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燃抗拉布电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4847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阻燃抗拉布电线,其包括抗拉层、导线层、耐火层、内绝缘层、外绝缘层、隔氧层和外护层,导线层包覆抗拉层,耐火层包覆导线层,内绝缘层包覆耐火层,外绝缘层包覆内绝缘层,隔氧层包覆外绝缘层,外护层包覆隔氧层,抗拉层采用多股芳纶纱绞合制成,导线层由横截面为“Z”字形的镀银铜单线绞合制成,耐火层采用合成云母带绕包而成,内绝缘层采用聚烯烃材料挤包制成,外绝缘层采用尼龙材料挤包制成,隔氧层采用防火泥挤包制成,外护层采用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材料挤包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抗拉、防潮、耐火、难燃、抗熔滴、低释热、低释烟等优点。低释烟等优点。低释烟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燃抗拉布电线


[0001]本技术涉及电缆
,特别是涉及一种阻燃抗拉布电线。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我国建筑行业使用的室内装饰电线(简称布电线)主要为聚氯乙烯绝缘电线,这种电线在发生火灾时易于燃烧产生大量浓烟严重影响消防救援,也给受困人员和消防人员带来生命危险,聚氯乙烯绝缘电线燃烧时还会释放卤酸气体,腐蚀性的卤酸气体会腐蚀家具和电气设备,带来更大的财产损失。因此,对于新型电线电缆产品更加需要考虑其在燃烧时的热释放特性、产烟特性、火焰传播特性以及腐蚀性。进一步的,更换布电线时需要将旧的布电线从塑料管或电缆槽中拉出,由于室内情况不同,布电线的敷设经常出现弯曲,同时现有的布电线抗拉强度有限,实际拆卸时往往会出现布电线整体断裂卡在塑料管或电缆槽中,给施工带来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阻燃抗拉布电线,其具有耐火阻燃、抗拉效果出色等优点。
[0004]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阻燃抗拉布电线,其包括抗拉层、导线层、耐火层、内绝缘层、外绝缘层、隔氧层和外护层,所述导线层包覆所述抗拉层,所述耐火层包覆所述导线层,所述内绝缘层包覆所述耐火层,所述外绝缘层包覆所述内绝缘层,所述隔氧层包覆所述外绝缘层,所述外护层包覆所述隔氧层,所述抗拉层采用多股芳纶纱绞合制成。
[0005]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线层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第一“Z”形导电层、第二“Z”形导电层、第三“Z”形导电层,所述第一“Z”形导电层由11-13根横截面相同的“Z”字形镀银铜单线绞合而成,所述第二“Z”形导电层由17-19根横截相同的“Z”字形镀银铜单线绞合而成,所述第三“Z”形导电层由23-25根横截面相同的“Z”字形镀银铜单线绞合而成。
[0006]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耐火层由2-4层合成云母带绕包而成。
[0007]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绝缘层采用聚烯烃通过辐照交联技术挤包制成,所述内绝缘层的厚度为0.6mm-1.0mm。
[0008]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绝缘层为尼龙材料挤包制成,所述外绝缘层的厚度为0.08mm-0.15mm。
[0009]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氧层为防火泥挤包制成,所述隔氧层的厚度为0.5mm-2.0mm。
[0010]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护层为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挤包制成,所述外护层的厚度为1.0mm-2.0mm。
[001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阻燃抗拉布电线,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001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阻燃抗拉布电线,其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抗拉层、导线层、耐火层、内绝缘层、外绝缘层、隔氧层和外护层,所述导线层包覆所述抗拉层,所述耐火层包覆所述导线层,所述内绝缘层包覆所述耐火层,所述外绝缘层包覆所述内绝缘层,所述隔氧层包覆所述外绝缘层,所述外护层包覆所述隔氧层,所述抗拉层采用多股芳纶纱绞合制成。基于上述结构,采用芳纶纱绞合而成的抗拉层能有效地提高布电线的抗拉强度,在布电线敷设和更换时均不容易整体断裂,方便施工;进一步的,该布电线设有耐火层、内绝缘层、外绝缘层和隔氧层,能够有效提升电线的隔氧防火能力,各层之间包覆设置,能够有效提升布电线的结构强度,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布电线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抗拉层;2、导线层;21、第一“Z”形导电层;22、第二“Z”形导电层;23、第三“Z”形导电层;3、耐火层;4、内绝缘层;5、外绝缘层;6、隔氧层;7、外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16]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中采用术语“前”、“后”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别开。例如,在不脱离本技术范围的情况下“前”信息也可以被称为“后”信息,“后”信息也可以被称为“前”信息。
