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雨水快速渗透路基路面
[0001]本申请涉及道路结构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雨水快速渗透路基路面。
技术介绍
[0002]道路是用于供人、车辆等通行的基础设施。传统技术的主要结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分布的面层、基层和垫层。面层位于道路结构的最上层,其主要用于承载路面的车辆以及行人的重量。基层介于垫层和面层之间,其主要对面层和垫层之间起到过渡作用。而垫层介于基层和土基之间,其主要起到保温、承载道路结构整体载荷的作用。
[0003]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城市的市区因为地质条件而建设于山区,导致道路均位于山体上,在降雨时,路面积留的雨水会通过道路直接落向道路下侧,会对道路的路基表层产生较大的侵蚀。同时为了增加道路的渗排水性能,现有技术中,常采用透水混凝土施工,使得道路结构具有相对较佳的渗排水性能。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山体的表层上,往往存在间隔分布的软退,而在山体上软土基的道路上,在实际使用时,会由于道路渗排相对较多的雨水,对道路结构的路基产生相对较大的侵蚀,会影响道路结构的稳定性。 >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水快速渗透路基路面,包括道路结构(1),所述道路结构(1)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分布的可透水的面层(11)、基层(12)和垫层(13),其特征在于:包括道路结构(1)背离山体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防护雨水侵蚀的侧墙(2),所述垫层(13)的下方垫设有用于减缓雨水渗透侵蚀路基的隔水层(3),所述隔水层(3)沿道路结构(1)宽度方向的一侧边沿延伸至侧墙(2)内,所述隔水层(3)沿道路结构(1)宽度方向的另一侧边沿延伸至山体内侧,所述垫层(13)的顶层设置有用于及时将雨水排入至山体内的排水装置,所述排水装置包括嵌设于垫层(13)内的排水管网(4)和多个用于将排水管网(4)内水排出的排水管件(5),所述排水管件(5)用于插设于山体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水快速渗透路基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件(5)固设并连通于排水管网(4),所述排水管件(5)开设有多个用于将水排出的排水孔(51),所述排水孔(51)位于排水管件(5)的下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水快速渗透路基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12)的下方设置有多个沿道路结构(1)长度方向分布的稳定装置(6),所述稳定装置(6)包括若干插设于路基内的稳定支柱(61),所述稳定支柱(61)的顶端固设于基层(1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雨水快速渗透路基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件(5)包括第一渗水管(52)和加强管(53),所述第一渗水管(52)固设于加强管(53)的侧部,且所述第一渗水管(52)和加强管(53)均呈倾斜设置并插设于山体内,所述第一渗水管(52)的高端朝向远离山体一侧延伸并连通于排水管网(4),所述加强管(53)的高端连接于基层(12)或稳定支柱(61)。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琨鑫,程宜业,张伟,张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阳辰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