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手工挂面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26623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室内手工挂面的制作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1)配料;(2)和面;(3)第一次饧面;(4)揉面;(5)擀面;(6)第二次饧面;(7)切大条;(8)第三次饧面;(9)盘小条;(10)第四次饧面;(11)上筷;(12)第五次饧面;(13)上架;(14)拉面;(15)晾面;(16)烘干;(17)抽湿;(18)断条。本申请通过对空调设备、抽湿机、烘干灯、吊扇、温湿度传感器、数字显示器的运用结合,对传统手工挂面工艺的摸索改良,克服了受环境影响、季节性影响、小规模、低产能无法量化生产的问题。使得传统手工挂面工艺得以量产化,标准化,卫生安全放心,质量得到保障。保障。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内手工挂面的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室内手工挂面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由于手工挂面行业受到环境、气候、温湿度的影响,手工挂面只能在早春冬季的晴天才可以进行生产制作,春夏秋冬由于受到温度、湿度、季节时令、刮风下雨下雪有雾天气因素的影响,一直无法成功制作手工挂面,在生产环节会出现手工挂挂面的断条、掉落、拉面定型、干燥的问题,且传统手工挂面一直是在室外生产,卫生条件受生产环境影响,无法得到保障,不符合市场卫生安全许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室内手工挂面的制作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室内手工挂面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配料:将面粉倒入不锈钢盆中,然后按照重量百分比称取下列原料:原味手工挂面,以面粉,食用盐、水为原料,其中面粉25kg为基数,水50~70%,食用盐2.5~5%;其他不同品种口味手工挂面,按照面粉和果蔬粉原料不同配比进行生产,其中面粉25kg为基数,水50~70%,食用盐2.5~5%,波菜口味的另外加菠菜2~6%,紫薯口味的另外加紫薯2~6%,南瓜口味的另外加南瓜2~6%,胡萝卜口味的另外加胡萝卜2~6%,核桃口味的另外加核桃2~6%,黑芝麻口味的另外加黑芝麻2~6%,红豆口味的另外加红豆2~6%,荞麦口味的另外加荞麦6~10%,石斛口味的另外加石斛1~5%,黄精口味的另外加黄精1~5%,茯苓口味的另外加茯苓1~5%,不同品种手工挂面,将上述称取的原料依次加入到面粉中,进行搅拌均匀;(2)和面:将步骤(1)中配比好的面粉倒入和面机中,打开和面机,让和面机转动起来,后续直到出面,和面机一直保持转动,控制倒入食盐水的时间和次数,配合和面机正反转,使和面15~30min后即可达到均匀透彻,待面团粘性和松软程度达到要求后即可下面;(3)第一次饧面:将和面过后的面团装在不锈钢盆里,用手掌或拳头对面团进行按压挫揉拍打捶打,待面团表面光滑平顺,更加紧实绵服后,加盖饧面;(4)揉面:先在操作台上均匀撒上一层玉米淀粉,将和好的面团放置在工作台上进行挫揉按压拍打,使其变得有韧性,表面光滑;(5)擀面:揉面后进行手工擀压成面饼,把面团放到案板上,使用擀面杖按压挫擀面团,使面饼厚度在3~5cm;
(6)第二次饧面:将擀制后的面饼,加盖薄膜进行第二次饧面;(7)切大条:将擀压后的面饼使用圆盘型切刀从外围向内部进行环线裁切,将面饼裁切成一条宽度成直径3~5公分粗细的条状;(8)第三次饧面:将切好的粗条进行搓条整形,呈现长S形整齐摆放在操作台上,覆盖上薄膜进行第三次饧面,该过程被称为盘大条;(9)盘小条:将醒面后面条在桌面上进行手工搓一整个长条面线,将其面线滚搓直为1.3~1.8cm的面条,然后进行螺线盘绕在存放盆中,且每层使用筛子均匀撒放30~50g玉米淀粉,防止粘结在一起,每条面线搓条次数约40~60次;(10)第四次饧面:将盘好的小条放置在饧面架上,盖好盖子,进行第四次饧面;(11)上筷:将饧面好的小条按照技术要求,进行搓条,顺时针缠绕在挂面筷子上,然后将缠绕有面条的筷子放置在转运箱中;(12)第五次饧面:上筷操作完成后,将挂面放在饧面箱内进行第五次饧面;(13)上架:将醒好的面送进烘房,将其中一根筷子固定在烘房挂面架顶部;(14)拉面:将手工挂面筷子穿过挂面架上方的定位孔,根据挂面的饧面程度判断是否做第一次拉面操作,第一次挂面拉伸延长的动作,拉至挂面缺少延展性的时候停止拉面操作,通常第一次拉面长度为20~40cm,静置饧面,条件为温度20~38℃,湿度60~80RH%,时间为5~10min,第二次和第三次拉面重复第一次拉面动作,环境条件不变,技术指标不变,第三次拉面结束后将下端筷子插在下方定位孔,对拉伸的挂面进行长度固定;(15)晾面:拉面工序完成后,使用吊扇、烘干灯、抽湿机、温湿度感应器技术结合使用,将挂面干燥到60~70%的程度,再将下方筷子取下,防止挂面在干燥过程中出现断条的情况,该过程称为晾面;(16)烘干:根据挂面的饧面程度、拉面的作业的难易程度、烘房内的温湿度数显指示控制烘房中设有加热灯、风扇和除湿机,用来局部快速定向干燥手工挂面,提升手工挂面制作品质;(17)抽湿:待挂面拉至固定长度后,控制环境内的温度湿度,手工挂面在低温抽湿环境中抽湿干燥,根据制作工艺需求、季节和环境变化抽湿时间控制在8~20h不等;(18)断条:将干燥后面条按照生产要求进行裁切包装。
