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蓝光防近视的亚克力显示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4435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蓝光防近视的亚克力显示屏,涉及亚克力显示屏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亚克力显示屏多为调整屏幕的色调来达到防蓝光的目的,但受限于使用者的不同,很多人并不适用于显示屏调整色调进行使用,二是无法强制使用者保持正确的姿势进行使用,再者是长时间佩戴近视镜会对眼部造成不可逆的损伤,进而存在着使用缺陷的问题,包括承载机构,所述承载机构的主体为镂空的三角形结构设计,由于设置有延展机构,在连杆B的顶端还开设有方槽,并与“T”字形槽相贯通,连杆B的长度大于连杆A,并与连杆A相铰接,在两处连杆B的内侧还安装有延展组件,进而可使得已经近视的使用者在观看时不必佩戴近视镜,进而减少了对鼻部的压迫。迫。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蓝光防近视的亚克力显示屏


[0001]本技术属于亚克力显示屏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防蓝光防近视的亚克力显示屏。

技术介绍

[0002]亚克力,又叫PMMA或有机玻璃,源自英文acrylic(丙烯酸塑料),化学名称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是一种开发较早的重要可塑性高分子材料,具有较好的透明性、化学稳定性和耐候性、易染色、易加工、外观优美,在建筑业中有着广泛应用,有机玻璃产品通常可以分为浇注板、挤出板和模塑料,显示器是属于电脑的I/O设备,即输入输出设备,它是一种将一定的电子文件通过特定的传输设备显示到屏幕上再反射到人眼的显示工具,它可以分为CRT、LCD等多种类型。
[0003]而现有的亚克力显示屏多为调整屏幕的色调来达到防蓝光的目的,但受限于使用者的不同,很多人并不适用于显示屏调整色调进行使用,二是无法强制使用者保持正确的姿势进行使用,再者是长时间佩戴近视镜会对眼部造成不可逆的损伤,进而存在着使用缺陷。
[0004]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防蓝光防近视的亚克力显示屏,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防蓝光防近视的亚克力显示屏,以解决现有的亚克力显示屏多为调整屏幕的色调来达到防蓝光的目的,但受限于使用者的不同,很多人并不适用于显示屏调整色调进行使用,二是无法强制使用者保持正确的姿势进行使用,再者是长时间佩戴近视镜会对眼部造成不可逆的损伤,进而存在着使用缺陷的问题。
[0006]本技术防蓝光防近视的亚克力显示屏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07]一种防蓝光防近视的亚克力显示屏,包括承载机构,
[0008]所述承载机构的主体为镂空的三角形结构设计,且承载机构为等腰三角形结构设计,并且承载机构的前端还转动连接有显示机构。
[0009]进一步的,所述显示机构还包括:
[0010]防护组件,防护组件为防蓝光板结构设计,且防护组件的长宽及厚度与显示组件的顶端所开设的插槽相匹配,并且防护组件的顶端面设置有盖板,而盖板的长度与显示组件一致,但盖板的宽度大于防护组件的顶端面宽度;
[0011]光感组件,光感组件为红外组件,且光感组件安装在显示组件的前端面顶侧中心位置,并且光感组件与处理反馈模块电性相连接,而光感组件的左右两侧均铰接有延展机构。
[0012]进一步的,所述承载机构还包括:
[0013]处理反馈模块,处理反馈模块包含供电器、处理器、反馈器,且处理反馈模块安装在支架的内部位置,并且处理反馈模块与测距组件电性相连接,在支架的前侧还转动连接有显示机构。
[0014]进一步的,所述延展机构还包括:
[0015]延展组件,延展组件为透镜,且延展组件的左右两端面均安装有“T”字形块,且“T”字形块的顶端面通过弹簧弹性连接有限位柱,在限位柱的外侧还拧接有螺母。
[0016]进一步的,所述延展机构包括:
[0017]连杆A,连杆A为长方体结构设计,且两处连杆A分别铰接在显示组件的左右两端面位置,并且两处连杆A的长度与显示组件的宽度一致;
[0018]连杆B,连杆B的主体为长方体结构设计,且连杆B的内部开设有“T”字形槽,并且连杆B的顶端还开设有方槽,并与“T”字形槽相贯通,连杆B的长度大于连杆A,并与连杆A相铰接。
[0019]进一步的,所述承载机构包括:
[0020]支架,支架为内部镂空的等腰三角形结构设计,且支架的斜边大于支架的横向边及纵向边,并且在支架的前端还安装有转轴;
[0021]测距组件,测距组件安装在等腰三角形的支架的前端面底侧中心位置,且测距组件为凸出支架的结构设计。
[0022]进一步的,所述显示机构包括:
