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开洞钢梁提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4610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免开洞钢梁提升装置,属于钢梁提升装置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为:一种免开洞钢梁提升装置,包括提升台,位于提升台上方两侧、分别固定在结构楼板底面上的两个预固定钢梁,相对应设置在提升台顶面两侧、分别与两个预固定钢梁一一对应的两组吊耳,在每一组吊耳与相对应的预固定钢梁之间各设置一组倒链,以及设置在提升台上的固定结构;倒链与预固定钢梁相连接的端部设有横吊起重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免开洞钢梁提升装置避免在结构楼板上开洞、减少对结构的破坏、施工快捷高效、适用范围广泛、施工风险低、便于周围使用。便于周围使用。便于周围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免开洞钢梁提升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钢梁提升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免开洞钢梁提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场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要求需要安装临时支撑梁和设计变更需要新加钢梁,现有方法需要对已安装楼板进行开洞,在新装钢梁上部楼板安装提升装置,存在效率低,损坏面积大等问题。
[0003]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是本技术面临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免在结构楼板上开洞、减少对结构的破坏、施工快捷高效、适用范围广泛、施工风险低、便于周围使用的免开洞钢梁提升装置。
[0005]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措施实现的:一种免开洞钢梁提升装置,其中,包括提升台,位于所述提升台上方两侧、分别固定在结构楼板底面上的两个预固定钢梁,相对应设置在所述提升台顶面两侧、分别与两个预固定钢梁一一对应的两组吊耳,在每一组吊耳与相对应的预固定钢梁之间各设置一组倒链,以及设置在所述提升台上的固定结构;所述倒链与所述预固定钢梁相连接的端部设有横吊起重钳。
[0006]使用时,将待提升钢梁通过固定结构固定在提升台上,且待提升钢梁位于两组吊耳之间,优选的,待提升钢梁的纵向方向沿提升台的纵向方向,并将其转移至待安装位置正下方,将倒链一端与吊耳相连,另一端通过横吊起重钳与待安装位置两侧相对应的预固定钢梁进行连接,减少对预固定钢梁母材的损伤,操控倒链即可实现提升台的升降,即实现待提升钢梁的提升操作,巧妙利用预固定钢梁进行辅助提升,避免在结构楼板上开洞,减少对结构的破坏,且施工快捷,效率高,省去开洞、补洞及相关的多道工序,倒链、横吊起重钳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0007]进一步的,当待提升钢梁长度较长时,可在其首尾两端部各设置一个提升台,提升作业平稳且保证提升作业的安全性。
[0008]本技术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开设在所述提升台上、贯穿其顶底两面的若干个调节缝,以及分别与若干个调节缝一一对应的若干组连接栓,使用时,将待提升钢梁放置在提升台上且压于调节缝中部,连接栓于其两侧对其进行卡紧即可,参见附图1,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待提升钢梁在提升台上的位置,即在连接栓松弛状态下沿调节缝移动待提升钢梁,在适当位置再进行紧固处理即可,操作方便适用范围广泛。
[0009]本技术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提升台的横截面形状呈“几”字型,使用时,待提升钢梁固定在“几”字型中部凸出部位顶面上,两组吊耳相对应设置在“几”字型两侧较低部位,使得待提升钢梁初始位置较高,降低需提升高度和夹具吊点角度,降低施工风险,此外,可以防止两个预固定钢梁距离太近影响起吊高度,使得待提升钢梁提升不到位。
[0010]本技术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提升台底面上设有若干个万向轮,方便转移提
