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升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升降装置
,尤其是指一种便携式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救援、施工用的升降装置大多是采用吊车,采用吊车时消耗大,费用高,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的便携式升降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携式升降装置,它包括有升降主体、升降拉绳、吊钩,其中,升降主体内腔中部一侧安装有主传动轴,主传动轴其中一端穿过升降主体与升降电机的传动轴连接,升降主体内的主传动轴上安装有动力摩擦轮,升降主体内腔上部一侧安装有第一摩擦轮,升降主体内腔上部另一侧安装有第二摩擦轮,升降主体内腔下部一侧安装有第三摩擦轮,升降拉绳由升降主体顶部进入,依次绕过第二摩擦轮、第一摩擦轮、动力摩擦轮、第三摩擦轮后由升降主体底部穿出与配重连接,升降主体底部一侧连接有吊钩。
[0005]所述的升降主体顶部设有上绳口,升降主体底部设有下绳口,上绳口、下绳口处的升降主体内均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升降主体(1)、升降拉绳(8)、吊钩(9),其中,升降主体(1)内腔中部一侧安装有主传动轴(2),主传动轴(2)其中一端穿过升降主体(1)与升降电机的传动轴连接,升降主体(1)内的主传动轴(2)上安装有动力摩擦轮(3),升降主体(1)内腔上部一侧安装有第一摩擦轮(4),升降主体(1)内腔上部另一侧安装有第二摩擦轮(5),升降主体(1)内腔下部一侧安装有第三摩擦轮(6),升降拉绳(8)由升降主体(1)顶部进入,依次绕过第二摩擦轮(5)、第一摩擦轮(4)、动力摩擦轮(3)、第三摩擦轮(6)后由升降主体(1)底部穿出与配重(7)连接,升降主体(1)底部一侧连接有吊钩(9)。2.根据权利要求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