[0023]显示组件,显示组件的主体为一亚克力显示屏,且显示组件的前端底侧安装有一“U”字形架,并且在显示组件的左右两侧及顶侧内部均开设有插槽,其中位于顶侧的插槽的长宽与显示组件中的亚克力显示屏的长宽一致,并且顶侧的开槽位于亚克力显示屏的前侧位置;
[0024]延伸组件,延伸组件为两长方体铰接结构设计,其中位于显示组件内侧的延伸组件为滑动连接,并与其左右两侧所开设的插槽相匹配,且两处延伸组件的前端安装有灯板,而延伸组件常态下为隐藏在显示组件的内部结构设计。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6]1、由于设置有测距组件,在支架的前端还安装有转轴,在支架的前侧还安装有测距组件,测距组件安装在等腰三角形的支架的前端面底侧中心位置,且测距组件为凸出支架的结构设计,并与安装在支架内侧的处理反馈模块进行处理后并加以反馈,如若使用者过于靠近显示机构,则停止显示屏内容的正常播放,只有当使用者保持合适间距时才能使显示屏进行正常的播放。
[0027]2、由于设置有显示组件,因此在当使用者进行使用时既可以通过延伸组件对显示组件的正常显示内容进行遮蔽,进而减少了因显示组件的反光造成显示组件显示效果差,且在延伸组件的内侧还安装有灯板,因此可在当使用“U”字形架放置阅读物进行阅读时可通过灯板进行辅助照明。
[0028]3、由于设置有延展机构,在延展机构中的连杆B的主体为长方体结构设计,且连杆B的内部开设有“T”字形槽,并且连杆B的顶端还开设有方槽,并与“T”字形槽相贯通,连杆B的长度大于连杆A,并与连杆A相铰接,在两处连杆B的内侧还安装有延展组件,进而可使得
已经近视的使用者在观看时不必佩戴近视镜,进而减少了对鼻部的压迫。
[0029]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30]图1是本技术的仰侧视结构示意图。
[0031]图2是本技术的左侧视结构示意图。
[0032]图3是本技术的右侧视结构示意图。
[0033]图4是本技术的轴视结构示意图。
[0034]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0035]1、承载机构;101、支架;102、测距组件;103、处理反馈模块;2、显示机构;201、显示组件;202、延伸组件;203、防护组件;204、光感组件;3、延展机构;301、连杆A;302、连杆B;303、延展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3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蓝光防近视的亚克力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机构(1),所述承载机构(1)的主体为镂空的三角形结构设计,且承载机构(1)为等腰三角形结构设计,并且承载机构(1)的前端还转动连接有显示机构(2)。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蓝光防近视的亚克力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机构(1)包括:支架(101),支架(101)为内部镂空的等腰三角形结构设计,且支架(101)的斜边大于支架(101)的横向边及纵向边,并且在支架(101)的前端还安装有转轴;测距组件(102),测距组件(102)安装在等腰三角形的支架(101)的前端面底侧中心位置,且测距组件(102)为凸出支架(101)的结构设计。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防蓝光防近视的亚克力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机构(1)还包括:处理反馈模块(103),处理反馈模块(103)包含供电器、处理器、反馈器,且处理反馈模块(103)安装在支架(101)的内部位置,并且处理反馈模块(103)与测距组件(102)电性相连接,在支架(101)的前侧还转动连接有显示机构(2)。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防蓝光防近视的亚克力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机构(2)包括:显示组件(201),显示组件(201)的主体为一亚克力显示屏,且显示组件(201)的前端底侧安装有一“U”字形架,并且在显示组件(201)的左右两侧及顶侧内部均开设有插槽,其中位于顶侧的插槽的长宽与显示组件(201)中的亚克力显示屏的长宽一致,并且顶侧的开槽位于亚克力显示屏的前侧位置;延伸组件(202),延伸组件(202)为两长方体铰接结构设计,其中位于显示组件(201)内侧的延伸组件(202)为滑动连接,并与其左右两侧所开设的插槽相匹配,且两处延伸组件(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凯云徐汝清傅立忠夏志方牟嵩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展宇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