升台,便于周转使用,当提升台的横截面形状呈“几”字型时,万向轮位于“几”字型两侧较低部位底面上,布局合理。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巧妙利用预固定钢梁进行辅助提升,避免在结构楼板上开洞,减少对结构的破坏,且施工快捷,效率高,省去开洞、补洞及相关的多道工序,施工快捷,效率高;本技术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待提升钢梁在提升台上的位置,操作方便适用范围广泛;设置横截面形状呈“几”字型的提升台,使得待提升钢梁初始位置较高,降低需提升高度和夹具吊点角度,降低施工风险,同时防止两个预固定钢梁距离太近影响起吊高度,使得待提升钢梁提升不到位;设置万向轮,方便转移提升台,便于周转使用。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4]其中,附图标记为:1、结构楼板;2、预固定钢梁;3、横吊起重钳;4、倒链;5、连接栓;6、吊耳;7、万向轮;8、提升台;81、调节缝。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0016]参见图1至图2,本技术是:一种免开洞钢梁提升装置,其中,包括提升台8,位于提升台8上方两侧、分别固定在结构楼板1底面上的两个预固定钢梁2,相对应设置在提升台8顶面两侧、分别与两个预固定钢梁2一一对应的两组吊耳6,在每一组吊耳6与相对应的预固定钢梁2之间各设置一组倒链4,以及设置在提升台8上的固定结构;倒链4与预固定钢梁2相连接的端部设有横吊起重钳3,优选的,每一侧各设置两个吊耳,材质为Q345B,孔径为40mm。
[0017]使用时,将待提升钢梁通过固定结构固定在提升台8上,且待提升钢梁位于两组吊耳6之间,优选的,待提升钢梁的纵向方向沿提升台8的纵向方向,并将其转移至待安装位置正下方,将倒链4一端与吊耳6相连,另一端通过横吊起重钳3与待安装位置两侧相对应的预固定钢梁2进行连接,减少对预固定钢梁2母材的损伤,操控倒链4即可实现提升台8的升降,即实现待提升钢梁的提升操作,巧妙利用预固定钢梁2进行辅助提升,避免在结构楼板1上开洞,减少对结构的破坏,且施工快捷,效率高,省去开洞、补洞及相关的多道工序,倒链、横吊起重钳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0018]进一步的,当待提升钢梁长度较长时,可在其首尾两端部各设置一个提升台8,提升作业平稳且保证提升作业的安全性。
[0019]本技术的具体特点还有,固定结构包括开设在提升台8上、沿横向贯穿其顶底两面的两个调节缝81,以及分别与两个调节缝81一一对应的两组连接栓5,优选的,连接栓采用M24、性能等级10.9、长度400mm的大六角螺栓,使用时,将待提升钢梁放置在提升台8上且压于调节缝81中部,连接栓5于其两侧对其进行卡紧即可,参见附图1,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待提升钢梁在提升台8上的位置,即在连接栓5松弛状态下沿调节缝81移动待提升钢梁,在适当位置再进行紧固处理即可,操作方便适用范围广泛。
[0020]本技术的具体特点还有,提升台8的横截面形状呈“几”字型,使用时,待提升
钢梁固定在“几”字型中部凸出部位顶面上,两组吊耳6相对应设置在“几”字型两侧较低部位,使得待提升钢梁初始位置较高,降低需提升高度和夹具吊点角度,降低施工风险,此外,可以防止两个预固定钢梁2距离太近影响起吊高度,使得待提升钢梁提升不到位。
[0021]本技术的具体特点还有,提升台8底面上设有若干个万向轮7,方便转移提升台8,便于周转使用,当提升台8的横截面形状呈“几”字型时,万向轮7位于“几”字型两侧较低部位底面上,布局合理,进一步的,万向轮7采用便拆式,使用灵活。
[0022]本技术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免开洞钢梁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提升台(8),位于所述提升台(8)上方两侧、分别固定在结构楼板(1)底面上的两个预固定钢梁(2),相对应设置在所述提升台(8)顶面两侧、分别与两个预固定钢梁(2)一一对应的两组吊耳(6),在每一组吊耳(6)与相对应的预固定钢梁(2)之间各设置一组倒链(4),以及设置在所述提升台(8)上的固定结构;所述倒链(4)与所述预固定钢梁(2)相连接的端部设有横吊起重钳(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开洞钢梁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王锋李迪安张亮黄泽政柴硕缪献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