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视觉处理的保温型钢桁架楼承板的装配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7212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视觉处理的保温型钢桁架楼承板的装配设备,包括支架、桁架、冲压机构、连接件下料机构、采集机构、辅助定位机构、工控机,均设于支架上,工控机与第一驱动电机、平面移动机构、连接件下料机构、采集机构和辅助定位机构电信号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结构设置合理,上、下料操作合理,通过采集机构、冲压机构、连接件下料机构的设置,基于视觉采集与处理,可自动控制装配线进行自动的工作,进行连接件下料机构中连接件的供料与定位、冲压机构的定位与冲压装配;通过辅助定位机构的设置,可通过视觉采集、计算与处理,可辅助减小两个保温型钢桁架楼承板之间的距离,提高了连接后的紧固性。接后的紧固性。接后的紧固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视觉处理的保温型钢桁架楼承板的装配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楼承板装配
,具体为一种基于视觉处理的保温型钢桁架楼承板的装配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楼承板在建筑施工行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其具有施工成本低,工期短,结构强度高等优点。保温挤塑板作为钢筋桁架楼承板,其主要由三个钢桁架焊接腹杆钢筋,腹杆钢筋的底部焊接扁铁,再将保温挤塑板作为底板,固定在扁铁的下方,保温挤塑板、钢筋桁架楼承板成型安装后在建筑施工后,成品不仅具有保温、隔热隔音的效果,且可以直接用于建筑的吊顶施工装修工作。
[0003]但是现有的保温型钢桁架楼承板在实际装配过程中,往往需要对多组的保温型钢桁架楼承板进行组装,现有市面上还没有针对保温型钢桁架楼承板组装的设备,采用传统的人工拼装,不仅组装效率低下,费时费力,难以实现量产,并且因组装人员的不同组装时,工艺不统一,其质量、结构强度难以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组装操作繁琐,费时费力,难以实现大规模的量产等缺陷,提供一种基于视觉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视觉处理的保温型钢桁架楼承板的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呈水平线性的依次设有进料导辊组(11)、装配工位导辊组(14)和向下倾斜的出料导辊组(12),所述装配工位导辊组(14)设为冲压装配工位(13),且装配工位导辊组(14)传动连接安装在所述支架(1)下的第一驱动电机(14a);桁架(2),设于支架(1)的上方,所述桁架(2)上设有平面移动机构;冲压机构(3),设于桁架(2)的正下方,所述冲压机构(3)的顶部固定连接平面移动机构;连接件下料机构(4),数量至少两个并设于桁架(2)的下方,且连接件下料机构(4)通过连接杆安装在所述冲压机构(3)的侧壁;采集机构(5),包括第一相机(51)和第二相机(52),所述第一相机(51)和第二相机(52)设于支架上,且位于所述进料导辊组(11)和装配工位导辊组(14)之间的连接处设置;辅助定位机构(6)包括第一辅助定位导辊(61)和第二辅助定位导辊(62);以及工控机,设于支架(1)上,并与第一驱动电机(14a)、平面移动机构、连接件下料机构(4)、采集机构(5)和辅助定位机构(6)电信号连接;其中,所述支架(1)上的进料导辊组(11)、装配工位导辊组(14)和向下倾斜的出料导辊组(12)能够控制楼承板在水平位置上运动,采集机构(5)能够对冲压装配工位(13)上的楼承板进行拍照、采集、图像转换、计算,辅助定位机构(6)使得两个楼承板做相互靠近的运动,对应的冲压机构(3)和连接件下料机构(4)在冲压装配工位(13)上运动,进行给料连接件主体(46)和冲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视觉处理的保温型钢桁架楼承板的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移动机构主要由x轴框架(21)和y轴框架(22)呈垂直交叉状组成,所述x轴框架(21)和y轴框架(22)均安装在所述桁架(2)的顶部;所述x轴框架(21)和y轴框架(22)的端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2a),所述第一伺服电机(2a)的输出轴上均对应的安装有丝杆(2b);所述y轴框架(22)设于x轴框架(21)的下方,且y轴框架(22)中的丝杆(2b)上传动连接有导块(23),所述冲压机构(3)的顶端固定连接导块(23)的外壁,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银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