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浇注料浇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5845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浇注料浇包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浇注料浇包及其制作方法,包括浇包、包壳,所述浇包的内腔由树脂砂成型,所述树脂砂的砂芯中放置有芯骨,所述芯骨的上部固定安装有钢管,所述钢管可搭接在包壳的顶部,所述钢管的两侧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中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钢管通过螺栓固定在包壳的顶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浇包的内腔由树脂砂成型,操作简单实用,效果可靠,适用于复杂内腔形状的浇包制作,对浇注料采用阶段性均匀升温和阶段性保温的方式进行烘烤,其水分更大程度被烘干,在钢管的两侧设置螺纹孔,通过螺栓使钢管、芯骨和砂模固定在包壳的顶部,有效防止钢管、芯骨和砂模出现滑动,对浇注料浇包产生不利影响。响。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浇注料浇包


[0001]本技术涉及浇注料浇包
,具体为一种浇注料浇包。

技术介绍

[0002]浇包用于铸造车间浇注作业,在炉前承接金属液后,由行车运到铸型处进行浇注.分为铁水包,钢水包,茶壶包,球铁包等多种样式。浇包吊杆、吊环属锻压而成,比用普通钢板切割强度好、安全可靠。同时包容量、材质按国家机械行业标准制作。不存在有叩头及卡齿轮现象,变速箱采用双蜗轮副传,虽然制造要求高,但传动灵活自如,双向可逆性好。现有的浇注料浇包,一般会使用钢板所制模具,钢板所制模具制作复杂,模具成本高,不能作出复杂的形状,同时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浇注料浇包及其制作方法,具备操作简单实用,效果可靠,且适用于复杂内腔形状的浇包制作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浇注料浇包,一般会使用钢板所制模具,钢板所制模具制作复杂,模具成本高,不能作出复杂的形状,同时操作不便的问题。
[0004]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浇注料浇包,包括浇包、包壳,所述浇包的内腔由树脂砂成型,所述树脂砂的砂芯中放置有芯骨,所述芯骨的上部固定安装有钢管,所述钢管可搭接在包壳的顶部,所述钢管的两侧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中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钢管通过螺栓固定在包壳的顶部。
[0005]优选的,所述芯骨呈圆筒状。
[0006]优选的,所述芯骨与钢管为焊接方式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钢管的数量为两个,且所述钢管呈长方体状。
[0008]一种浇注料浇包的制作方法:浇包的内腔由树脂砂成型,此树脂砂砂芯中放有芯骨,芯骨主体呈圆筒状,其上部焊有钢管,钢管呈长方体,钢管可搭接在包壳上,砂芯制作完成后,刷好涂料,用螺栓使其固定于包壳上,防止其移动,之后灌入浇注料,浇注料固化、阴干,取出芯骨,用烘包器烘烤砂芯,浇包内残留的树脂砂受热溃散后从浇包中倒出,用烘包器继续烘烤烧结浇注料,最终得到浇注料浇包。
[0009]优选的,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0]一、对砂芯进行设计,并根据设计出的砂芯,制作出对应的树脂砂芯盒。
[0011]二、将树脂砂芯盒制作完成后,开始制作芯骨,芯骨的主体呈圆筒状,并将钢管焊接在芯骨的上部,之后将芯骨放入芯盒中,并将钢管搭接在包壳上,然后往芯盒中倒入树脂砂,使树脂砂进行自然固化,树脂砂的固化时间应在12小时以上,使其强度达到最好,具体时间可根据实际工作环境及环境中的温度的不同进行把控,待树脂砂固化后,从芯盒中取出,浇包的内腔成形面刷涂料,成为浇包所用的砂模。
[0012]三、进行组装,将芯骨放入包壳中,调整好位置后,并使用螺栓将钢管固定在包壳
上,因为钢管、芯骨以及砂模是一体的,即将砂模固定于包壳中,从而完成组装。
[0013]四、组装完成后,向包壳内灌入浇注料,灌入时将浇注料灌入到包壳的内壁与砂模的外壁之间,通过在包壳的内壁与砂模的外壁之间插入漏斗形装置进行辅助,防止浇注料在灌入过程中撒漏。
[0014]五、灌入浇注料后,静候20小时以上时间,使浇注料自然固化、阴干。
[0015]六、待浇注料固化成型后,拧松螺栓,通过向上提拉钢管,将芯骨取出,并用烘包器烘烤包壳的底部,对浇注料进行烘烤固定,烘烤过程中,采用阶段性均匀升温和阶段性保温的方式进行烘烤,使其水分更大程度被烘干,首先将加热温度在2小时之内从0℃逐渐调至100℃,之后保持100℃不变进行保温2小时,然后再将温度在2小时之内从100℃逐渐调至300℃,之后保持300℃不变进行保温3小时,然后再将温度在2小时之内从300℃逐渐调至 500℃,之后保持500℃不变进行保温3小时,然后再将温度在2小时之内从 500℃逐渐调至900℃,之后保持900℃不变进行保温3小时,然后再将温度在2小时之内从900℃调至1200℃,之后保持1200℃不变保温3小时,完成对浇注料的烘烤。
[0016]七、在烘烤的过程中浇包内残留的树脂砂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树脂砂受热溃散,可将其后从浇包中倒出,最终得到浇注料浇包。
[0017]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8]1、本技术,通过浇包的内腔由树脂砂成型,操作简单实用,效果可靠,适用于复杂内腔形状的浇包制作,解决了使用钢板所制模具,钢板所制模具制作复杂,模具成本高,不能作出复杂的形状,同时操作不便的问题。
[0019]2、本技术,通过对浇注料采用阶段性均匀升温和阶段性保温的方式进行烘烤,可使其水分更大程度地被烘干,提高烘干品质。
[0020]3、本技术,通过在钢管的两侧设置螺纹孔,并在螺纹孔中螺纹连接有螺栓,通过螺栓使钢管、芯骨和砂模固定在包壳的顶部,可有效防止钢管、芯骨和砂模出现滑动,而对浇注料浇包产生不利影响。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浇注料浇包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浇注料浇包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流程示意图。
[0024]图中:1、砂模;2、芯骨;3、螺栓;4、包壳;5、浇注料。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请参阅图1

