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数控机床的电动涂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3828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42
一种应用于数控机床的电动涂丹装置,包括壳体和丹粉盒,丹粉盒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在壳体的上部,丹粉盒的上部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有盒盖,盒盖上表面设置有若干漏丹孔;壳体设置有内外两层,壳体内层设置有电机盒,电机盒内设置有电机和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一端与电机盒连接,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电机连接;壳体外层设置有储油盒,储油盒下部设置有喷油装置;壳体下部设置有涂丹部,涂丹部的上部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具有制作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效果好、可实现精密机械制造以及工具、量具制造或修理中去的优点。制造或修理中去的优点。制造或修理中去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数控机床的电动涂丹装置
[0001]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床精密刮研
,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应用于数控机床的电动涂丹装置。
[0002]
技术介绍
:刮削工作是一种古老的加工方法,也是一项繁重的体力劳动。但是,由于它所用的工具简单,且不受工件形状和位置以及设备条件的限制,以及切削量小、切削力小、产生热量小、装夹变形小等特点,能获得很高的形状位置精度、尺寸精度、接触精度以及较好的表面粗糙度,所以至今在很多精密机械制造以及工具、量具制造或修理中,仍然是一种很重要的手工业作业手段。
[0003]在实际作业中,常常由于使用和保管不妥,造成色丹污染,涂丹不均,稀稠不合适等众多原因。研点后,出现显点模糊,真、假显点不易识别,结合面划伤等现象,使得劳动者工作效率低,刮削质量不高。
[0004]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使精密刮研结合面更新鲜、更均匀、更能真实显点的应用于数控机床的电动涂丹装置。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数控机床的电动涂丹装置,包括壳体和丹粉盒,丹粉盒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在壳体的上部,丹粉盒的上部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有盒盖,盒盖上表面设置有若干漏丹孔;壳体设置有内外两层,壳体内层设置有电机盒,电机盒内设置有电机和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一端与电机盒连接,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电机连接;壳体外层设置有储油盒,储油盒下部设置有喷油装置;壳体下部设置有涂丹部,涂丹部的上部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0006]进一步的,喷油装置包括喷嘴盖,喷嘴盖与储油盒的下部贯穿连接,喷嘴盖下部连接有压嘴,喷嘴盖上部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压杆、针型阀、止回阀、封管、泵管、喷头弹簧和吸管。
[0007]进一步的,若干漏丹孔共设置60个,漏丹孔的孔径设置为1毫米;60个漏丹孔呈90度扇形阵列布置;盒盖中部设置有十字槽螺钉,盒盖上部以十字槽螺钉为旋转轴设置有旋转盖,旋转盖上部设置有90对扇形开槽。
[0008]进一步的,涂丹部包括海绵固定盒和海绵体,海绵固定盒设置在海绵体内部;海绵固定盒上部设置有环形沟槽,环形沟槽的中部设置有成环形阵列分布的若干通孔。
[0009]进一步的,环形沟槽的宽度为5毫米,环形沟槽的深度为1.5毫米,通孔的直径为2毫米。
[0010]进一步的,电机盒内还设置有导向支架,导向支架的外壁上设置有导向条,电机盒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导向条相对应的滑槽,电机位于导向支架内部且与导向支架相对固定连接。
[0011]进一步的,外壳下部设置有用于限制电机移动范围的限位条。
[0012]进一步的,壳体外层还设置有电池盒,电池盒外部设置有电池盒盖,电池盒上部设
置有按钮,按钮与电池盒和电机均电连接。
[0013]进一步的,壳体下部设置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有用于防止污染的防污盖。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应用于数控机床的电动涂丹装置具有制作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效果好、可实现精密机械制造以及工具、量具制造或修理中去的优点,减轻了刮研劳动强度,提高了刮削质量。
[0015]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0016]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0017]附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2、壳体,3、紧固顶丝,4、防油贴纸,5、丹粉盒贴纸,6、丹粉盒,7、盒盖,8、旋转盖,9、十字槽螺钉,10、电机盒,11、按钮,12、电池盒,13、电池,14、电池盒盖,15、沉头螺钉,16、复位弹簧,17、电机,18、导向支架,19、海绵固定盒,20、海绵体,21、吸管,22、喷头弹簧,23、泵管,24、封管,25、止回阀,26、针型阀,27、压杆,28、喷嘴盖,29、压嘴,30、限位条,31、防污盖。
