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卷接机防渗漏传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2989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卷接机防渗漏传递装置,包括齿轮箱、齿轴和齿套,齿轴固定安装于齿轮箱内,齿套套设于齿轴的外周,齿轴与齿套之间设有油封结构,该油封结构包括依次夹置于齿轴与齿套之间的油封件Ⅰ、油封件Ⅱ、油封件Ⅲ,其中油封件Ⅲ的内圈与齿轴螺纹连接且螺纹旋紧方向与齿套绕齿轴转动的方向相同,油封件Ⅰ与油封件Ⅲ包括环状橡胶一和封装于环状橡胶一内的钢圈骨架一,油封件Ⅱ包括钢圈骨架二和插设于该钢圈骨架二内圈的环状橡胶二,且钢圈骨架二的外径小于环状橡胶一的外径,通过上述设置,保证了该油封结构的稳定性,同时该钢圈骨架能够保证油封结构在长时间的高温环境中不易受热变形。不易受热变形。不易受热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卷接机防渗漏传递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卷烟机的
,特别涉及一种卷接机防渗漏传递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卷烟行业中的生产主力机型为PT系列卷接机,其中包括ZJ17卷接机组和ZJ112高速卷接机组。PT系列卷接机是使用蜘蛛手传送装置,将双倍长烟支输送至接嘴机,蜘蛛手传送装置在整个机组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在生产中,经常因为蜘蛛手传送臂渗油而造成烟支表面沾有油渍,导致设备长时间停机维修,通过生产中观察分析得出传送臂渗油的原因如下:蜘蛛手总成的传动结构属于行星轮结构,内部安装有大量的行星齿轮,在运行过程中,这些齿轮围绕着太阳轮转动,分别带动八个烟支传送臂,传送臂内部通有负压,对卷制成型的双倍长烟支进行吸附传送。在齿轮箱和传动臂中,有一条负压线路,保障蜘蛛手抽吸槽有足够的负压能够吸附传送烟支,而在蜘蛛手传导臂与齿轮箱的交接处形成一负压腔,负压腔两侧都有油封密封,但是负压腔与齿轮箱只有一个油封分隔,负压腔中间充满了负压吸风,负压吸风会对两侧的油封产生压力,导致油封变形,致使蜘蛛手齿轮箱内部的油液产生渗漏现象,进入负压通道中,在高速旋转的离心力下,被甩在烟支表面上,形成烟支报废,因此有必要提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卷接机防渗漏传递装置,通过油封结构的设计,一方面,在齿套高频率径向圆跳动的环境下,保证该油封结构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该钢圈骨架能够保证油封结构在长时间的高温环境中不易受热变形而导致密封结构失效。
[0004]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卷接机防渗漏传递装置,包括齿轮箱、齿轴和齿套,所述齿轮箱内设有容腔,所述齿轴固定安装于容腔内,所述齿套通过轴承套设于齿轴的外周,所述齿套侧壁设有连通容腔的润滑通道,所述齿套远离齿轮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导臂,所述齿轮箱、齿轴与传导臂内形成有相互导通的负压通道,所述齿轮箱上设有与负压通道相连通的负压控制装置,所述齿轴与齿套之间设有油封结构,该油封结构位于润滑通道与传导臂之间,该油封结构包括依次夹置于齿轴与齿套之间的油封件Ⅰ、油封件Ⅱ和油封件Ⅲ,其中油封件Ⅲ的内圈与齿轴螺纹连接且螺纹旋紧方向与齿套绕齿轴转动的方向相同,所述油封件Ⅰ与油封件Ⅲ包括环状橡胶一和封装于环状橡胶一内的钢圈骨架一,所述油封件Ⅱ包括钢圈骨架二和插设于该钢圈骨架二内圈的环状橡胶二,且钢圈骨架二的外径小于环状橡胶一的外径。
[0005]进一步地,所述油封件Ⅰ和油封件Ⅲ的内圈外周一体注塑有环状空心弹簧圈,所述油封件Ⅱ的内圈外周也一体注塑有环状空心弹簧圈。
[0006]进一步地,所述油封件Ⅰ的内圈采用褶皱状内外双层结构,所述油封件Ⅲ的内圈采用螺纹状内外双层结构。
