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盐城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丙纶复合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技术

技术编号:3226979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丙纶复合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包括,将纳米纤维素、硅烷偶联剂HK560、聚磷酸铵和水混合后,高速剪切机进行高速搅拌,制得纳米纤维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丙纶复合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材料加工
,具体涉及到一种丙纶复合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技术介绍

[0002]丙纶无纺布也称PP无纺布,是以聚丙烯为原料,经过高温拉丝聚合成网,然后再用热轧法黏合成布的一种。由于工艺流程简单,产量大,对人体无毒无害。所以被广泛应用工业过滤、农用薄膜、医疗卫生一次性手术衣、口罩、帽、床单等,丙纶无纺布用途极其广泛。
[0003]目前,现有技术下的丙纶无纺布耐热性较差、易燃易缩、抗熔滴性差,吸湿性差,同时丙纶无纺布纤维间孔隙相对较大,对防护等级要求较高的细菌、病毒等细小颗粒的过滤效果较差。
[0004]因此,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迫切需要一种阻燃热稳定性良好,吸湿透气并有优异过滤性能的丙纶复合无纺布。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06]鉴于上述和/或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0007]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丙纶复合无纺布的制备方法。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丙纶复合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包括,
[0009]将纳米纤维素、硅烷偶联剂HK560、聚磷酸铵和水混合后,高速剪切机进行高速搅拌,制得纳米纤维素

聚磷酸铵混合溶液;
[0010]将硅烷偶联剂HK560与无水乙醇混合,搅拌制得硅烷偶联剂乙醇混合液;
[0011]将丙纶无纺布清洗、干燥后,涤纶无纺布电晕处理,再浸入硅烷偶联剂乙醇混合液中浸泡搅拌,取出低温烘干制得预处理后的丙纶无纺布;
[0012]将预处理后的丙纶无纺布浸入纳米纤维素

聚磷酸铵混合溶液中脱泡后,经过轻压浸轧,低温冷冻,取出冷冻的浸有混合溶液的丙纶无纺布,冷冻干燥处理,得到丙纶复合无纺布。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丙纶复合无纺布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纳米纤维素

聚磷酸铵混合溶液,纳米纤维素

聚磷酸铵混合溶液总浓度为2.4%~3.3%。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丙纶复合无纺布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纳米纤维素

聚磷酸铵混合溶液,其中,纳米纤维素与硅烷偶联剂HK560质量比为1:1~2,聚磷酸铵含量为50%~55%。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丙纶复合无纺布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高速剪切机进行高速搅拌,其中,搅拌转速为9000rpm~10000rpm,搅拌时间10min~15min。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丙纶复合无纺布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将硅烷偶联剂HK560与无水乙醇混合,其中,硅烷偶联剂HK560与无水乙醇体积比例为8:2。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丙纶复合无纺布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搅拌制得硅烷偶联剂乙醇混合液,其中,搅拌时间为30min~40min,搅拌温度为50℃~70℃,搅拌转速为700rpm~800rpm。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丙纶复合无纺布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电晕处理,电晕处理时间为6s~8s,电晕处理电流为0.6A~0.8A。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丙纶复合无纺布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浸入硅烷偶联剂乙醇混合液中浸泡搅拌,其中,搅拌时间为30min~40min,搅拌转速为700rpm~800rpm。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丙纶复合无纺布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低温冷冻,冷冻温度为

30℃~

80℃。
[0021]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丙纶复合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制得的产品。
[0022]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
[0023](1)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所用材料简单、费用低廉,操作简单易行,处理过程绿色环保无毒无污染;本专利技术的阻燃添加材料绿色低毒,经过处理的丙纶复合无纺布强力几乎无损失。
[0024](2)本专利技术方法所得的丙纶复合无纺布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难燃性,良好的耐久性能,极限氧指数达到30~33,并具有优异的颗粒过滤和优异的吸湿透湿性能,适合用于医用防护口罩防护衣等、粉尘烟气过滤、隔音、室内装潢等领域,应用前景广泛。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26]图1为实施例1制得的丙纶复合无纺布的实物照片;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未处理的丙纶无纺布水滴浸润情况照片;
[0028]图3为实施例1丙纶复合无纺布水滴浸润情况照片;
[0029]图4为未处理丙纶无纺布表面形貌和孔隙图;
[0030]图5为处理后后丙纶无纺布表面形貌和孔隙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32]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
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3]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专利技术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0034]本专利技术中纳米纤维素,长度小于1~5um,直径10~20nm,普通市售;其他原料,无特殊说明,均为普通市售。
[0035]实施例1
[0036]一种丙纶复合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7](1)配置混合溶液,其中纳米纤维素、硅烷偶联剂HK560和聚磷酸铵APP,其中纳米纤维素与硅烷偶联剂质量比为1:1,聚磷酸铵含量为45%;总浓度为2.4%。混合溶液配好后用高速剪切机进行高速搅拌,搅拌转速9000rpm,搅拌时间15min。
[0038]其中,
[0039][0040](2)配置溶液,硅烷偶联剂HK560与无水乙醇质量比8:2,溶液搅拌30min,溶液温度50℃。
[0041](3)丙纶无纺布清洗、干燥后,电晕放电机涤纶无纺布电晕处理6s,电流0.8A,再浸入步骤(2)的混合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丙纶复合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纳米纤维素、硅烷偶联剂HK560、聚磷酸铵和水混合后,高速剪切机进行高速搅拌,制得纳米纤维素

聚磷酸铵混合溶液;将硅烷偶联剂HK560与无水乙醇混合,搅拌制得硅烷偶联剂乙醇混合液;将丙纶无纺布清洗、干燥后,涤纶无纺布电晕处理,再浸入硅烷偶联剂乙醇混合液中浸泡搅拌,取出低温烘干制得预处理后的丙纶无纺布;将预处理后的丙纶无纺布浸入纳米纤维素

聚磷酸铵混合溶液中脱泡后,经过轻压浸轧,低温冷冻,取出冷冻的浸有混合溶液的丙纶无纺布,冷冻干燥处理,得到丙纶复合无纺布。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丙纶复合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纳米纤维素

聚磷酸铵混合溶液,纳米纤维素

聚磷酸铵混合溶液总浓度为2.4%~3.3%。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丙纶复合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纳米纤维素

聚磷酸铵混合溶液,其中,纳米纤维素与硅烷偶联剂HK560质量比为1:1~2,聚磷酸铵含量为50%~55%。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丙纶复合无纺布的制备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高鹏王春霞马志鹏高大伟祁珍明葛昌利候梦瑶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