[0019]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附图1~附图3,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应用于数控机床的电动涂丹装置,包括壳体2和丹粉盒6,丹粉盒6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在壳体2的上部,丹粉盒6的上部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有盒盖7,盒盖7上表面设置有若干漏丹孔;壳体2设置有内外两层,壳体2内层设置有电机盒10,电机盒10内设置有电机17和复位弹簧16,复位弹簧16的一端与电机盒10连接,复位弹簧16的另一端与电机17连接;壳体2外层设置有储油盒,储油盒下部设置有喷油装置;壳体2下部设置有涂丹部,涂丹部的上部与电机17的输出轴连接;喷油装置包括喷嘴盖28,喷嘴盖28与储油盒的下部贯穿连接,喷嘴盖28下部连接有压嘴29,喷嘴盖28上部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压杆27、针型阀26、止回阀25、封管24、泵管23、喷头弹簧22和吸管21;若干漏丹孔共设置60个,漏丹孔的孔径设置为1毫米;60个漏丹孔呈90度扇形阵列布置;盒盖7中部设置有十字槽螺钉9,盒盖7上部以十字槽螺钉9为旋转轴设置有旋转盖8,旋转盖8上部设置有90对扇形开槽;涂丹部包括海绵固定盒19和海绵体20,海绵固定盒19设置在海绵体20内部;海绵固定盒19上部设置有环形沟槽,环形沟槽的中部设置有成环形阵列分布的若干通孔;环形沟槽的宽度为5毫米,环形沟槽的深度为1.5毫米,通孔的直径为2毫米;电机盒10内还设置有导向支架18,导向支架18的外壁上设置有导向条,电机盒10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导向条相对应的滑槽,电机17位于导向支架18内部且与导向支架18相对固定连接;外壳下部设置有用于限制电机17移动范围的限位条30;壳体2外层还设置有电池盒12,电池盒12外部设置有电池盒盖14,电池盒12上部设置有按钮11,按钮11与电池盒12和电机17均电连接;壳体2下部设置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有用于防止污染的防污盖31。
[0021]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种实施例如下:主体采用工业透明亚克力材料制造,它分别有两部分组成,上部是用于储存和播撒丹粉的丹粉盒6,下部用于储油、喷油和涂丹。
[0022]丹粉盒6的上部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有盒盖7,盒盖7上表面设置有若干漏丹孔;共
设置60个漏丹孔,漏丹孔的孔径设置为1毫米,60个漏丹孔呈90度扇形阵列布置,盒盖7中部设置有十字槽螺钉9,十字槽螺钉9起旋转轴和定位作用,盒盖7上部以十字槽螺钉9为旋转轴设置有旋转盖8,旋转盖8上部设置有90对扇形开槽,当扇形开槽对准漏丹孔时,丹粉便能够从丹粉盒6里撒出;需要丹粉时,只需要把旋转盖8旋转45
°
,而后翻转并轻轻抖动几下,丹粉就从漏丹孔均匀洒落,可依据刮研面积大小,直观控制出丹量,用完后把端盖再反向旋转45
°
归位,可预防丹粉受潮结块。
[0023]调头手腕用力下压几次,使得两个喷油装置流出约1毫升油液,启动按钮11,涂丹部在电机17带动下自动旋转,操作者只需握住电动涂丹装置,随着旋转方向,自动把丹粉均匀涂抹在刮研面。在整个流程中,它完成了调丹,涂丹、涂丹等重要环节。同时,确保每次涂抹的丹粉新鲜均匀,显点清晰、真实,能让操作者一目了然,清楚哪些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数控机床的电动涂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2)和丹粉盒(6),所述丹粉盒(6)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在壳体(2)的上部,所述丹粉盒(6)的上部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有盒盖(7),所述盒盖(7)上表面设置有若干漏丹孔;所述壳体(2)设置有内外两层,所述壳体(2)内层设置有电机盒(10),所述电机盒(10)内设置有电机(17)和复位弹簧(16),所述复位弹簧(16)的一端与电机盒(10)连接,所述复位弹簧(16)的另一端与电机(17)连接;所述壳体(2)外层设置有储油盒,所述储油盒下部设置有喷油装置;所述壳体(2)下部设置有涂丹部,所述涂丹部的上部与电机(17)的输出轴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数控机床的电动涂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油装置包括喷嘴盖(28),所述喷嘴盖(28)与储油盒的下部贯穿连接,所述喷嘴盖(28)下部连接有压嘴(29),所述喷嘴盖(28)上部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压杆(27)、针型阀(26)、止回阀(25)、封管(24)、泵管(23)、喷头弹簧(22)和吸管(2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数控机床的电动涂丹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漏丹孔共设置60个,所述漏丹孔的孔径设置为1毫米;60个所述漏丹孔呈90度扇形阵列布置;所述盒盖(7)中部设置有十字槽螺钉(9),所述盒盖(7)上部以十字槽螺钉(9)为旋转轴设置有旋转盖(8),所述旋转盖(8)上部设置有90对扇形开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新武魏敬军张振李莉莉吴春平魏晓庆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蒂德精密机床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