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焊接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4980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焊接端子,涉及电子零件技术领域,包括端子本体、缓冲部和紧固部,所述缓冲部卡接在所述端子本体的内部,所述紧固部套设与所述缓冲部的外部;所述端子本体包括压接部和焊接部,所述压接部包括固定片、两组第一压合片和两组第二压合片,所述第一压合片与所述第二压合片之间形成间隙,所述焊接部的上表面等间距设置有限位凹槽,所述焊接部的下表面设置有多条限位条,所述焊接部远离所述压接部的一端设置有折弯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计缓冲部,有效的保护了端子与线束压接时最脆弱的部位,提升端子的使用寿命。提升端子的使用寿命。提升端子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焊接端子


[0001]本技术属于电子零件
,具体为一种新型焊接端子。

技术介绍

[0002]端子就是用于实现电气连接的一种配件产品,工业上划分为连接器的范畴。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和工业控制要求越来越严格、精确,接线端子的用量逐渐上涨。随着电子行业的发展,接线端子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多,而且种类也越来越多。而线束接线端子就是众多接线端子的一种,只要用于导线之间的连接。端子按照使用方法不同可分为焊接端子和插接端子,现有的焊接端子在使用存在以下问题:1、不方便定位,使用者在焊接时只能依靠目视等方法定位;2、线束与端子压接处为端子的脆弱部位,过多的弯折线束容易造成端子的断裂。
[0003]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领域技术人员积极创新研究,以期创设出一种新型焊接端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焊接端子,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端子与线束压接后压接处易断裂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新型焊接端子,包括端子本体、缓冲部和紧固部,所述缓冲部卡接在所述端子本体的内部,所述紧固部套设与所述缓冲部的外部;
[0006]所述端子本体包括压接部和焊接部,所述压接部包括固定片、两组第一压合片和两组第二压合片,两组所述第一压合片设置在所述固定片一端的两侧且关于所述固定片轴对称,两组所述第二压合片设置在所述固定片的两侧且关于所述固定片轴对称,所述第一压合片与所述第二压合片之间形成间隙,所述间隙的尺寸为2mm,两组所述第一压合片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为30

35 度,两组所述第二压合片形成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为25

30度,所述焊接部的上表面等间距设置有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凹槽的深度为0.1

0.3mm且所述限位凹槽为圆形,所述焊接部的下表面设置有多条限位条,所述焊接部远离所述压接部的一端设置有折弯部。
[0007]进一步地说,所述缓冲部的尾部开设有贯穿其表面的过线孔,所述过线孔头部的孔径小于其尾部孔径,所述缓冲部靠近底部的周向面上设置有卡条,所述缓冲部的头部设置有凸缘,所述凸缘卡接于所述间隙内。
[0008]进一步地说,所述紧固部为塑料环,所述塑料环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卡条匹配的卡槽。
[0009]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一压合片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压合片的高度。
[0010]进一步地说,所述缓冲部为橡胶件。
[0011]进一步地说,所述端子本体由H65板材一体冲压成型,所述端子本体的截面为T型。
[0012]进一步地说,所述端子本体的厚度为0.5

