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雷夫专利>正文

一种变速装置、变速箱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3639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级的变速装置和变速箱,变速装置包括主动锥盘、与主动锥盘接触传动的至少一个第一传动锥轮、从动锥盘、与从动锥盘接触传动的至少一个第二传动锥轮、以及传动机构,其中第一传动锥轮能够在主动锥盘的最大圆周与最小圆周之间进行移位,第二传动锥轮能够在从动锥盘的最大圆周与最小圆周之间进行移位,第一传动锥轮通过传动机构与第二传动锥轮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同时兼备传递扭矩大、可靠性高、成本低的优点。成本低的优点。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速装置、变速箱


[0001]本技术属于变速
,具体涉及一种无级变速装置和变速箱。

技术介绍

[0002]燃油车用变速箱一般有MT(手动变速器)、AMT(机械式自动变速器)、 AT(自动变速器)、CVT(无级变速器)、DCT(双离合变速器),其中CVT (无级变速器)以出色的换挡平顺性和燃油经济性,被越来越多的汽车所使用。
[0003]现有的CVT无级变速装置主要有带式(链式)CVT、轮式CVT、圆环式CVT和球式CVT四个类型。
[0004]带式(链式)CVT中存在钢带(或钢链)与传动锥面的接触面积小,容易打滑、钢带(或钢链)极易磨损造成极端状态下会发生断裂、传递的扭矩有限、钢带(钢链)成本较高等缺陷。
[0005]轮式CVT中存在主从动轮和变速滚轮外形复杂、加工精度要求高、变速滚轮角度控制复杂、成本高等缺陷。
[0006]圆环式CVT中存在变速圆环摩擦接触面积很小、传递扭矩有限、无法应用于大型汽车等缺陷。
[0007]球式CVT为线接触,其传力接触面积比上述形式的方案都要更小,传动部件的加工精度要求更高,其应用场景大大受限。
[0008]现有技术中的CTV无级变速装置均存在无法均衡“传递扭矩”、“可靠性”与“成本”三者之间矛盾的缺陷,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全新的无级变速装置和变速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9]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变速装置和变速箱,具有同时兼备传递扭矩大、可靠性高、成本低的优点。
[0010]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变速装置,其包括:
[0011]主动锥盘;
[0012]与主动锥盘接触传动的至少一个第一传动锥轮;
[0013]第一传动锥轮能够在主动锥盘的最大圆周与最小圆周之间进行移位;
[0014]从动锥盘;
[0015]与从动锥盘接触传动的至少一个第二传动锥轮;
[0016]第二传动锥轮能够在从动锥盘的最大圆周与最小圆周之间进行移位;
[0017]以及
[0018]传动机构,第一传动锥轮通过传动机构与第二传动锥轮相连接。
[0019]在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中,主动锥盘与第一传动锥轮之间为摩擦接触,主动锥盘具有一系列较大的圆周接触摩擦面,第一传动锥轮具有较小的圆周接触摩擦面,主
动锥盘以某一速度转动,当第一传动锥轮位于主动锥盘较小的圆周处时,该第一传动锥轮获得的旋转速度较小,当第一传动锥轮位于主动锥盘较大的圆周处时,该第一传动锥轮获得的旋转速度较大。
[0020]同理的,从动锥盘与第二传动锥轮之间也为摩擦接触,从动锥盘具有一系列较大的圆周接触摩擦面,第二传动锥轮具有较小的圆周接触摩擦面,第一传动锥轮的转速通过传动机构进行传递至第二传动锥轮,假定第一传动锥轮的转速不发生变化,则当第二传动锥轮位于从动锥盘较小的圆周处时,从第二传动锥轮传递至从动锥盘的速度较大,当第二传动锥轮位于从动锥盘较大的圆周处时,从第二传动锥轮传递至从动锥盘的速度较小。
[0021]具体的,第一传动锥轮相对主动锥盘的移位可以和第二传动锥轮相对从动锥盘的移位同时进行,也即当主动锥盘以某一速度转动时,第一传动锥轮位于主动锥盘的最小圆周的同时第二传动锥轮位于从动锥盘的最大圆周时,从动锥盘的转动速度最小;第一传动锥轮位于主动锥盘的最大圆周的同时第二传动锥轮位于从动锥盘的最小圆周时,从动锥盘的转动速度最大。
[0022]通过调整第一传动锥轮与主动锥盘的接触位置、第二传动锥轮与从动锥盘的接触位置,进行整个装置的无级变速进程。
[0023]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传动锥轮的轴线与主动锥盘的轴线之间垂直,第二传动锥轮的轴线与从动锥盘的轴线之间垂直。
[0024]优选的主动锥盘的轴线与从动锥盘的轴线之间平行或者共线。
[0025]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主动锥盘和第一传动锥轮均能够进行轴向位移,从动锥盘和第二传动锥轮均能够进行轴向位移。
[0026]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传动机构至少包括齿轮/链轮 /带轮传动组。
[0027]本方案中的齿轮/链轮/带轮传动组能够进行动力的传递。
