件及OLED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7337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OLED器件及OLED显示装置。该OLED器件包括衬底以及依次叠置于衬底上的阳极层、发光层和阴极层;衬底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凸出于衬底朝向阳极层的表面;阳极层形成有开口以在阳极层上限定出多个阳极;每个阳极通过连接件连接衬底;在任意一个阳极中,连接件与阳极边缘之间的距离大于开口宽度的一半;发光层覆盖阳极层,且发光层远离阳极层的一侧形成有与开口对应的凹槽;阴极层覆盖发光层并填充凹槽。该OLED器件的阴极与连接件之间距离较大能够防止二者短接或虚短,有效防止器件漏电。有效防止器件漏电。有效防止器件漏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OLED器件及OLED显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涉及一种OLED器件及OLED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微型显示器件阳极为图案化设计,阳极间存在间隔,阴极蒸镀后会在阳极的间隔位置下陷导致其形貌发生变化。其中,阳极通过钨棒与器件底部电路连接,阳极具体覆盖于钨棒远离器件底部的一端。若钨棒距离阳极的边缘很近,会导致阴极下陷严重,加之位于钨棒边侧的阳极的厚度较薄,阴极与钨棒之间容易发生短接或虚接,最终使得器件有漏电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OLED器件及OLED显示装置,用于增大阴极与连接件的相对距离以防止二者短接或虚短,有效防止器件漏电。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OLED器件,包括:衬底以及依次叠置于所述衬底上的阳极层、发光层和阴极层;
[0006]所述衬底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凸出于所述衬底朝向所述阳极层的表面;
[0007]所述阳极层形成有开口以在所述阳极层上限定出多个阳极;每个所述阳极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衬底;在任意一个所述阳极中,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阳极边缘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开口宽度的一半;
[0008]所述发光层覆盖所述阳极层,且所述发光层远离所述阳极层的一侧形成有与所述开口对应的凹槽;所述阴极层覆盖所述发光层并填充所述凹槽。
[0009]上述OLED器件对连接件与阳极边缘之间的距离进行限定,使得连接件与阳极边缘的距离较大,可以提高阳极层对连接件表面的包覆性;同时,相当于在不改变连接件位置的条件下,增大阴极层与连接件的相对距离;这样的调整可以减少阴极层沉积到开口引起的形貌内缩,使得阴极层的形貌更加平整;有利于保证阴极层与连接件之间具有足够的安全距离,防止阴极层与连接件之间发生短接或虚短的情况,能够有效防止器件漏电。
[0010]可选地,在任意一个所述阳极中,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阳极的边缘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5μm。
[0011]可选地,所述开口的宽度为0.6
±
0.15μm。
[0012]可选地,还包括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阴极层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薄膜晶体管、封装层以及彩色滤光层;
[0013]所述彩色滤光层包括多个滤光片,每个所述滤光片对应一个所述阳极。
[0014]可选地,所述彩色滤光层的多个滤光片包括第一颜色滤光片、第二颜色滤光片和第三颜色滤光片。
[0015]可选地,所述第一颜色滤光片为蓝色滤光片,所述第二颜色滤光片为绿色滤光片,
所述第三颜色滤光片为红色滤光片。
[0016]可选地,所述阳极层的厚度小于等于
[0017]可选地,所述发光层为有机电致发光层。
[0018]可选地,所述连接件为钨棒。
[0019]一种OLED显示装置,包括如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任一种OLED器件。由于该OLED器件防漏电性能较好,有利于提高OLED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OLED器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OLED器件中连接件与阳极的俯视图;
[0023]图4为连接件靠近阳极边缘的OLED器件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1

衬底;2

阳极层;21

阳极;3

发光层;4

阴极层;5

薄膜晶体管;6

封装层;7

彩色滤光层;71

第一颜色滤光片;72

第二颜色滤光片;73

第三颜色滤光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OLED器件,包括:衬底1以及依次叠置于衬底1上的阳极层2、发光层3和阴极层4;在衬底1上设置有连接件11,连接件11凸出于衬底1朝向阳极层2的表面;其中,阳极层2形成有开口M以在阳极层2上限定出多个阳极21;每个阳极21通过连接件11连接衬底1;发光层3覆盖阳极层2,且发光层3远离阳极层2的一侧形成有与开口M对应的凹槽N;阴极层4覆盖发光层3并填充凹槽N。
[0027]衬底1为其他结构提供承载与支撑,具体可以为硅基衬底。衬底1内设置有电路结构。
[0028]阳极层2相当于具有多个相互独立的阳极21,每个阳极21通过连接件11连接衬底1内的电路。在结构制备时,阳极层2相当于覆盖在连接件11背离衬底1的一端,连接件11远离衬底1的一端与阳极层2接触连接。由于连接件11凸出于衬底1朝向阳极层2的表面,而阳极层2的厚度较薄(一般小于等于阳极层2远离衬底1的表面相当于形成一个与连接件11对应的凸包。由于凸包的存在,位于连接件11边侧的阳极层2(相当于凸包的边缘)的厚度会变薄,而连接件11与阳极21边缘的距离大小影响了阳极21在连接件11边侧的成膜空间,进而会对位于连接件11边侧的阳极层2的厚度产生影响。当连接件11与阳极21边缘的距离较大,位于连接件11边侧的阳极层2的厚度较大;当连接件11与阳极21边缘的距离较小,位于连接件11边侧的阳极层2的厚度较小。
[0029]发光层3覆盖在阳极层2上,由于上述开口M的存在,发光层3会在开口M所在位置形成凹槽N。当阴极层4在发光层3表面蒸镀成层,阴极层4会填充到凹槽N中,相当于阴极层4伸入发光层3中、凸向阳极层2上的开口M。最终,如图2所示,阴极层4与阳极层2上凸包之间的
距离为b,该距离相当于可以代表阴极层4与连接件11之间的距离。
[0030]如图3所示,设定任意两个阳极21之间的间距(相当于开口M的宽度),为d。在任意一个阳极21中,设定连接件11与阳极21边缘之间的距离大于开口M宽度的一半,即c大于d/2,使得连接件11与阳极21边缘之间的距离较大,阳极21在连接件11的边侧具有较大的成膜空间,使得阳极21在连接件11的边侧厚度提高,从而提高阳极21对连接件11的包覆性。
[0031]在不改变连接件11位置的条件下,相当于增大了阴极层4与阳极层2上凸包之间的距离b,也就相当于增大阴极层4与连接件11的相对距离;还有利于保证阴极层4与连接件11之间具有足够的安全距离,降低阴极层4与连接件11之间发生短接或虚短的风险,能够有效防止器件漏电。
[0032]参照图4所示的一种连接件11靠近阳极21边缘的器件结构,由于连接件11靠近阳极21边缘,阳极21边缘的高度h较大,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OLED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以及依次叠置于所述衬底上的阳极层、发光层和阴极层;所述衬底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凸出于所述衬底朝向所述阳极层的表面;所述阳极层形成有开口以在所述阳极层上限定出多个阳极;每个所述阳极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衬底;在任意一个所述阳极中,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阳极边缘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开口宽度的一半;所述发光层覆盖所述阳极层,且所述发光层远离所述阳极层的一侧形成有与所述开口对应的凹槽;所述阴极层覆盖所述发光层并填充所述凹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LED器件,其特征在于,在任意一个所述阳极中,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阳极的边缘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5μ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OLED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宽度为0.6
±
0.15μ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LED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阴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宗顺唐浩余洪涛黄冠达申晓斌李育豪童慧吴操闻林刚李世鹏杨超孙涛邹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创视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