[0017]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阻燃抗拉布电线,其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抗拉层1、导线层2、耐火层3、内绝缘层4、外绝缘层5、隔氧层6和外护层7,具体而言,导线层2包覆抗拉层1,耐火层3包覆导线层2,内绝缘层4包覆耐火层3,外绝缘层5包覆内绝缘层4,隔氧层6包覆外绝缘层5,外护层7包覆隔氧层6,抗拉层1采用多股芳纶纱绞合制成。基于上述结构,抗拉层1采用芳纶纱材料绞合制成,抗拉强度大,能有效地防止布电线在敷设和更换时发生断裂,方便施工。
[0018]进一步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导线层2包括由横截面为“Z”字形的镀银铜单线绞合制成的第一“Z”形导电层21、第二“Z”形导电层22和第三“Z”形导电层23,各导电层之间的结构紧密连接,空间利用率高达90-95%,同时由于银的电阻率小,单线与单线之间的接触电阻大大减小,在不提高截面面积的前提下,提高了输电容量,达到增容的效果,能够满足大容量电力传输的要求。
[0019]更进一步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耐火层3采用2-4层合成云母带绕包而成,合成云母带能够使布电线在火灾时保持线路的完整性,具体而言,常见的火焰温度为600~700℃,而合成云母带在1000℃时仍然保持良好的绝缘性能,为火灾救援和降低损失争取足够的时间。
[0020]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内绝缘层4采用聚烯烃材料通过辐照交联技术挤包而成,外绝缘层5则采用尼龙挤包而成,内绝缘层4和外绝缘层5均具有优良的耐臭氧、电气绝缘性能、耐电晕性能以及吸水率低(防潮)等特性,够进一步提升布电线的耐火、阻燃、防潮效果。同时内绝缘层4经过辐照交联改性后,其机械性能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0021]进一步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隔氧层6优选防火泥挤包制成,防火泥在燃烧时的热释放HRR≤5kW,产烟速率峰值SPR<0.05m/s,氧指数OI≥55,能够有效的提高布电线的隔氧防火能力。
[0022]更进一步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外护层7采用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护套料挤包制成,氧指数OI>40、点燃时长Tf>1000ms、自熄时长Tf<4000ms、燃烧后壳体完整性好、热释放速率峰值HRR<250kW、热释放速率总量THR<10MJ、有焰烟密度Dm<100、无焰烟密度Dm<350、产烟总量TSP<30m、产烟速率峰值SPR<0.05m/s,具有相对密度小、耐化学药品性、耐水性好,同时还具有机械强度高、电绝缘性好等特点。
[0023]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阻燃抗拉布电线,其包括抗拉层、导线层、耐火层、内绝缘层、外绝缘层、隔氧层和外护层,导线层包覆抗拉层,耐火层包覆导线层,内绝缘层包覆耐火层,外绝缘层包覆内绝缘层,隔氧层包覆外绝缘层,外护层包覆隔氧层,抗拉层采用多股芳纶纱绞合制成,导线层由横截面为“Z”字形的镀银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燃抗拉布电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抗拉层、导线层、耐火层、内绝缘层、外绝缘层、隔氧层和外护层,所述导线层包覆所述抗拉层,所述耐火层包覆所述导线层,所述内绝缘层包覆所述耐火层,所述外绝缘层包覆所述内绝缘层,所述隔氧层包覆所述外绝缘层,所述外护层包覆所述隔氧层,所述抗拉层采用多股芳纶纱绞合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抗拉布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层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第一“Z”形导电层、第二“Z”形导电层、第三“Z”形导电层,所述第一“Z”形导电层由11-13根横截面相同的“Z”字形镀银铜单线绞合而成,所述第二“Z”形导电层由17-19根横截相同的“Z”字形镀银铜单线绞合而成,所述第三“Z”形导电层由23-25根横截面相同的“Z”字形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子仪唐波余晓富程洪建曹昕曹永富梁洪敏刘少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宝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