[0028]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传动机构进一步包括第一主动锥齿轮、第二主动锥齿轮、第一从动锥齿轮、第二从动锥齿轮、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
[0029]第一主动锥齿轮和第二主动锥齿轮之间同步转动;
[0030]第一从动锥齿轮与第一主动锥齿轮相啮合,第一丝杆与第一从动锥齿轮之间连接并随着第一从动锥齿轮进行回转,第一从动锥轮设置为被第一丝杆驱动而能够沿第一丝杆的轴向进行移位;
[0031]第二从动锥齿轮与第二主动锥齿轮相啮合,第二丝杆与第二从动锥齿轮之间连接并随着第二从动锥齿轮进行回转,第二从动锥轮设置为被第二丝杆驱动而能够沿第二丝杆的轴向进行移位。
[0032]本方案中,第一主动锥齿轮和第二主动锥齿轮的同步转动,能够同步驱动第一从动锥齿轮和第二从动锥齿轮的转动,其中可以根据第一主动锥齿轮和第二主动锥齿轮是镜像分布还是阵列分布实现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的同向转动还是反向转动。
[0033]在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之间联动的方案中,优选为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之间反向转动,以最终驱动第一传动锥轮与第二传动锥轮实现一升一降的快速调整过程,并且能够覆盖所设计的最大传动效率。
[0034]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一机架、第二机架、第
一花键轴、第二花键轴、第一传动齿轮组和第二传动齿轮组;
[0035]第一花键轴与第一丝杆之间平行,第一机架设置在第一丝杆上,第一传动齿轮组中的一个传动齿轮可滑动地套设在第一花键轴上并转动设置在第一机架上,第一传动齿轮组中的另一个传动齿轮与第一传动锥轮之间同步转动;
[0036]第二花键轴与第二丝杆之间平行,第二机架设置在第二丝杆上,第二传动齿轮组中的一个传动齿轮可滑动地套设在第二花键轴上并转动设置在第二机架上,第二传动齿轮组中的另一个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锥轮之间同步转动;
[0037]齿轮/链轮/带轮传动组中的两个传动轮分别设置在第一花键轴和第二花键轴上。
[0038]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设有两个以上的第一传动锥轮和第二传动锥轮,两个以上的第一传动锥轮以主动锥盘的轴线为中心阵列分布或相对分布,两个以上的第二传动锥轮以从动锥盘的轴线为中心阵列分布或相对分布。
[0039]这里的相对分布例如为成组的方式分布或者以其他规律进行分布。
[0040]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设置有与第一传动锥轮数目相同的两个以上的第一从动锥齿轮,两个以上的第一从动锥齿轮均与第一主动锥齿轮相啮合;设置有与第二传动锥轮数目相同的两个以上的第二从动锥齿轮,两个以上的第二从动锥齿轮均与第二主动锥齿轮相啮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动锥盘;与所述主动锥盘接触传动的至少一个第一传动锥轮;所述第一传动锥轮能够在所述主动锥盘的最大圆周与最小圆周之间进行移位;从动锥盘;与所述从动锥盘接触传动的至少一个第二传动锥轮;所述第二传动锥轮能够在所述从动锥盘的最大圆周与最小圆周之间进行移位;以及传动机构,所述第一传动锥轮通过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二传动锥轮相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锥轮的轴线与所述主动锥盘的轴线之间垂直,所述第二传动锥轮的轴线与所述从动锥盘的轴线之间垂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锥盘和所述第一传动锥轮均能够进行轴向位移,所述从动锥盘和所述第二传动锥轮均能够进行轴向位移。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至少包括齿轮/链轮/带轮传动组。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进一步包括第一主动锥齿轮、第二主动锥齿轮、第一从动锥齿轮、第二从动锥齿轮、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所述第一主动锥齿轮和所述第二主动锥齿轮之间同步转动;所述第一从动锥齿轮与所述第一主动锥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丝杆与所述第一从动锥齿轮之间连接并随着所述第一从动锥齿轮进行回转,所述第一从动锥轮设置为被所述第一丝杆驱动而能够沿所述第一丝杆的轴向进行移位;所述第二从动锥齿轮与所述第二主动锥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丝杆与所述第二从动锥齿轮之间连接并随着所述第二从动锥齿轮进行回转,所述第二从动锥轮设置为被所述第二丝杆驱动而能够沿所述第二丝杆的轴向进行移位。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一机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雷夫
申请(专利权)人:李雷夫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