0.7mm。
[0013]进一步地说,所述缓冲部头部的外径小于所述缓冲部尾部的外径。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技术设置有包括焊接部和压接部的端子本体,在焊接部的上表面开设有限位凹槽,在焊接时,焊接头能够放置于限位凹槽内进行焊接,从而保证每个焊接点之间的距离都保持一致提升焊接质量,值得一提的是,焊接部的下表面设置有限位条,焊接部的头部设置有折弯部,两者共同作用,方便端子与被焊接件之间的定位;
[0016]2.本技术设置有缓冲部,在使用时,线束从过线孔插入缓冲部,在压接端子时,线芯被第二压合片压合,包裹线芯的缓冲部被第一压合片压合,并在缓冲部外部套设紧固部,在限制线束的活动空间的同时,能吸收部分外部的冲击力,防止外力对端子造成损伤。
[0017]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的爆炸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的端子本体背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中各部分标记如下:
[0022]1、端子本体;11、压接部;111、固定片;112、第一压合片;113、第二压合片;114、间隙;12、焊接部;121、限位凹槽;122、限位条;123、折弯部; 2、缓冲部;21、过线孔;22、卡条;23、凸缘;3、紧固部;31、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优点及功效。本技术也可以其它不同的方式予以实施,即,在不背离本技术所揭示的范畴下,能予不同的修饰与改变。
[0024]实施例:一种新型焊接端子,如图1到图3所示,包括端子本体1、缓冲部2和紧固部3,所述缓冲部卡接在所述端子本体的内部,所述紧固部套设与所述缓冲部的外部;
[0025]所述端子本体包括压接部11和焊接部12,所述压接部包括固定片111、两组第一压合片112和两组第二压合片113,两组所述第一压合片设置在所述固定片一端的两侧且关于所述固定片轴对称,两组所述第二压合片设置在所述固定片的两侧且关于所述固定片轴对称,所述第一压合片与所述第二压合片之间形成间隙114,所述间隙的宽度为2mm,两组所述第一压合片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为30

35度,两组所述第二压合片形成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为 25

30度,所述焊接部的上表面等间距设置有限位凹槽121,所述限位凹槽的深度为0.1

0.3mm且所述限位凹槽为圆形,所述限位凹槽的深度根据端子的厚度而定,所述焊接部的下表面设置有多条限位条122,所述限位条能够横向定位被焊接件与焊接端子,所述焊接部远离所述压接部的一端设置有折弯部123,所述折弯部能够纵向定位被焊接件
与焊接端子,所述折弯部与所述限位条共同作用定位焊接件与焊接端子。
[0026]所述缓冲部的尾部开设有贯穿其表面的过线孔21,所述过线孔头部的孔径小于其尾部孔径,线束穿过所述过线孔后线芯超出所述缓冲部的头部5

6mm,上小下大的过线孔便于线束的穿入,所述过线孔头部的孔径小于线束的直径,所述缓冲部靠近底部的周向面上设置有卡条22,所述缓冲部的头部设置有凸缘 23,所述凸缘卡接于所述间隙内。
[0027]所述紧固部为塑料环,所述塑料环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卡条匹配的卡槽31,在所述紧固部套设于所述缓冲部的外部时。根据实际使用需要,选择适合的卡条卡入所述卡槽内。
[0028]所述第一压合片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压合片的高度,较高的第一压合片有利于压合直径较大的缓冲部,较低的第二压合片在压接直径较小的线芯时能防止因第二压合片长度过长而造成的过渡压接。
[0029]所述缓冲部为橡胶件,利用橡胶件的弹性保护端子的与线束的压接处。
[0030]所述端子本体由H65板材一体冲压成型,所述端子本体的截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焊接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端子本体(1)、缓冲部(2)和紧固部(3),所述缓冲部卡接在所述端子本体的内部,所述紧固部套设与所述缓冲部的外部;所述端子本体包括压接部(11)和焊接部(12),所述压接部包括固定片(111)、两组第一压合片(112)和两组第二压合片(113),两组所述第一压合片设置在所述固定片一端的两侧且关于所述固定片轴对称,两组所述第二压合片设置在所述固定片的两侧且关于所述固定片轴对称,所述第一压合片与所述第二压合片之间形成间隙(114),所述间隙的宽度为2mm,两组所述第一压合片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为30

35度,两组所述第二压合片形成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为25

30度,所述焊接部的上表面等间距设置有限位凹槽(121),所述限位凹槽的深度为0.1

0.3mm且所述限位凹槽为圆形,所述焊接部的下表面设置有多条限位条(122),所述焊接部远离所述压接部的一端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瑞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福丰联合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