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控管线压力开孔放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3929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液控管线压力开孔放气装置,包括上接头和与上接头螺纹连接的下接头,上接头和下接头连通的腔体内设有内筒,内筒、上接头与下接头之间设有圆筒形滑腔,滑腔内设有圆筒形活塞,滑腔远离上接头的一侧设有压缩量腔,下接头上设有若干圆周均布的一号导通孔,内筒上设有与一号导通孔一一对应的二号导通孔,活塞上设有若干与一号导通孔相匹配的三号导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总长度远远小于液控滑套,当井斜过大时,解决了由于工具过长而导致下入井下困难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不需要辅助作业、可在地面控制的井下工具,作业简单、快速、有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较于液控滑套,可以实现相同的目标,且造价更低。且造价更低。且造价更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控管线压力开孔放气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压井作业辅助工具
,尤其涉及一种液控管线压力开孔放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修井作业中,为了便于完成压井作业和清洗管内原油,通常需要建立循环通道,实现管柱内外连通作业。现有井下开孔装置液控滑套可以避开机械滑套和泄油阀的缺点,但是液控滑套造价高,对于成本管控有一定影响。此外,现有的井下开孔装置长度过大,当井斜过大时,开孔装置下入井下困难,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液控管线压力开孔放气装置,其结构简单、操作简易、便于安装、可轻松实现开孔。
[0004]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液控管线压力开孔放气装置,包括上接头和与上接头螺纹连接的下接头,上接头和下接头连通的腔体内设有内筒,内筒的一端与上接头螺纹连接,另一端插接在下接头内,内筒、上接头与下接头之间设有圆筒形滑腔,滑腔内设有圆筒形活塞,活塞的外侧壁和内侧壁上均设有若干一号密封圈,滑腔远离上接头的一侧设有压缩量腔,压缩量腔位于内筒和下接头之间,且压缩量腔与滑腔连通,下接头上设有若干圆周均布的一号导通孔,内筒上设有与一号导通孔一一对应的二号导通孔,活塞上设有若干与一号导通孔相匹配的三号导通孔;当内筒与外部不连通时,活塞位于滑腔靠近上接头的一侧,三号导通孔位于一号导通孔和上接头之间,且活塞和下接头之间连有若干剪钉,通过剪钉定位活塞与下接头的配合位置;
[0005]当内筒与外部连通时,活塞位于滑腔远离上接头的一侧,一号导通孔、二号导通孔和三号导通孔三者相对齐;上接头上安装有卡套接头、一号挡块和二号挡块,卡套接头位于一号挡块和二号挡块之间,卡套接头上连有油管,上接头上设有用于滑腔与外部连通的过油通道,油管的一端通过过油通道与滑腔连通,另一端穿过一号挡块后与外部液压泵连接。上接头和内筒的连接处设有若干二号密封圈。
[0006]上接头和下接头的连接处设有若干三号密封圈。
[0007]下接头和内筒的插接处设有若干四号密封圈。
[0008]上接头和下接头内均设有用于卡接内筒的环形台阶。
[0009]一号导通孔的个数为4。
[0010]上接头外侧壁上设有固定凹槽,卡套接头位于固定凹槽内。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总长度远远小于液控滑套,当井斜过大时,解决了由于工具过长而导致下入井下困难的问题;本技术是一种不需要辅助作业、可在地面控制的井下工具,作业简单、快速、有效;本技术相较于液控滑套,可以实现相同的目标,且造价更低。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示意图;
[0014]图3为图2中A的放大示意图;
[0015]图4为图2中B的放大示意图;
[0016]图中:1

