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神经病教学的三维模拟临床教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25007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神经病教学的三维模拟临床教学系统,属于医学教学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前端捕捉实时画面的设备、中央处理器、数据输出设备、数据接收设备和数据输入设备;前端捕捉实时画面的设备通过中央处理器与数据输出设备连接;数据输出设备与数据接收设备通过无线数据连接;数据接收设备设有输入设备;中央处理器中设有增强现实引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虚实结合,真实模拟人体解剖结构,迅速帮助学生建立立体的认知,使得解剖结构更加立体化,具有真实感,提升医学生学习效率和积极性。通过该系统教师可根据病人真实资料进行三维精细建模,使教学与未来医学工作更加智能化、可视化;提高神经病学教学质量。提高神经病学教学质量。提高神经病学教学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神经病教学的三维模拟临床教学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神经病教学的三维模拟临床教学系统,属于医学教学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神经病学中以其艰深繁复的血管解剖结构令每一位医学生望而却步,脑血管病作为神经内科最常见的病种之一,熟悉常见颅内外血管分布及形态是每一位医学生的神经病学的必修课。传统的医学教学模式大多为教师将课本内容搬运至教学PPT中以二维平面的图片进行讲解,错综复杂的一根根血管对于初学者而言更是难以捉摸。如此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极低,教师授课动力亦匮乏,难以满足目前教学需求。急需开发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改变目前的教学现状,提高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及学习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的临床神经病学教学工作中,学习难度大导致医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低,教师授课动力匮乏,难以满足目前教学需求的技术问题。
[0004]为达到解决上述问题的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神经病教学的三维模拟临床教学系统,包括前端捕捉实时画面的设备、中央处理器、数据输出设备、数据接收设备和数据输入设备;前端捕捉实时画面的设备通过中央处理器与数据输出设备连接;数据输出设备与数据接收设备通过无线数据连接;数据接收设备设有输入设备;所述中央处理器中设有增强现实引擎。
[0005]优选地,所述增强现实引擎包括图像定位模块和图像处理模块;中央处理器中包括控制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图像定位模块和图像处理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图像定位模块和图像处理模块分别与数据存储模块连接。
[0006]优选地,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前端捕捉实时画面的设备和数据输出设备连接。
[0007]优选地,所述数据接收设备包括显示屏,数据接收设备设为虚拟现实头戴显示器设备即VC头显眼镜。
[0008]优选地,所述输入设备包括教师用于传输教学内容的数据传送接口、教师用于在实时图像上编辑信息用的鼠标和键盘。
[0009]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0]通过本技术的一种用于神经病教学的三维模拟临床教学系统通过立体的3D模型,真实模拟人体解剖结构,可以迅速帮助学生建立立体的认知,对比书本上平面图形来说,使得解剖结构更加立体化,真实感,学习效率和积极性可以获得明显提升。通过该系统教师可根据病人真实资料进行三维精细建模,构建真实病灶三维模型,使教学与未来医学工作更加智能化、可视化。教师亦可自行录制上传相关医疗教学操作视频或编写相关疾病诊治教学文档,可供学生进行线上线下学习,让学生随时随地自主学习,提高神经病学教学质量。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组成部件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中央处理器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应用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使本技术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0015]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神经病教学的三维模拟临床教学系统,包括前端捕捉实时画面的设备、中央处理器、数据输出设备、数据接收设备和数据输入设备;前端捕捉实时画面的设备通过中央处理器与数据输出设备连接;数据输出设备与数据接收设备通过无线数据连接;数据接收设备设有输入设备;中央处理器中设有增强现实引擎。增强现实引擎包括图像定位模块和图像处理模块;中央处理器中包括控制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图像定位模块和图像处理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图像定位模块和图像处理模块分别与数据存储模块连接。控制模块分别与前端捕捉实时画面的设备和数据输出设备连接。数据接收设备包括显示屏,数据接收设备设为虚拟现实头戴显示器设备即VC头显眼镜。输入设备包括教师用于传输教学内容的数据传送接口、教师用于在实时图像上编辑信息用的鼠标和键盘。
[0016]本技术的使用过程:
[0017]现场的临床医护人员可在患者病房内,通过本技术的前端捕捉实时画面的设备,将患者的现实影像上传至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再通过控制模块和增强现实引擎中的图像定位模块,对输入的患者脑部图像,根据一些人体结构上具有的共同结构的特点,设定定位点;产生的图像输入至增强现实引擎中的图像处理模块,图像处理模块根据定位点将数据存储模块中已经存储的三维人脑血管图像融合到患者现实的脑部图像上;此时,教学老师也可以将相关的信息(如疾病症状,血管发生栓塞的位置等)编辑在融合图像上;或将相关医疗教学操作视频、相关疾病诊治教学文档插入图像中供学生点击观看。重新编辑的图像经数据输出设备传输至数据接收设备供学生学习,并与教学老师进行互动学习。
[0018]输出设备将重构的患者影像传输至数据接收设备,如虚拟现实头戴显示器设备即VC头显眼镜;医学生通过各自的数据接收设备如VC头显眼镜观察患者病情,并在虚拟的共享场景中对病情进行讨论;现场的临床医护人员可将患者各项检查报告,检查影像画面等上传至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再通过数据输出设备将多种类型的患者资料呈现在学生和老师的接收设备的显示屏上;学生和老师可以直接用鼠标等直接调取需要的资料,并展示在接收设备的显示屏上;通过这些资料的共享,展示,讨论病情,研究治疗方案。教学老师可以直接通过输入设备将自己的意见,治疗方案输入并展示在学生接收设备的显示屏上,供医学生共享学习。
[0019]本技术通过与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技术可以虚实结合的特点,实现临床教学指导由平面到立体的工作模式。AR教学协助平台可以提供比现有教学平台更直观、精准、高效的指导教学模式与内容,实现对临床神经病教学的立体扩展,可以颠覆性的改变临床神经病教学的工作模式。
[0020]通过本技术的虚实结合,真实模拟人体解剖结构,可以迅速帮助学生建立立
体的认知,对比书本上平面图形来说,使得解剖结构更加立体化,真实感,学习效率和积极性可以获得明显提升。通过该系统教师可根据病人真实资料进行三维精细建模,构建真实病灶三维模型,使教学与未来医学工作更加智能化、可视化。教师亦可自行录制上传相关医疗教学操作视频或编写相关疾病诊治教学文档,供学生进行线上线下学习,让学生随时随地自主学习,提高神经病学教学质量。
[0021]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任何形式上和实质上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前提下,还将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当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技术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技术的实质技术对上述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均仍属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神经病教学的三维模拟临床教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捕捉实时画面的设备、中央处理器、数据输出设备、数据接收设备和数据输入设备;前端捕捉实时画面的设备通过中央处理器与数据输出设备连接;数据输出设备与数据接收设备通过无线数据连接;数据接收设备设有输入设备;所述中央处理器中设有增强现实引擎。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神经病教学的三维模拟临床教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现实引擎包括图像定位模块和图像处理模块;中央处理器中包括控制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图像定位模块和图像处理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图像定位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翔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