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加工用原料练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4001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陶瓷加工用原料练泥机,进料斗底端与处理筒的侧壁连通,处理筒与出料筒连接处开设有排料通口,且排料通口处安装挡料板,上料筒竖直固接在处理筒中并与处理筒同心布置,上料筒侧壁与处理筒侧壁之间的间隙构成落泥空间,上料筒底部与处理筒分离并构成上料口,刮泥机构以相对转动的方式嵌套安装在上料筒的顶部,上料筒中安装第一传动轴,第一传动轴上固接有螺旋布置的第一螺旋输送叶,且第一螺旋输送叶与上料筒内壁相贴,出料筒的轴心处安装第二传动轴,且第二传动轴上固接有螺旋布置的第二螺旋输送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泥土的搅拌、摔打,以提高泥土质量,具有操作简单的优点,能够有效提高陶瓷产品的生产效率。能够有效提高陶瓷产品的生产效率。能够有效提高陶瓷产品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陶瓷加工用原料练泥机


[0001]本技术涉及陶瓷加工相关设备
,具体为一种陶瓷加工用原料练泥机。

技术介绍

[0002]练泥机练泥是陶瓷制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序,它可以提高陶瓷原泥的加工效率。传统的练泥机在练泥过程中,往往仅能够实现对泥土的搅拌工序,没有传统手动练泥过程中的摔打工序,导致产出的泥土品质优先。并且传统的练泥机在处理过程中效率低下,操作繁杂,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陶瓷加工用原料练泥机,能够带动刮泥机构、第一螺旋叶往复运动,实现对泥土的搅拌、摔打,以提高泥土质量,具有操作简单的优点,能够有效提高陶瓷产品的生产效率。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陶瓷加工用原料练泥机,进料斗、处理筒、出料筒、上料筒、刮泥机构,所述处理筒竖直布置,且进料斗底端与处理筒的侧壁连通,所述出料筒水平布置并固接在处理筒的底部,且处理筒与出料筒连接处开设有排料通口,且排料通口处以相对滑动的方式水平安装有挡料板,所述上料筒竖直固接在处理筒中并与处理筒同心布置,且上料筒侧壁与处理筒侧壁之间的间隙构成落泥空间,所述上料筒底部与处理筒分离并构成上料口,所述刮泥机构以相对转动的方式嵌套安装在上料筒的顶部,所述上料筒中以相对转动的方式嵌套安装有第一传动轴,且第一传动轴、刮泥机构均通过传动机构与第一驱动电机动力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上固接有螺旋布置的第一螺旋输送叶,且第一螺旋输送叶与上料筒内壁相贴,所述出料筒的轴心处以相对转动的方式嵌套安装有第二传动轴,且第二传动轴上固接有螺旋布置的第二螺旋输送叶,且第二螺旋输送叶与出料筒内壁相贴,第二传动轴动力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
[0005]在其中一些实施中,所述出料筒底部固接有支撑底座。
[0006]在其中一些实施中,所述处理筒外壁固接有水平设置的电动伸缩缸,且电动伸缩缸的活动端与挡料板的外侧端固接。
[0007]在其中一些实施中,所述刮泥机构包括:以相对转动的方式嵌套安装在处理筒顶端的转动座,均匀固接在转动座上且底部与上料筒顶端紧贴布置的刮泥板;所述第一传动轴顶端贯穿转动座穿出至处理筒顶端外侧。
[0008]在其中一些实施中,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处理筒的顶部,传动机构包括:固接在第一传动轴上的第一转动齿轮,固接在转动座上的第二转动齿轮,以相对转动的方式嵌套安装在处理筒顶端的安装轴,固接在安装轴上并分别与第一转动齿轮、第二转动齿轮啮合的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固接在第一驱动电机转动轴上并与第二传动齿轮相啮合的驱动齿轮。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处理筒、上料筒、刮泥机构的组合,在第一驱动电机的带动下重复运转,完成对泥土的搅拌、摔打,以提高练泥品质,进而满足泥土在制作陶瓷时的质量需求。整个练泥机结构处理效率高,操作简单,能够有效提高陶瓷产品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所述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细节示意图;
[0012]图3为所述图1中B部分的放大细节示意图。
[0013]图中:1进料斗、2处理筒、3出料筒、4上料筒、5挡料板、6落泥空间、7上料口、8第一传动轴、9第一驱动电机、10第一螺旋输送叶、11第二传动轴、12第二螺旋输送叶、13第二驱动电机、14支撑底座、15电动伸缩缸、16转动座、17刮泥板、18第一转动齿轮、19第二转动齿轮、20安装轴、21第一传动齿轮、22第二传动齿轮、23驱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5]请参阅图1

