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4994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显示面板、第二显示面板以及边框组件,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沿上下排布,边框组件包括沿显示装置的宽度方向排布的两组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包括遮挡部以及安装部,安装部由遮挡部朝向显示装置的内部凸出形成,第一显示面板的两端分别与两组支撑结构的安装部的上端面粘贴固定,第二显示面板的两端分别与两组支撑结构的安装部的下端面粘贴固定。该设置方式使得只需通过一组边框组件上的两组支撑结构便可以实现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之间的粘贴固定,使得显示装置更加轻薄,减少显示装置的宽度,也使得双面模组的组装更加简洁方便。方便。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基于对不同产品的需求,显示装置已经成为电子设备未来的趋势。现有的显示装置大都是通过两组边框组件实现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之间的粘贴固定。此种方式需要先通过双面胶等粘合物将其中一个显示面板固定在第一组边框组件上,然后再通过双面胶等粘合物将另一个显示面板固定在第二组边框组件上,并且两组边框组件之间也需要通过双面胶等粘合物进行固定,并且需要将第二组边框组件U折,用于将第一组边框组件包覆起来,保证两组边框组件之间的稳定性。该设置方式需要使用两组边框组件,增加了边框组件的数量,也增加了双面胶等粘合物的使用。此外,由于双面胶等粘合物具有一定的厚度,增大了显示装置的厚度和宽度,由于需要将第二组边框组件U折,也增加了显示装置的宽度。并且该设置方式也使得组装繁琐,费时费力,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减少双面胶等粘合物的使用,减少显示装置的厚度以及宽度,以使整体更加轻薄化、组装简洁方便。
[0004]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沿上下排布的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0006]边框组件,包括沿所述显示装置的宽度方向排布的两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遮挡部以及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由所述遮挡部朝向所述显示装置的内部凸出形成,所述第一显示面板的两端分别与两组所述支撑结构的所述安装部的上端面粘贴固定,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两端分别与两组所述支撑结构的所述安装部的下端面粘贴固定。
[000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0008]第一胶层,所述第一显示面板通过所述第一胶层与所述安装部相连接;以及
[0009]第二胶层,所述第二显示面板通过所述第二胶层与所述安装部相连接。
[00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导光板,所述安装部包括:
[0011]上凸起,与所述遮挡部相连接;以及
[0012]下凸起,与所述遮挡部相连接,且与所述上凸起沿上下方向间隔排布且形成插接槽,所述导光板沿其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插接在对应的所述插接槽中。
[001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边框组件通过铸造一体成型。
[001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遮挡部包括背板遮挡部以及胶框本体,所述胶框本体设置在所述背板遮挡部的内侧,所述安装部由所述胶框本体朝向所述显示装置的内部延伸形成。
[001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上凸起和所述下凸起均由所述胶框本体朝向所述显示装置的内部延伸形成。
[001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遮挡部包括背板遮挡部以及胶框本体,所述胶框本体设置在所述背板遮挡部的内侧;所述上凸起由所述背板遮挡部朝向所述显示装置的内部延伸形成,所述下凸起由所述胶框本体朝向所述显示装置的内部延伸形成。
[001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遮挡部还包括侧部胶层,所述背板遮挡部与所述胶框本体通过所述侧部胶层相连接。
[001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0019]第一光学膜片组,沿上下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显示面板与所述导光板之间;以及
[0020]第二光学膜片组,沿上下方向设置在所述导光板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之间。
[002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光学膜片组包括由所述第一显示面板到所述导光板方向依次排布的第一上扩散片、第一上棱镜片、第一下棱镜片以及第一下扩散片;
[0022]所述第二光学膜片组包括由所述第二显示面板到所述导光板方向依次排布的第二上扩散片、第二上棱镜片、第二下棱镜片以及第二下扩散片。
[002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显示面板、第二显示面板以及边框组件,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沿上下排布,边框组件包括沿显示装置的宽度方向排布的两组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包括遮挡部以及安装部,安装部由遮挡部朝向显示装置的内部凸出形成,第一显示面板的两端分别与两组支撑结构的安装部的上端面粘贴固定,第二显示面板的两端分别与两组支撑结构的安装部的下端面粘贴固定。该设置方式使得只需通过一组边框组件上的两组支撑结构便可以实现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之间的粘贴固定,减少了边框组件的使用,也减少了双面胶等粘合物的使用,从而使得显示装置更加轻薄,减少显示装置的宽度,也使得双面模组的组装更加简洁方便。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边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显示装置在第二支撑结构处的剖视图;
[0027]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显示装置在第四支撑结构处的剖视图;
[0028]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显示装置在第一支撑结构处的剖视图;
[0029]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显示装置在第三支撑结构处的剖视图;
[0030]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显示装置在第一支撑结构处的剖视图;
[0031]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显示装置在第三支撑结构处的剖视图;
[0032]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显示装置在第二支撑结构处的剖视图;
[0033]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显示装置在第四支撑结构处的剖视图。
[0034]图中:
[0035]实施例一:
[0036]1、第一显示面板;
[0037]2、第二显示面板;
[0038]3、边框组件;31、第一支撑结构;311、第三遮挡部;312、第三安装部;3121、第一上凸起;3122、第一下凸起;3123、第一插接槽;32、第二支撑结构;321、第一遮挡部;322、第一安装部;33、第三支撑结构;331、第四遮挡部;332、第四安装部;3321、第二上凸起;3322、第
二下凸起;3323、第二插接槽;34、第四支撑结构;341、第二遮挡部;342、第二安装部;
[0039]4、第一胶层;
[0040]5、第二胶层;
[0041]6、导光板;
[0042]8、第一光学膜片组;81、第一上扩散片;82、第一上棱镜片;83、第一下棱镜片;84、第一下扩散片;
[0043]9、第二光学膜片组;91、第二上扩散片;92、第二上棱镜片;93、第二下棱镜片;94、第二下扩散片;
[0044]实施例二:
[0045]1、第一显示面板;
[0046]2、第二显示面板;
[0047]3、边框组件;31、第一支撑结构;311、第三遮挡部;3111、第三背板遮挡部;3112、第三胶框本体;3113、第三侧部胶层;312、第三安装部;3121、第一上凸起;3122、第一下凸起;3123、第一插接槽;32、第二支撑结构;321、第一遮挡部;3211、第一背板遮挡部;3212、第一胶框本体;3213、第一侧部胶层;322、第一安装部;33、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沿上下排布的第一显示面板(1)和第二显示面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边框组件(3),包括沿所述显示装置的宽度方向排布的两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遮挡部以及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由所述遮挡部朝向所述显示装置的内部凸出形成,所述第一显示面板(1)的两端分别与两组所述支撑结构的所述安装部的上端面粘贴固定,所述第二显示面板(2)的两端分别与两组所述支撑结构的所述安装部的下端面粘贴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一胶层(4),所述第一显示面板(1)通过所述第一胶层(4)与所述安装部相连接;以及第二胶层(5),所述第二显示面板(2)通过所述第二胶层(5)与所述安装部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导光板(6),所述安装部包括:上凸起,与所述遮挡部相连接;以及下凸起,与所述遮挡部相连接,且与所述上凸起沿上下方向间隔排布且形成插接槽,所述导光板沿其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插接在对应的所述插接槽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组件(3)通过铸造一体成型。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部包括背板遮挡部以及胶框本体,所述胶框本体设置在所述背板遮挡部的内侧,所述安装部由所述胶框本体朝向所述显示装置的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贺龙杨金辉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