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封隔器阀接头轴向阶梯阀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7238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封隔器阀接头轴向阶梯阀系,包括本体外壳,本体外壳上顺次设置有开启阀、单向阀以及关闭阀,开启阀的底部设置有开启阀进液通道,井内液体可经开启阀进液通道流至开启阀的底部;单向阀的底部设置有单向阀进液通道,单向阀进液通道与开启阀的中下部相连通;关闭阀的中部设置有关闭阀进液通道,关闭阀进液通道与单向阀的中下部相连通;关闭阀的中下部设置有胶筒进液通道,关闭阀的上部设置有返液通道,胶筒进液通道和返液通道分别与胶筒相连通,关闭阀的最下端设置有关闭阀阀座孔通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巧妙,可以使阀芯安装和工作时,密封圈不被剪切损坏,阀芯使用密封圈和锥面弹性体密封带的复合密封,密封可靠。密封可靠。密封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封隔器阀接头轴向阶梯阀系


[0001]本技术涉及石油天然气固完井工具
,尤其涉及一种封隔器阀接头轴向阶梯阀系。

技术介绍

[0002]固井用套管外封隔器实现坐封是由控制阀系通过压力变化,使封隔器胶筒膨胀,实现井眼环密封,达到封隔地层的目的。控制阀系是套管外封隔器的核心控制系统,是封隔器进液通道、压力控制系统和密封系统的集成结构,影响着工具的膨胀效果以及对地层有效封隔的程度,是管外封隔完井工艺技术成功应用的保证。
[0003]由控制阀系和封隔器胶筒组成的套管外封隔器,广泛应用在水平井的固完井中,主要是对产层进行有效封隔,避免层段之间互窜,同时为后期的生产控制和增产改造提供基础。常规的封隔器控制阀系繁杂,易造成各阀之间动作不连续,液流通道无法传递或封闭液体;而由二组阀组成的阀系,若一组阀失效,则造成控制阀系整体失效。
[0004]授权公告号为CN20408209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套管外封隔器控制阀系,包括分别设于阀本体上的锁紧阀、单流阀以及限压阀,锁紧阀阀孔底部与进液通道Ⅰ相通,锁紧阀阀孔通过进液通道Ⅱ与单流阀阀孔底部相通,单流阀阀孔通过进液通道Ⅲ与限压阀阀孔相通,限压阀阀孔与连通封隔器胶筒膨胀腔的进液通道Ⅳ相通,限压阀阀孔的底部与连通胶筒的返液通道相通。此专利的每组阀结构简单,各阀开启灵活;锁紧阀和单流阀的双重断流、单流作用,防止胶筒中液体返流,实现永久密封。但是,此封隔器控制阀系安装不便,另外,在安装及使用时,由于各个阀杆需要在阀孔内移动,因此阀杆上的密封圈容易损坏,从而造成密封不可靠。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封隔器阀接头轴向阶梯阀系,具有安装方便、密封圈不易损坏,密封可靠的效果。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封隔器阀接头轴向阶梯阀系,其中,包括本体外壳,本体外壳上顺次设置有开启阀、单向阀以及关闭阀,开启阀的底部设置有开启阀进液通道,井内液体可经开启阀进液通道流至开启阀的底部;单向阀的底部设置有单向阀进液通道,单向阀进液通道与开启阀的中下部相连通;关闭阀的中部设置有关闭阀进液通道,关闭阀进液通道与单向阀的中下部相连通;关闭阀的中下部设置有胶筒进液通道,关闭阀的上部设置有返液通道,胶筒进液通道和返液通道分别与胶筒相连通,关闭阀的最下端设置有关闭阀阀座孔通气孔。
[0007]进一步,本体外壳上设置有开启阀阀座孔、单向阀阀座孔以及关闭阀阀座孔,开启阀阀体、单向阀阀体以及关闭阀阀体分别容置在开启阀阀座孔、单向阀阀座孔以及关闭阀阀座孔内,以形成开启阀、单向阀以及关闭阀。
[0008]进一步,开启阀阀体包括开启阀阀芯,开启阀阀芯置于开启阀阀座孔中,开启阀阀芯上部为杆状,开启阀阀芯上部与开启阀压帽相连,开启阀压帽与开启阀阀座孔的入口相
连;开启阀压帽上设置有通孔,杆状的上端设置有开启阀弹性挡环,开启阀阀芯的上端和开启阀弹性挡环压容置在开启阀压帽的通孔中;开启阀阀芯的下部为阶梯形状,开启阀阀座孔的下端为与开启阀阀芯的下部配合的阶梯孔,开启阀阀芯下部的阶梯形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开启阀上密封圈和开启阀下密封圈。
[0009]进一步,开启阀阀芯与开启阀压帽通过开启阀销钉相连;开启阀阀芯上部套设有开启阀弹簧,开启阀弹簧的一端与开启阀压帽相连,开启阀弹簧的另一端与开启阀阀芯下部的阶梯形状相连。
[0010]进一步,单向阀阀体包括单向阀阀芯,单向阀阀芯容置于单向阀阀座孔中;单向阀阀芯上设置有盲孔,盲孔内容置有单向阀弹簧,单向阀弹簧的一端与单向阀阀芯相连,另一端与单向阀压帽相连,单向阀压帽与单向阀阀座孔的上端相连。
[0011]进一步,单向阀阀芯为阶梯状,单向阀阀芯的小直径端设有单向阀阀芯密封圈,单向阀阀芯的缩径锥面处设有单向阀阀芯密封带,单向阀阀座孔的下部为与单向阀阀芯相配合的阶梯孔。
[0012]进一步,关闭阀阀座孔是上大下小的阶梯式形状,关闭阀阀芯的中上部为与关闭阀阀座孔相配合的上大下小的阶梯状,关闭阀阀体包括关闭阀阀芯,关闭阀阀芯的下部设置有与关闭阀阀座孔相配合的凸缘,凸缘上设置有关闭阀阀芯下密封圈,关闭阀阀座孔的最下端与关闭阀阀座孔通气孔相通。
[0013]进一步,关闭阀阀座孔的最上部直径大于关闭阀阀座孔与反液通道相通处和关闭阀阀座孔与关闭阀进液通道相通处之间的直径;关闭阀阀座孔与反液通道相通处和关闭阀阀座孔与关闭阀进液通道相通处之间的直径大于关闭阀阀座孔与关闭阀进液通道相通处和关闭阀阀座孔与胶筒进液通道相通处之间的直径;关闭阀阀座孔与关闭阀进液通道相通处和关闭阀阀座孔与胶筒进液通道相通处之间的直径大于关闭阀阀座孔的最下部的直径。
[0014]进一步,关闭阀阀芯的中上部阶梯状的大径处和小径处分别设有关闭阀阀芯上密封圈和关闭阀阀芯中密封圈,在关闭阀阀芯的中上部阶梯状变径处设有关闭阀阀芯密封带。
[0015]进一步,关闭阀阀座孔与关闭阀阀芯中下部形成有关闭阀进液腔室;关闭阀进液通道和胶筒进液通道分别与关闭阀进液腔室相通,关闭阀进液通道的出口,位于关闭阀进液腔室的上部;胶筒进液通道的入口位于关闭阀进液腔室的下部,返液通道位于关闭阀阀体上部,关闭阀阀芯上密封圈和关闭阀阀芯中密封圈将胶筒进液通道和返液通道相互封隔开。
[0016]本技术结构设计巧妙,开启阀阀芯阶梯状设计,可以使阀芯安装和工作时,密封圈不被剪切损坏,阀芯使用密封圈和锥面弹性体密封带的复合密封,密封可靠;另外,单向阀阀芯使用密封圈和密封带的复合密封,密封可靠;关闭阀阀芯结构为阶梯状,使关闭阀单向压差控制,关闭压力准确,关闭可靠。
[0017]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0018]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0019]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封隔器阀接头轴向阶梯阀系的初始状态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封隔器阀接头轴向阶梯阀系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封隔器阀接头轴向阶梯阀系的关闭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更好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功能以及具体设计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种封隔器阀接头轴向阶梯阀系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23]如图1

