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间歇式纤维与粉体混合搅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5221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间歇式纤维与粉体混合搅拌器,包括搅拌轴、搅拌罐和驱动电机,搅拌罐包括罐体和罐盖,搅拌轴一端设置在罐体内,另一端伸出罐盖后与连接件连接,连接件上设置有驱动电机以及用于带动罐盖和搅拌轴上下运动的升降机构,驱动电机与搅拌轴连接,升降机构与连接件连接,搅拌轴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带有竖板的搅拌叶片,相邻的两个搅拌叶片上的竖板倾斜方向相反,连接件包括中空的竖杆和中空的横杆,竖杆一端与罐盖的上端面连接,另一端与横杆的一端垂直连接,横杆的另一端与升降机构连接,竖杆与横杆连接处相贯通,驱动电机通过链轮链条的传动来驱动搅拌轴的旋转搅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混料均匀,且对设备要求低。且对设备要求低。且对设备要求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间歇式纤维与粉体混合搅拌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搅拌器,特别是涉及一种间歇式纤维与粉体混合搅拌器。

技术介绍

[0002]气凝胶材料是一种保温性能优越的A级防火隔热材料,其导热系数一般在0.013

0.03W/(m
·
K),远低于目前市场上已有的用于建筑保温节能领域的无机类保温材料,如岩棉板、泡沫水泥板、泡沫玻璃等,具有很大的性能优势;气凝胶材料具有较好的保温隔热性能和防火性能,是传统保温材料理想替代品,具有良好应用前景;但气凝胶本体强度差,应用受到限制,为了提高气凝胶材料的强度,目前普遍的做法是将气凝胶和纤维复合成复合材料,其中的纤维作为增强相,可以增加复合材料的强度,但纤维的分散性较差,容易吸附团聚,制备过程对分散性要求较高。
[0003]中国技术专利CN102251348B公开了一种团簇状纤维气动搅拌分散装置,通过将纤维束带上静电电荷,因带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从而使纤维单丝间产生松解,加之气流等作用,使纤维束的单丝间产生相对滑动、分散,分散后的纤维随气流运行的过程中和静电喷入的混合粉末在静电场作用下混合和粘附,该技术提高纤维与混合粉末粘附的均匀效果,但其对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要求较高,设备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纤维与混合粉末粘附的均匀效果,且设备成本也比较低的纤维与粉体混合搅拌器。
[0005]本技术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间歇式纤维与粉体混合搅拌器,包括搅拌轴、搅拌罐和驱动电机,所述搅拌罐包括罐体和罐盖,所述搅拌轴一端设置在所述罐体内,对罐体内物料进行搅拌,另一端伸出所述罐盖后与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上连接有所述驱动电机以及用于带动所述罐盖和所述搅拌轴上下运动的升降机构,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搅拌轴连接,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带有竖板的搅拌叶片,相邻的两个所述搅拌叶片上的所述竖板倾斜方向相反,且所述搅拌轴上相邻的所述搅拌叶片以90
°
的相位差沿所述搅拌轴中心线的径向方向布置。
[0007]所述搅拌轴上还设置有翻转叶片,所述翻转叶片设置在所述搅拌轴靠近所述罐体内部底部的一侧,且处于所述搅拌叶片下方的位置处,所述翻搅叶片为桨式叶片,将所述罐体底部的物料翻搅到上部,以使物料充分经搅拌叶片混合搅拌。
[0008]所述连接件包括中空的竖杆和中空的横杆,所述竖杆一端与所述罐盖的上端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横杆的一端垂直连接,所述横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所述竖杆与所述横杆连接处相贯通。
[0009]所述搅拌轴伸出所述罐盖的一端伸入中空的所述竖杆的内部,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横杆的外部,且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伸入中空的所述横杆的内部,处于所述横杆
内的所述输出轴通过链轮链条与处于所述竖杆内的搅拌轴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链轮链条的传动来驱动所述搅拌轴的旋转搅拌。
[0010]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驱动装置、支撑立杆和梯形丝杠,所述梯形丝杠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杆内部,所述升降驱动装置设置在支撑立杆的顶部,所述梯形丝杠的上端面贯穿所述支撑立杆后与所述升降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支撑立杆上面向所述横杆的一端为开口式设置,且其上设置有带有滑块的导轨,所述支撑立杆内部的所述梯形丝杠上设置有丝杠螺母座,所述丝杠螺母座与所述滑块连接。
[0011]所述升降驱动装置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手轮或步进电机,通过旋转手轮或步进电机进行驱动,利用所述梯形丝杠进行传动,所述梯形丝杠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行,所述丝杠螺母座将动力传递给所述连接件,带动所述连接件以及与所述连接件连接的驱动电机、搅拌轴、罐盖上下运动。
[0012]所述罐体的内侧下部罐壁为倒置的圆台形罐壁,在试验时,物料量较少,内罐下部为倒置的圆台形有助于将较少的物料搅拌,且有助于在搅拌结束后倾倒充分搅拌混合后的产品时完全倒出。
[0013]所述竖板在所述搅拌杆的径向方向上自上到下的向所述搅拌轴方向倾斜,其倾斜角度与所述罐体内部的倒置的圆台形罐壁倾斜角度一致。
[0014]或所述罐体的内侧下部罐壁为直筒型罐壁。
[0015]所述搅拌轴与所述罐盖之间设有搅拌轴密封圈,用来密封所述搅拌轴与所述罐盖之间的间隙;所述罐盖上设置有罐盖密封圈,用来密封所述罐盖与所述罐体之间的间隙,搅拌过程中密封,防止气凝胶粉体泄漏,以避免工作人员吸入气凝胶粉体。
[0016]所述搅拌叶片包括搅拌杆和所述竖板,所述搅拌杆与所述搅拌轴垂直设置,所述竖板设置在所述搅拌杆上远离所述搅拌轴的一端。
[0017]所述搅拌叶片是成对设置的,成对的所述搅拌叶片分别沿所述搅拌轴的径向方向相对设置,且成对的所述搅拌叶片上的所述竖板在所述搅拌杆轴向方向上的倾斜方向相同。
[0018]所述竖板在所述搅拌杆的轴向方向平面上与所述搅拌杆之间存在夹角,但在所述搅拌杆的轴向方向平面上所述竖板与所述搅拌杆不垂直,在所述搅拌杆的轴向方向平面上,相邻的两个所述搅拌叶片上的所述竖板倾斜方向相反,即在所述搅拌杆的轴向方向平面上,假设其中一个所述竖板与与其相连接的所述搅拌杆前端面之间的夹角为α(α≠90
°
),与此所述竖板相邻的另一个所述竖板与与其相对应的所述搅拌杆前端面之间的夹角为β(β≠90
°
),那:若0
°
<α<90
°
,则90
°
<β<180
°
;若90
°
<α<180
°
,则0
°
<β<90
°