上接头;2

下接头;3

内筒;4

滑腔;5

活塞;6

一号密封圈;7

压缩量腔;8

一号导通孔;9

二号导通孔;10

三号导通孔;11

剪钉;12

卡套接头;13

油管;14

一号挡块;15

二号挡块;16

二号密封圈;17

三号密封圈;18

四号密封圈;19

固定凹槽;
[0017]以下将结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9]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液控管线压力开孔放气装置,包括上接头1和与上接头1螺纹连接的下接头2,上接头1和下接头2连通的腔体内设有内筒3,内筒3的一端与上接头1螺纹连接,另一端插接在下接头2内,内筒3、上接头1与下接头2之间设有圆筒形滑腔4,滑腔4内设有圆筒形活塞5,活塞5的外侧壁和内侧壁上均设有若干一号密封圈6,滑腔4远离上接头1的一侧设有压缩量腔7,压缩量腔7位于内筒3和下接头2之间,且压缩量腔7与滑腔4连通,下接头2上设有若干圆周均布的一号导通孔8,内筒3上设有与一号导通孔8一一对应的二号导通孔9,活塞5上设有若干与一号导通孔8相匹配的三号导通孔10;当内筒3与外部不连通时,活塞5位于滑腔4靠近上接头1的一侧,三号导通孔10位于一号导通孔8和上接头1之间,且活塞5和下接头2之间连有若干剪钉11,通过剪钉11定位活塞5与下接头2的配合位置;
[0020]当内筒3与外部连通时,活塞5位于滑腔4远离上接头1的一侧,一号导通孔8、二号导通孔9和三号导通孔10三者相对齐;压缩量腔7可以收纳因活塞5沿滑腔4移动压缩的空气,活塞5朝向下接头2的一侧可以与滑腔4朝向压缩量腔7的一侧贴合,从而提高一号导通孔8、二号导通孔9和三号导通孔10三者对齐的精度;上接头1上安装有卡套接头12、一号挡块14和二号挡块15,卡套接头12位于一号挡块14和二号挡块15之间,卡套接头12上连有油管13,上接头1上设有用于滑腔4与外部连通的过油通道,油管13的一端通过过油通道与滑腔4连通,另一端穿过一号挡块14后与外部液压泵连接。上接头1和内筒3的连接处设有若干二号密封圈16。
[0021]上接头1和下接头2的连接处设有若干三号密封圈17。
[0022]下接头2和内筒3的插接处设有若干四号密封圈18。
[0023]上接头1和下接头2内均设有用于卡接内筒3的环形台阶。
[0024]一号导通孔8的个数为4。
[0025]上接头1外侧壁上设有固定凹槽19,卡套接头12位于固定凹槽19内。
[0026]本技术工作时,正常情况下,液控管线压力开孔放气装置处于关闭状态,即活塞5位于滑腔4靠近上接头1的一侧;当需要洗压井时,地面增压设备(液压泵)与本技术通过油管13连接,地面增压设备输出压力,传导至滑腔4内,从而推动活塞5朝向下接头2的一侧移动,压力剪断剪钉11,一号导通孔8、二号导通孔9和三号导通孔10三者相对齐,满足内外连通需求。本技术适用于油井Y管柱和合采管柱。本技术结构简单,总长度远
远小于液控滑套,当井斜过大时,解决了由于工具过长而导致下入井下困难的问题;本技术是一种不需要辅助作业、可在地面控制的井下工具,作业简单、快速、有效;本技术相较于液控滑套,可以实现相同的目标,且造价更低。
[0027]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控管线压力开孔放气装置,包括上接头(1)和与上接头(1)螺纹连接的下接头(2),其特征在于,上接头(1)和下接头(2)连通的腔体内设有内筒(3),内筒(3)的一端与上接头(1)螺纹连接,另一端插接在下接头(2)内,内筒(3)、上接头(1)与下接头(2)之间设有圆筒形滑腔(4),滑腔(4)内设有圆筒形活塞(5),活塞(5)的外侧壁和内侧壁上均设有若干一号密封圈(6),滑腔(4)远离上接头(1)的一侧设有压缩量腔(7),压缩量腔(7)位于内筒(3)和下接头(2)之间,且压缩量腔(7)与滑腔(4)连通,下接头(2)上设有若干圆周均布的一号导通孔(8),内筒(3)上设有与一号导通孔(8)一一对应的二号导通孔(9),活塞(5)上设有若干与一号导通孔(8)相匹配的三号导通孔(10);当内筒(3)与外部不连通时,活塞(5)位于滑腔(4)靠近上接头(1)的一侧,三号导通孔(10)位于一号导通孔(8)和上接头(1)之间,且活塞(5)和下接头(2)之间连有若干剪钉(11),通过剪钉(11)定位活塞(5)与下接头(2)的配合位置;当内筒(3)与外部连通时,活塞(5)位于滑腔(4)远离上接头(1)的一侧,一号导通孔(8)、二号导通孔(9)和三号导通孔(10)三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甄宝生赵磊王曼依周荣利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远海采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