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封隔器阀接头轴向阶梯阀系包括本体外壳1,本体外壳1上顺次设置有开启阀阀座孔26、单向阀阀座孔27以及关闭阀阀座孔28,开启阀阀体、单向阀阀体以及关闭阀阀体分别容置在开启阀阀座孔26、单向阀阀座孔27以及关闭阀阀座孔28内,以形成开启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封隔器阀接头轴向阶梯阀系,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外壳,本体外壳上顺次设置有开启阀、单向阀以及关闭阀,开启阀的底部设置有开启阀进液通道,井内液体可经开启阀进液通道流至开启阀的底部;单向阀的底部设置有单向阀进液通道,单向阀进液通道与开启阀的中下部相连通;关闭阀的中部设置有关闭阀进液通道,关闭阀进液通道与单向阀的中下部相连通;关闭阀的中下部设置有胶筒进液通道,关闭阀的上部设置有返液通道,胶筒进液通道和返液通道分别与胶筒相连通,关闭阀的最下端设置有关闭阀阀座孔通气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封隔器阀接头轴向阶梯阀系,其特征在于,本体外壳上设置有开启阀阀座孔、单向阀阀座孔以及关闭阀阀座孔,开启阀阀体、单向阀阀体以及关闭阀阀体分别容置在开启阀阀座孔、单向阀阀座孔以及关闭阀阀座孔内,以形成开启阀、单向阀以及关闭阀。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封隔器阀接头轴向阶梯阀系,其特征在于,开启阀阀体包括开启阀阀芯,开启阀阀芯置于开启阀阀座孔中,开启阀阀芯上部为杆状,开启阀阀芯上部与开启阀压帽相连,开启阀压帽与开启阀阀座孔的入口相连;开启阀压帽上设置有通孔,杆状的上端设置有开启阀弹性挡环,开启阀阀芯的上端和开启阀弹性挡环压容置在开启阀压帽的通孔中;开启阀阀芯的下部为阶梯形状,开启阀阀座孔的下端为与开启阀阀芯的下部配合的阶梯孔,开启阀阀芯下部的阶梯形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开启阀上密封圈和开启阀下密封圈。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封隔器阀接头轴向阶梯阀系,其特征在于,开启阀阀芯与开启阀压帽通过开启阀销钉相连;开启阀阀芯上部套设有开启阀弹簧,开启阀弹簧的一端与开启阀压帽相连,开启阀弹簧的另一端与开启阀阀芯下部的阶梯形状相连。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封隔器阀接头轴向阶梯阀系,其特征在于,单向阀阀体包括单向阀阀芯,单向阀阀芯容置于单向阀阀座孔中;单向阀阀芯上设置有盲孔,盲孔内容置有单向阀弹簧,单向阀弹簧的一端与单向阀阀芯相连,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昊魏仁胜刘栋汪振坤王文凯刘蕊赵有轩
申请(专利权)人:任丘市恒升石油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