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型电热水龙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3295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热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安全型电热水龙头结构,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隔离筒,隔离筒与壳体之间形成环形腔,壳体的底面设有热水出水口,所述壳体的下端侧面设有进水接口,隔离筒的下端侧面通过导流管与进水接口连接;加热腔内设有电加热组件,壳体的上端设有密封座,密封座内设有线路板,电加热组件与线路板连接,加热腔的上端内部设有水银开关组件,水银开关组件的一端与开关座转动连接,水银开关组件的另一端套设有浮力环,水银开关组件的两端通过柔性导线与线路板上电加热组件的电路串联;隔离筒的侧壁位于水银开关组件的下侧位置设有若干导流微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能有效防止干烧、使用更加安全的有益效果。使用更加安全的有益效果。使用更加安全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型电热水龙头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热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安全型电热水龙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水龙头是一种控制水的流通与关闭的阀门。普通的水龙头本身不具备加热功能,在寒冷的冬季,从自来水管的水龙头上流出的水很冷,用冷水洗碗、洗菜会对手部造成不适,甚至还会冻伤;因此很多厨房内都会安装热水器,配合双向水龙头实现冷水、热水的切换使用。
[0003]但是在很多时候受到条件的限定(例如安装环境、空间的限制),很多时候无法安装热水器的,现在市面上有一种电热水龙头,直接安装在管路的出水口或者连接在现有的水龙头上,内部采用电热管对水进行快速加热。但是由于电热水龙头内空间有限,属于即热式加热,因此现有的电热水龙头的使用说明中通常都写明
ꢀ“
使用时先通水,再打开加热开关;关闭时先关闭加热开关,再关水”,这是为了防止点加热组件干烧,对电热水龙头造成损坏。但是使用者有时候能难准确的按照使用说明书中的要求操作,例如,有时候未通水的时候先打开的加热开关,有时候水龙头忘记关了(此时点加热组件处于加热状态)而自来水断水了,这种情况下都会造成点加热组件干烧的问题,一方面容易损坏电热水龙头,另方面还容易导致火灾的发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热水龙头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能有效防止干烧、使用更加安全的安全型电热水龙头结构。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型电热水龙头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隔离筒,所述隔离筒的上端开口、下端封闭,所述隔离筒与壳体之间形成环形腔,隔离筒的底面与壳体的底面之间设有导流间隙,隔离筒内的空间为加热腔,所述加热腔的上端与环形腔的上端连通,所述壳体的底面设有热水出水口,所述壳体的下端侧面设有进水接口,所述隔离筒的下端侧面通过导流管与进水接口连接;所述加热腔内设有电加热组件,壳体的上端设有密封座,所述密封座内设有线路板,所述电加热组件与线路板连接,所述加热腔的上端内部设有水银开关组件,水银开关组件的一端与开关座转动连接,水银开关组件的另一端套设有浮力环,水银开关组件的两端通过柔性导线与线路板上电加热组件的电路串联;所述隔离筒的侧壁位于水银开关组件的下侧位置设有若干导流微孔。进水接口(通过外部转接件)与自来水管上的水龙头的出水端连接,使用时,水流依次经过进水接口、导流管、加热腔、环形腔、导流间隙、热水出水口流出,需要加热时,打开点加热组件进行加热,最后从热水出水口流出的是热水;本结构中,加热腔内没有进水的状态下,水银开关组件处于断开状态,因此即使打开加热开关,点加热组件也无法加热,从而防止干烧;当点加热组件加热过程中突然发生断水的情况时,由于进水接口处没有水进入加热腔内,而加热腔内位于导流微孔上侧的水从导流微孔
处排出,使得水银开关失去水的浮力作用而处于断开状态,从而切断电加热组件的电源,实现断水自动断电、防止干烧的功能;而且水流进入壳体后先自下而上流动,流动过程中加热后再自上而下从热水出水口处排出,加热时间长,加热腔周围被环形腔、导流间隙与壳体侧壁隔离,从而极大的减小加热腔内的热量损失,加热效率高、热利用率高。
[0006]作为优选,所述开关座内设有开口朝下的腔体,所述水银开关组件位于腔体内,水银开关组件的一端通过销轴与腔体的两侧转动连接,腔体的侧面位于水银开关组件的上侧设有档杆,开关座的上端通过连接柱与密封座连接;当浮力环在水中上浮后与档杆接触时,水银开关组件处于电连通状态,当浮力环不受水的浮力作用时,水银开关组件处于断电状态。
