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距调节装置及玻璃基板的装载卡匣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98114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2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间距调节装置及玻璃基板的装载卡匣,涉及装载卡匣技术领域。该间距调节装置用于调节相对设置的两个被调节件,包括驱动机构和至少两个传动机构,两个传动机构相对设置,被调节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相对设置的传动机构,相对设置的两个传动机构通过连接组件连接;传动机构包括传送带和两个传动轮,传送带传动设于两个传动轮之间,两个被调节件分别与位于传动轮两侧的传送带连接。驱动机构能驱动连接组件双向旋转,以使被调节件向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该间距调节装置结构简单,调节间距时只需通过驱动机构控制连接组件旋转,即可调节两个被调节件之间的间距,调节距离不受限,适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装载卡匣,尤其涉及一种间距调节装置及玻璃基板的装载卡匣


技术介绍

1、装载卡匣为显示装置生产过程中装载转运玻璃基板的装载治具,为满足不同尺寸的玻璃基板的装载需求,装载卡匣内设置有两个间距可调的侧板,两个侧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多个承载槽,玻璃基板放置于两个侧板中位于同一高度的承载槽中,通过调节两个侧板的间距,能够满足不同尺寸的玻璃基板的装载需求。

2、现有技术中两个侧板通过四个连接柱连接八个调整块,每个侧板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一个连接柱,一个连接柱的两端均设有一个调整块,调整块上设置多个孔位,通过调节连接柱与调整块的连接孔位调节两个侧板之间的间距,每次调整时,八个调整块中的孔位均需调节,结构和操作均很复杂,易出现调整不到位撞片或掉片的现象,造成玻璃基板的报废率高。而且调节尺寸受限,无法满足所有尺寸的玻璃基板的装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间距调节装置及玻璃基板的装载卡匣,结构简单,便于调节侧板的间距,而且能够满足所有尺寸的玻璃基板的装载。

2、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间距调节装置,用于调节相对设置的两个被调节件,所述间距调节装置包括:

4、至少两个传动机构,两个所述传动机构相对设置,所述被调节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传动机构,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传动机构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送带和两个传动轮,所述传送带传动设于两个所述传动轮之间,两个所述被调节件分别与位于所述传动轮两侧的所述传送带连接;

5、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能驱动所述连接组件双向旋转,以使所述被调节件向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

6、作为间距调节装置的一个可选方案,至少两个所述传动机构中包括沿所述被调节件的高度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传动机构,所述被调节件沿高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沿高度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传送带连接;和/或,

7、至少两个所述传动机构中包括沿所述被调节件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传动机构,所述被调节件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沿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传送带连接。

8、作为间距调节装置的一个可选方案,所述传动机构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传动机构分别为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第三传动机构和第四传动机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和所述第二传动机构沿所述被调节件的高度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三传动机构和所述第一传动机构沿所述被调节件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第四传动机构和所述第二传动机构沿所述被调节件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

9、作为间距调节装置的一个可选方案,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轴、转接轮和转接带,所述连接轴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连接轴分别为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第三连接轴和第四连接轴,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和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中相对设置的所述传动轮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轴和所述第二连接轴连接,所述第三传动机构和所述第四传动机构中相对设置的所述传动轮分别通过所述第三连接轴和所述第四连接轴连接;

10、所述第一连接轴和所述第二连接轴相对设置,所述转接轮设于所述第一连接轴上,所述转接轮通过所述转接带与所述第三连接轴上的其中一个所述传动轮连接;

11、所述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三连接轴和所述第四连接轴中,其中一个上设置有所述驱动机构。

12、作为间距调节装置的一个可选方案,所述被调节件的端部通过锁固组件固定于所述传送带上;所述锁固组件包括连接件和锁固件,所述传送带穿设于所述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被调节件的端部连接,所述锁固件自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进入所述锁固件与所述传送带抵接。

13、作为间距调节装置的一个可选方案,所述连接件包括穿插槽和与所述穿插槽连通的螺纹孔,所述锁固件为锁固螺丝,所述锁固螺丝与所述螺纹孔螺接,且与所述传送带抵接。

14、作为间距调节装置的一个可选方案,所述间距调节装置还包括限位导轨,所述限位导轨沿所述被调节件的移动方向延伸,所述被调节件的端部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导轨配合,以限制所述被调节件的移动方向。

15、作为间距调节装置的一个可选方案,所述被调节件的端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限位块与所述连接件连接。