[0019]两个倾斜方向相反的竖板在搅拌过程中,其中一个所述搅拌叶片上的所述竖板将成撮的纤维和纳米气凝胶粉末在搅拌罐罐壁上碾压,另一个所述搅拌叶片上的所述竖板将碾压后的成撮纤维和纳米气凝胶粉末从罐壁上铲起,再通过所有的所述搅拌叶片高速旋转产生的气流将纤维与纳米气凝胶粉末混合均匀。
[0020]所述竖板上远离所述搅拌杆的一侧面与所述搅拌罐内侧壁之间的间距为3

5mm,此时,搅拌叶片对成撮纤维和纳米气凝胶粉末的混合搅拌效果最佳。
[0021]所述升降机构为液压升降机构或链轮链条升降机构。
[0022]在搅拌结束后,升降机构带动罐盖及与罐盖连接的搅拌轴向上移动,打开罐盖,待
出料后加入新的物料后,升降机构带动罐盖及与罐盖连接的搅拌轴向下移动,盖上罐盖。
[0023]本技术的积极有益效果是:
[0024]1、本技术中相邻的两个搅拌叶片上的竖板在搅拌杆的轴向方向平面上倾斜方向相反,搅拌过程中,两个倾斜方向相反的竖板中,其中一个竖板将成撮的纤维和纳米气凝胶粉末在搅拌罐罐壁上碾压,将成撮的纤维碾开,另一个竖板将碾压后的纤维和纳米气凝胶粉末从罐壁上铲起,再通过叶片高速旋转产生的气流将纤维与纳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间歇式纤维与粉体混合搅拌器,包括搅拌轴、搅拌罐和驱动电机,所述搅拌罐包括罐体和罐盖,其特征是:所述搅拌轴一端设置在所述罐体内,另一端伸出所述罐盖后与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上连接有所述驱动电机以及用于带动所述罐盖和所述搅拌轴上下运动的升降机构,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搅拌轴连接,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带有竖板的搅拌叶片,相邻的两个所述搅拌叶片上的所述竖板倾斜方向相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歇式纤维与粉体混合搅拌器,其特征是:所述连接件包括中空的竖杆和中空的横杆,所述竖杆一端与所述罐盖的上端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横杆的一端垂直连接,所述横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所述竖杆与所述横杆连接处相贯通,所述搅拌轴伸出所述罐盖的一端伸入中空的所述竖杆的内部,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横杆的外部,且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伸入中空的所述横杆的内部,处于所述横杆内的所述输出轴通过链轮链条与处于所述竖杆内的搅拌轴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链轮链条的传动来驱动所述搅拌轴的旋转搅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歇式纤维与粉体混合搅拌器,其特征是:所述搅拌轴上还设置有翻转叶片,所述翻转叶片设置在所述搅拌轴靠近所述搅拌罐底部,且处于所述搅拌叶片下方的位置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间歇式纤维与粉体混合搅拌器,其特征是: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驱动装置、支撑立杆和梯形丝杠,所述梯形丝杠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杆内部,所述升降驱动装置设置在支撑立杆的顶部,所述梯形丝杠的上端面贯穿所述支撑立杆后与所述升降驱动装置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继承黄文华张东生王长江张相国李帅帅王琰张蔓蔓陈帅
申请(专利权)人:巩义市泛锐熠辉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