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自动线束胶带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5125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半自动线束胶带机,包括机体和两根线束辊本体,所述机体的前端侧壁上设有开槽,所述线束辊本体的两端均设有固定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线束辊本体两端的固定轴分别插设于两个相对圆形槽内,使得柱形凸起插设于圆形卡槽内,并使得第一弹簧带动T型卡块插设于卡槽内,有效将线束辊本体固定在两块夹持块之间,方便进行拆装,通过第二电机带动螺纹杆转动,使得螺纹杆带动螺纹套接的活动调节块在限位杆上水平移动,调整两根线束辊本体的间距大小,便于根据实际需要调整线束缠绕张力大小,通过第二弹簧配合L型块带动铝合金制品的弧形限位抵片对线束辊本体上的线束进行限位,避免线束缠绕时打结。避免线束缠绕时打结。避免线束缠绕时打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自动线束胶带机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线束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半自动线束胶带机。

技术介绍

[0002]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汽车线束从功能分为有运载驱动执行元件电力的电力线和传递传感器输入指令的信号线,线束胶带缠绕机分为全自动和半自动两种,其中半自动线束胶带机需要人工将线束放至线束固定架上。
[0003]现有的汽车线束加工用胶带机在实际使用时,其不便于根据实际需要调整线束缠绕张力大小,且缺少线束限位结构,容易导致线束打结,现提出一种半自动线束胶带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半自动线束胶带机,用于解决
技术介绍
中现有的汽车线束加工用胶带机在实际使用时,其不便于根据实际需要调整线束缠绕张力大小,且缺少线束限位结构,容易导致线束环绕打结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半自动线束胶带机,包括机体和两根线束辊本体,所述机体的前端侧壁上设有开槽,所述线束辊本体的两端均设有固定轴,所述开槽的底部上设有驱动机构和调节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位于调节机构的左侧,所述开槽的顶面上设有转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和调节机构与转动机构之间均设有夹持机构,两根所述线束辊本体均与夹持机构固定卡接,所述线束辊本体上设有线束限位机构。
[0007]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开槽靠近左侧底部上的凹槽,所述凹槽位于调节机构的左侧,所述凹槽的底部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驱动轴竖直朝上设置,所述第一电机的驱动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夹持机构设置于第一连接杆和转动机构之间。
[0008]优选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分别设置于开槽底部上的条形槽和固定安装于机体右端侧壁上的第二电机,所述凹槽位于条形槽的左侧,所述第二电机位于开槽的下方,所述第二电机的驱动轴上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远离第二电机的一端水平转动贯穿条形槽右侧内壁设置,所述转动杆位于条形槽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左端与条形槽的左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上螺纹套接有活动调节块,所述活动调节块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夹持机构设置于第二连接杆和转动机构之间。
[0009]优选地,所述条形槽靠近底部的左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右端水平贯穿活动调节块设置并与条形槽的右侧内壁固定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分别转动连接于开槽顶面上的第三连接杆和设置于开槽顶面上的滑槽,所述第三连接杆正对第一连接杆设置,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与之相匹配的滑块,所述滑块的下端转动连接有第四连接杆,所述第四连接杆正对第二连接杆设置,
所述夹持机构设置于第一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之间,以及第二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之间。
[0011]优选地,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之间,以及第二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之间的若干夹持块,两块上下相对所述夹持块的相对侧壁上均设有圆形槽,所述线束辊本体上的两根固定轴分别插设于相对两个圆形槽内,所述圆形槽的环形内壁上水平贯穿设有两块T型卡块,所述固定轴位于圆形槽内的环形侧壁上设有两个卡槽,两块所述T型卡块分别插设于两个卡槽内,所述T型卡块与夹持块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两根第一弹簧。
[0012]优选地,所述固定轴位于圆形槽内的一端设有圆形卡槽,所述圆形槽的内壁上设有柱形凸起,所述柱形凸起插设于圆形卡槽内,所述柱形凸起与夹持块呈一体化设置。
[0013]优选地,所述线束限位机构包括分别固定连接于线束辊本体靠近上下两端环形侧壁上的L型块,两块所述L型块之间呈相对设置,两块所述L型块正对线束辊本体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两根所述第二弹簧远离L型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块弧形限位抵片,所述弧形限位抵片的弧形内壁与线束辊本体的环形侧壁相抵接触。
[0014]优选地,所述弧形限位抵片为铝合金制品。
[0015]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0016]1、通过将线束辊本体两端的固定轴分别插设于两个相对圆形槽内,使得柱形凸起插设于圆形卡槽内,并使得第一弹簧带动T型卡块插设于卡槽内,有效将线束辊本体固定在两块夹持块之间,方便进行拆装。
[0017]2、通过第二电机带动螺纹杆转动,使得螺纹杆带动螺纹套接的活动调节块在限位杆上水平移动,调整两根线束辊本体的间距大小,便于根据实际需要调整线束缠绕张力大小。
[0018]3、通过第二弹簧配合L型块带动铝合金制品的弧形限位抵片对线束辊本体上的线束进行限位,避免线束缠绕时打结。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半自动线束胶带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半自动线束胶带机的正视透视示意图;
[0021]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2]图4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3]图5为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4]图6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半自动线束胶带机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半自动线束胶带机的弧形限位抵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机体、2线束辊本体、3开槽、4固定轴、5凹槽、6第一电机、7第一连接杆、8条形槽、9第二电机、10转动杆、11螺纹杆、12活动调节块、13第二连接杆、14限位杆、15第三连接杆、16滑槽、17滑块、18第四连接杆、19夹持块、20圆形槽、21T型卡块、22卡槽、23第一弹簧、24圆形卡槽、25柱形凸起、26L型块、27第二弹簧、28弧形限位抵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