16、作为间距调节装置的一个可选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双向棘轮机构。

17、玻璃基板的装载卡匣,其包括框架、侧板和如以上任一方案所述的间距调节装置,所述侧板为所述被调节件,所述框架内相对设置有两个所述侧板,两个所述侧板通过所述间距调节装置调节间距。

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9、本技术提供的间距调节装置,通过设置至少两个传动机构,被调节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相对设置的传动机构上,相对设置的两个传动机构通过连接组件连接,驱动机构能驱动连接组件双向旋转,以使与连接组件连接的两个传动机构连接的两个被调节件移动。传动机构包括两个传动轮和绕设于两个传动轮之间的传送带,驱动机构通过连接组件带动其中一个传动轮转动,传动轮带动传送带在两个传动轮之间移动,两个被调节件分别连接于传动轮两侧的传送带上,驱动机构驱动连接组件双向旋转,能带动两个被调节件向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该间距调节装置结构简单,调节间距时只需通过驱动机构控制连接组件旋转,即可调节两个被调节件之间的间距,且调节距离不受限,适用范围广。

20、本技术提供的玻璃基板的装载卡匣,包括框架和设置于框架内的两个侧板,两个侧板应用上述的间距调节装置调节间距,以使装载卡匣能够承载不同尺寸的玻璃基板,而且操作简单,能够避免调节不到位撞片或掉片的现象,降低了玻璃基板的报废率。另外,上述间距调节装置的调节间距不受限,能满足所有尺寸的玻璃基板的装载需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间距调节装置,用于调节相对设置的两个被调节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调节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传动机构中包括沿所述被调节件的高度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传动机构,所述被调节件沿高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沿高度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传送带(11)连接;和/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传动机构分别为第一传动机构(101)、第二传动机构(102)、第三传动机构(103)和第四传动机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101)和所述第二传动机构(102)沿所述被调节件的高度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三传动机构(103)和所述第一传动机构(101)沿所述被调节件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第四传动机构和所述第二传动机构(102)沿所述被调节件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间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轴(21)、转接轮(22)和转接带(23),所述连接轴(21)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连接轴(21)分别为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第三连接轴和第四连接轴,所述第一传动机构(101)和所述第二传动机构(102)中相对设置的所述传动轮(12)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轴和所述第二连接轴连接,所述第三传动机构(103)和所述第四传动机构中相对设置的所述传动轮(12)分别通过所述第三连接轴和所述第四连接轴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被调节件的端部通过锁固组件(4)固定于所述传送带(11)上;所述锁固组件(4)包括连接件(41)和锁固件(42),所述传送带(11)穿设于所述连接件(41),所述连接件(41)的一端与所述被调节件的端部连接,所述锁固件(42)自所述连接件(41)的另一端进入所述锁固件(42)与所述传送带(11)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间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41)包括穿插槽和与所述穿插槽连通的螺纹孔,所述锁固件(42)为锁固螺丝,所述锁固螺丝与所述螺纹孔螺接,且与所述传送带(11)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间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调节装置还包括限位导轨(51),所述限位导轨(51)沿所述被调节件的移动方向延伸,所述被调节件的端部设置有限位块(52),所述限位块(52)与所述限位导轨(51)配合,以限制所述被调节件的移动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间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被调节件的端部设置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穿过所述限位块(52)与所述连接件(41)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间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双向棘轮机构(3)。

10.玻璃基板的装载卡匣,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00)、侧板(200)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间距调节装置,所述侧板(200)为所述被调节件,所述框架(100)内相对设置有两个所述侧板(200),两个所述侧板(200)通过所述间距调节装置调节间距。

...

【技术特征摘要】

1.间距调节装置,用于调节相对设置的两个被调节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调节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传动机构中包括沿所述被调节件的高度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传动机构,所述被调节件沿高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沿高度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传送带(11)连接;和/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传动机构分别为第一传动机构(101)、第二传动机构(102)、第三传动机构(103)和第四传动机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101)和所述第二传动机构(102)沿所述被调节件的高度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三传动机构(103)和所述第一传动机构(101)沿所述被调节件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第四传动机构和所述第二传动机构(102)沿所述被调节件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间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轴(21)、转接轮(22)和转接带(23),所述连接轴(21)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连接轴(21)分别为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第三连接轴和第四连接轴,所述第一传动机构(101)和所述第二传动机构(102)中相对设置的所述传动轮(12)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轴和所述第二连接轴连接,所述第三传动机构(103)和所述第四传动机构中相对设置的所述传动轮(12)分别通过所述第三连接轴和所述第四连接轴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被调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化平邱雨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