[0005]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的饧面时间为15~20min,温度为20~30℃,湿度为50~70RH%。
[0006]进一步地,步骤(6)中所述的第二次饧面的时间为15~25min,温度为25℃,湿度为50~70RH%。
[0007]进一步地,步骤(8)中所述的第三次饧面的条件:温度20~30℃,湿度50~70RH%,时间15~25min,搓条次数约200次。
[0008]进一步地,步骤(10)中所述的第四次饧面的温度为20~25℃,湿度为50~70RH%,放置时间15~25min。
[0009]进一步地,步骤(11)中所述的搓条次数约40~60次,单条重量在0.013~0.025之间。
[0010]进一步地,步骤(12)中所述的第五次饧面的时间为15~30min、温度为20~30℃、湿度为50~70RH%。
[0011]进一步地,步骤(14)中所述的拉面在实际操作中,可增加拉面次数。
[0012]进一步地,利用空调设备将生产环境的温度控制在15~26℃,湿度控制在55~68RH%。
[0013]进一步地,将温湿度传感器、数字显示器、风扇、抽湿机、烘干灯结合运用到生产烘干车间内。
[0014]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申请对常规的操作台进行改良,长200cm*宽108cm*高73cm,增加温湿度控制,数字调节显示功能,透明防尘饧面盖子,(之前的操作台面是木板,因长期使用或天气季节原因会导致发霉,变黑等情况发生)材质改良为食品级不锈钢材质。
[0015]2、本申请使用的挂面架材质由木质改为不锈钢材质,做可升降调节,根据客户和市场要求可以及时改变生产挂面长度,避免浪费的情况发生。生产环境采用中控集中可视管理模块,区域化管理,智能化管理,对温度传感器,湿度感应器,时间控制器系统的运用,对风量风速的调节控制,并做定向量化处理,节省能源,提高工作效率。
[0016]3、本申请饧面车间对空调设备的使用,解决了手工挂面一年四季都可以正常生产的问题,使得温度湿度达到生产所需要的条件,使得常年生产环境的温度度控制在15~26℃,湿度控制在55~68RH%范围内,更加有利于生产工艺工序的完成。该环境中需要完成的工艺有多次饧面、盘大条、盘小条、上筷,都需要在这个温湿度的环境下进行。
[0017]4、本申请在手工挂面生产烘干车间内,该车间内完成的工序有上架、拉面、饧面、干燥、断条的工艺工序。对温湿度传感器、数字显示器、风扇、抽湿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手工挂面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配料:将面粉倒入不锈钢盆中,然后按照重量百分比称取下列原料:原味手工挂面,以面粉,食用盐、水为原料,其他不同品种口味手工挂面,按照面粉和果蔬粉原料不同配比进行生产,其中面粉25kg为基数,水50~70%,食用盐2.5~5%,菠菜2~6%,紫薯2~6%,南瓜2~6%,胡萝卜2~6%,核桃2~6%,黑芝麻2~6%,红豆2~6%,荞麦6~10%,石斛1~5%,黄精1~5%,茯苓1~5%,不同品种手工挂面,将上述称取的原料依次加入到面粉中,进行搅拌均匀;(2)和面:将步骤(1)中配比好的面粉倒入和面机中,打开和面机,让和面机转动起来,后续直到出面,和面机一直保持转动,控制倒入食盐水的时间和次数,配合和面机正反转,使和面15~30min后即可达到均匀透彻,待面团粘性和松软程度达到要求后即可下面;(3)第一次饧面:将和面过后的面团装在不锈钢盆里,用手掌或拳头对面团进行按压挫揉拍打捶打,待面团表面光滑平顺,更加紧实绵服后,加盖饧面;(4)揉面:先在操作台上均匀撒上一层玉米淀粉,将和好的面团放置在工作台上进行挫揉按压拍打,使其变得有韧性,表面光滑;(5)擀面:揉面后进行手工擀压成面饼,把面团放到案板上,使用擀面杖按压挫擀面团,使面饼厚度在3~5cm;(6)第二次饧面:将擀制后的面饼,加盖薄膜进行第二次饧面;(7)切大条:将擀压后的面饼使用圆盘型切刀从外围向内部进行环线裁切,将面饼裁切成一条宽度成直径3~5公分粗细的条状;(8)第三次饧面:将切好的粗条进行搓条整形,呈现长S形整齐摆放在操作台上,覆盖上薄膜进行第三次饧面;(9)盘小条:将醒面后面条在桌面上进行手工搓一整个长条面线,将其面线滚搓直为1.3~1.8cm的面条,然后进行螺线盘绕在存放盆中,且每层使用筛子均匀撒放30~50g玉米淀粉,防止粘结在一起,每条面线搓条次数约40~60次;(10)第四次饧面:将盘好的小条放置在饧面架上,盖好盖子,进行第四次饧面;(11)上筷:将饧面好的小条按照技术要求,进行搓条,顺时针缠绕在挂面筷子上,然后将缠绕有面条的筷子放置在转运箱中;(12)第五次饧面:上筷操作完成后,将挂面放在饧面箱内进行第五次饧面;
(13)上架:将醒好的面送进烘房,将其中一根筷子固定在烘房挂面架顶部;(14)拉面:将手工挂面筷子穿过挂面架上方的定位孔,根据挂面的饧面程度判断是否做第一次拉面操作,第一次挂面拉伸延长的动作,拉至挂面缺少延展性的时候停止拉面操作,通常第一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先辉朱伟王良志
申请(专利权)人:金寨先徽农副产品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