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9]参照图1

7,一种半自动线束胶带机,包括机体1和两根线束辊本体2,线束辊本体2是用来缠绕线束的圆形线滚子,直视图呈圆形,侧视图呈工字型,机体1的前端侧壁上设有开槽3,线束辊本体2的两端均设有固定轴4,开槽3的底部上设有驱动机构和调节机构,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开槽3靠近左侧底部上的凹槽5,凹槽5位于调节机构的左侧,凹槽5的底部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6,第一电机6的型号为:S250Y22L,第一电机6用于带动第一连接杆7转动配合第三连接杆15带动两块夹持块19之间的线束辊本体2转动,第一电机6的驱动轴竖直朝上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自动线束胶带机,包括机体(1)和两根线束辊本体(2),所述机体(1)的前端侧壁上设有开槽(3),所述线束辊本体(2)的两端均设有固定轴(4),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槽(3)的底部上设有驱动机构和调节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位于调节机构的左侧,所述开槽(3)的顶面上设有转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和调节机构与转动机构之间均设有夹持机构,两根所述线束辊本体(2)均与夹持机构固定卡接,所述线束辊本体(2)上设有线束限位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自动线束胶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开槽(3)靠近左侧底部上的凹槽(5),所述凹槽(5)位于调节机构的左侧,所述凹槽(5)的底部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6),所述第一电机(6)的驱动轴竖直朝上设置,所述第一电机(6)的驱动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7),所述夹持机构设置于第一连接杆(7)和转动机构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半自动线束胶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分别设置于开槽(3)底部上的条形槽(8)和固定安装于机体(1)右端侧壁上的第二电机(9),所述凹槽(5)位于条形槽(8)的左侧,所述第二电机(9)位于开槽(3)的下方,所述第二电机(9)的驱动轴上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0),所述转动杆(10)远离第二电机(9)的一端水平转动贯穿条形槽(8)右侧内壁设置,所述转动杆(10)位于条形槽(8)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1),所述螺纹杆(11)的左端与条形槽(8)的左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11)上螺纹套接有活动调节块(12),所述活动调节块(12)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3),所述夹持机构设置于第二连接杆(13)和转动机构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半自动线束胶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槽(8)靠近底部的左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4),所述限位杆(14)的右端水平贯穿活动调节块(12)设置并与条形槽(8)的右侧内壁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半自动线束胶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分别转动连接于开槽(3)顶面上的第三连接杆(15)和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永晟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