[0007]作为优选,所述水银开关组件包括水银开关本体、套设在水银开关本体外侧的防护套,所述水银开关本体与防护套之间形成隔离间隙,水银开关本体的两端均设有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与柔性导线的接头处位于隔离间隙内,导电端子与柔性导线的接头处的外周填充有密封胶。水银开关组件转动与档杆接触时、断水后水银开关组件下降时以及在搬运、运输过程中,防护套均能对水银开关本体起到保护作用,防止水银开关本体受到碰撞冲击而损坏;从而防护套对导电端子与柔性导线的连接处起到防水、密封作用,防止水银开关组件在水中短路。
[0008]作为优选,所述开关座的下端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有若干引流孔。加热腔内进水时,水从引流孔出进入开关座内使得水银开关组件上浮通电;断水时,水从引流孔处排出,水银开关组件的一端下沉断电。
[0009]作为优选,所述隔离筒的上端外侧设有上支撑环,隔离筒的下端外侧设有下支撑环,隔离筒的底面边缘处设有底部支撑环,所述上支撑环、下支撑环、底部支撑环上均设有长槽孔。
[0010]作为优选,所述壳体的底部位于热水出水口的下端设有网孔板。网孔板起到花洒的作用,使得热水出水口处的热水水流稳定、不易飞溅。
[0011]作为优选,所述的进水接口处连接有阀体,所述阀体包括阀座、阀芯,所述阀座的上端设有连接管,阀座的下端设有冷水出水口,所述阀芯与阀座转动连接,阀芯的外端设有转动柄,阀芯内设有中心孔,阀芯的侧面设有与中心孔连通的侧孔,阀芯的侧面设有沿径向贯穿中心的孔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轴线与侧孔的轴线垂直。连接管与自来水管的出水端连接或者直接与现在普通的水龙头的出水端连接,通过转动阀芯改变水流路径,转动手柄使得当出水管与连接管连通时,自来水直接从冷水出水口处流出;转动手柄使得侧孔与连接管连通时,自来水进入加热腔内并从热水出水口流出。
[0012]作为优选,所述的电加热组件为呈螺旋状的电加热管,所述电加热管与隔离筒同轴分布。螺旋状的电加热管加热更加均匀稳定。
[0013]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能有效防止干烧、使用更加安全的有益效果;同时还具有热利用率高、加热效率高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的剖视图。
[0016]图3 为图1的爆炸图。
[0017]图4为电加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开关座、水银开关组件的连接示意图。
[0019]图6为水银开关组件断电状态示意图。
[0020]图7为水银开关组件通电状态示意图。
[0021]图8为水银开关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9为隔离筒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10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11为阀芯内出水管与连接管连通状态的剖视图。
[0025]图12为阀芯内侧孔与连接管连通状态的剖视图。
[0026]图中:壳体1、进水接口100、隔离筒2、上支撑环200、下支撑环201、底部支撑环202、长槽孔203、加热腔204、导流微孔205、环形腔3、导流间隙4、热水出水口5、网孔板50、阀体6、阀座60、阀芯61、连接管62、冷水出水口63、转动柄64、中心孔65、侧孔66、出水管67、导流管7、电加热组件8、密封座9、线路板10、水银开关组件11、水银开关本体110、防护套111、隔离间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型电热水龙头结构,包括壳体,其特征是,所述壳体内设有隔离筒,所述隔离筒的上端开口、下端封闭,所述隔离筒与壳体之间形成环形腔,隔离筒的底面与壳体的底面之间设有导流间隙,隔离筒内的空间为加热腔,所述加热腔的上端与环形腔的上端连通,所述壳体的底面设有热水出水口,所述壳体的下端侧面设有进水接口,所述隔离筒的下端侧面通过导流管与进水接口连接;所述加热腔内设有电加热组件,壳体的上端设有密封座,所述密封座内设有线路板,所述电加热组件与线路板连接,所述加热腔的上端内部设有水银开关组件,水银开关组件的一端与开关座转动连接,水银开关组件的另一端套设有浮力环,水银开关组件的两端通过柔性导线与线路板上电加热组件的电路串联;所述隔离筒的侧壁位于水银开关组件的下侧位置设有若干导流微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型电热水龙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开关座内设有开口朝下的腔体,所述水银开关组件位于腔体内,水银开关组件的一端通过销轴与腔体的两侧转动连接,腔体的侧面位于水银开关组件的上侧设有档杆,开关座的上端通过连接柱与密封座连接;当浮力环在水中上浮后与档杆接触时,水银开关组件处于电连通状态,当浮力环不受水的浮力作用时,水银开关组件处于断电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安全型电热水龙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水银开关组件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尤佳潘江南牛静茅杰英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