3,一种陶瓷加工用原料练泥机,进料斗1、处理筒2、出料筒3、上料筒4、刮泥机构,处理筒2竖直布置,且进料斗1底端与处理筒2的侧壁连通,出料筒3水平布置并固接在处理筒2的底部,且处理筒2与出料筒3连接处开设有排料通口,且排料通口处以相对滑动的方式水平安装有挡料板5,上料筒4竖直固接在处理筒2中并与处理筒2同心布置,且上料筒4侧壁与处理筒2侧壁之间的间隙构成落泥空间6,上料筒4底部与处理筒2分离并构成上料口7,刮泥机构以相对转动的方式嵌套安装在上料筒4的顶部,上料筒4中以相对转动的方式嵌套安装有第一传动轴8,且第一传动轴8、刮泥机构均通过传动机构与第一驱动电机9动力连接,第一传动轴8上固接有螺旋布置的第一螺旋输送叶10,且第一螺旋输送叶10与上料筒4内壁相贴,出料筒3的轴心处以相对转动的方式嵌套安装有第二传动轴11,且第二传动轴11上固接有螺旋布置的第二螺旋输送叶12,且第二螺旋输送叶12与出料筒3内壁相贴,第二传动轴11动力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13。
[0016]在其中一些实施中,出料筒3底部固接有支撑底座14,保证本申请能够在水平地面上稳定安装。
[0017]在其中一些实施中,处理筒2外壁固接有水平设置的电动伸缩缸15,且电动伸缩缸15的活动端与挡料板5的外侧端固接,控制电动伸缩缸15做伸缩运动时,能够带动挡料板5同步运动,进而控制排料通口的开合状态。
[0018]在其中一些实施中,刮泥机构包括:以相对转动的方式嵌套安装在处理筒2顶端的转动座16,均匀固接在转动座16上且底部与上料筒4顶端紧贴布置的刮泥板17;第一传动轴8顶端贯穿转动座16穿出至处理筒2顶端外侧。在通过第一螺旋输送叶10将处理筒2底部的泥沿上料筒4输送至顶端并逐步外排时,通过转动座16带动刮泥板17转动以将输出的泥土
打断并在落泥空间6下落,如此往复完成对泥土的重复处理,以达到使用要求。
[0019]在其中一些实施中,第一驱动电机9固定安装在处理筒2的顶部,传动机构包括:固接在第一传动轴8上的第一转动齿轮18,固接在转动座16上的第二转动齿轮19,以相对转动的方式嵌套安装在处理筒2顶端的安装轴20,固接在安装轴20上并分别与第一转动齿轮18、第二转动齿轮19啮合的第一传动齿轮21、第二传动齿轮22,固接在第一驱动电机9转动轴上并与第二传动齿轮22相啮合的驱动齿轮23。
[0020]在第一驱动电机9工作时带动驱动齿轮23转动,进而带动第一传动齿轮21、第二传动齿轮22转动,以带动转动座16、第一传动轴8同向差速转动,以将由上料筒4顶端输出的泥土打断下落,如此往复多次,完成练泥工序。
[002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将所要处理的泥土由进料斗1输入,进而通过落泥空间6落入处理筒2底部,在第一驱动电机9工作时,由第一螺旋输送叶10将处理筒2底部的泥土沿上料筒4向上输出,进而通过刮泥板17打断并沿落泥空间6重新下落,在下落过程中,打断的泥土受自身重力作用在落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陶瓷加工用原料练泥机,其特征在于:进料斗(1)、处理筒(2)、出料筒(3)、上料筒(4)、刮泥机构,所述处理筒(2)竖直布置,且进料斗(1)底端与处理筒(2)的侧壁连通,所述出料筒(3)水平布置并固接在处理筒(2)的底部,且处理筒(2)与出料筒(3)连接处开设有排料通口,且排料通口处以相对滑动的方式水平安装有挡料板(5),所述上料筒(4)竖直固接在处理筒(2)中并与处理筒(2)同心布置,且上料筒(4)侧壁与处理筒(2)侧壁之间的间隙构成落泥空间(6),所述上料筒(4)底部与处理筒(2)分离并构成上料口(7),所述刮泥机构以相对转动的方式嵌套安装在上料筒(4)的顶部,所述上料筒(4)中以相对转动的方式嵌套安装有第一传动轴(8),且第一传动轴(8)、刮泥机构均通过传动机构与第一驱动电机(9)动力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8)上固接有螺旋布置的第一螺旋输送叶(10),且第一螺旋输送叶(10)与上料筒(4)内壁相贴,所述出料筒(3)的轴心处以相对转动的方式嵌套安装有第二传动轴(11),且第二传动轴(11)上固接有螺旋布置的第二螺旋输送叶(12),且第二螺旋输送叶(12)与出料筒(3)内壁相贴,第二传动轴(11)动力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13)。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荣香
申请(专利权)人:景德镇市镇尚陶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