3,本技术,包括浇包、包壳4,所述浇包的内腔由树脂砂成型,所述树脂砂的砂芯中放置有芯骨2,芯骨2呈圆筒状,所述芯骨2的上部固定安装有钢管,芯骨2与钢管为焊接方式连接,所述钢管可搭接在包壳4的顶部,钢管的数量为两个,且所述钢管呈
长方体状,所述钢管的两侧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中螺纹连接有螺栓3,所述钢管通过螺栓3固定在包壳4的顶部,将芯骨2放入包壳4中,调整好位置后,并使用螺栓3将钢管固定在包壳4上,因为钢管、芯骨2以及砂模1是一体的,即将砂模1固定于包壳4中,从而完成组装,通过螺栓3使钢管、芯骨2和砂模1固定在包壳4的顶部,可有效防止钢管、芯骨2和砂模1出现滑动,而对浇注料浇包产生不利影响,组装完成后,向包壳4内灌入浇注料5,灌入时将浇注料5 灌入到包壳4的内壁与砂模1的外壁之间,通过在包壳4的内壁与砂模1的外壁之间插入漏斗形装置进行辅助,防止浇注料5在灌入过程中撒漏,灌入浇注料5后,静候20小时以上时间,使浇注料5自然固化、阴干,待浇注料 5固化成型后,拧松螺栓3,通过向上提拉钢管,将芯骨2取出,并用烘包器烘烤包壳4的底部,对浇注料5进行烘烤固定,首先将加热温度在2小时之内从0℃逐渐调至100℃,之后保持100℃不变进行保温2小时,然后再将温度在2小时之内从100℃逐渐调至300℃,之后保持300℃不变进行保温3小时,然后再将温度在2小时之内从300℃逐渐调至500℃,之后保持500℃不变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浇注料浇包,包括浇包、包壳(4),其特征在于:所述浇包的内腔由树脂砂成型,所述树脂砂的砂芯中放置有芯骨(2),所述芯骨(2)的上部固定安装有钢管,所述钢管可搭接在包壳(4)的顶部,所述钢管的两侧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中螺纹连接有螺栓(3),所述钢管通过螺栓(3)固定在包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永建郑桦玲奚捷李长旭周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海洋动力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