[0007]进一步地,所述齿套的外周设有轴套,所述轴套与齿轮箱之间夹置有动密封件和
静密封件,所述动密封件的内圈螺纹旋向与轴套的转动方向相反且动密封件的内圈与轴套的外圈留有间隙,所述静密封件抵靠于动密封件的外端部。
[0008]进一步地,所述负压通道包括位于传导臂内的通道Ⅰ、位于齿轴内的通道Ⅱ和位于齿轮箱内的通道Ⅲ,所述通道Ⅰ、通道Ⅱ和通道Ⅲ相互连通,所述通道Ⅲ与负压控制装置连通。
[0009]进一步地,所述齿轴位于传导臂的一端设有连通通道Ⅱ的孔槽,齿轴与传导臂之间设有用于连通通道Ⅰ和孔槽的负压腔,所述负压腔对应孔槽的两端分别设有油封组,所述油封组夹置于齿轴与传导臂之间。
[0010]进一步地,所述齿轮箱相对于传导臂的另一端设有主轴,所述齿轮箱转动连接于主轴,所述主轴内设有油道,所述油道设有延伸至容腔的油管,所述油道与油管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齿轮箱内设有连通容腔和油道的回流通道,所述主轴的外端设有连通油道的回油孔。
[0011]进一步地,所述齿轮箱包括密封固定连接的左端盖、环体和右端盖,所述环体的中部设有隔断部,所述隔断部将齿轮箱分隔成两个容腔,所述回流通道为贯通隔断部用于连通两个容腔的通道。
[0012]进一步地,还包括流量检测器和警示灯,所述流量检测器连接于油管的进口端,所述流量检测器与警示灯电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主轴靠近齿轮箱的一端通过轴承与隔断部转动连接,所述主轴位于隔断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太阳轮,所述隔断部上安装有若干与该太阳轮啮合传动的行星轮,所述行星轮带动齿套和传导臂绕齿轴转动,所述隔断部对应行星轮的位置设有连通隔断部两端容腔的润滑流道。
[0014]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一种卷接机防渗漏传递装置,通过油封结构的设计,一方面,在齿套高频率径向圆跳动的环境下,保证该油封结构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该钢圈骨架能够保证油封结构在长时间的高温环境中不易受热变形而导致密封结构失效,密封结构的油封件Ⅲ的内圈与齿轴螺纹连接且油封件Ⅲ的螺纹旋向与齿套绕齿轴转动的方向相反,使得齿套与传导臂绕齿轴转动的过程中,油封件Ⅲ与齿轴连螺纹接更加紧密,进而大大保证了容腔内的润滑油不会浸入负压通道。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A处放大图。
[0018]图3是本技术的B处放大图。
[0019]图4是本技术的油封结构的示意图。
[0020]图中:1、齿轮箱;11、容腔;12、左端盖;13、环体;131、隔断部;132、回流通道;133、润滑流道;14、右端盖;2、齿轴;21、孔槽;22、负压腔;23、油封组;24、卡簧;3、齿套;31、润滑通道;32、轴套;33、动密封件;34、静密封件;4、传导臂;41、齿管;42、过桥齿轮;43、吸爪;5、负压通道;51、负压控制装置; 52、通道Ⅰ;53、通道Ⅱ;54、通道Ⅲ;6、油封结构;61、油封件Ⅰ;611、环状橡胶一;612、钢圈骨架一;62、油封件Ⅱ;621、钢圈骨架二;622、环状橡胶二;63、油
封件Ⅲ;64、环状空心弹簧圈;7、主轴;71、油道;72、油管;73、回油孔;74、流量检测器;75、警示灯;76、太阳轮;77、行星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2]如图1

4所示,一种卷接机防渗漏传递装置,包括齿轮箱1、齿轴2和齿套3,所述齿轮箱1内设有容腔11,所述齿轴2固定安装于容腔11内,所述齿套3通过轴承套设于齿轴2的外周,具体地,所述齿轮箱1的左端设有主轴7,所述齿轮箱1转动连接于主轴7,该齿轮箱1采用分体式结构,其包括密封固定连接的左端盖12、环体 13和右端盖14,所述环体13的中部设有隔断部131,所述隔断部131 将齿轮箱1分隔成两个容腔11。
[0023]所述主轴7内设有油道71,所述油道71设有延伸至容腔11的油管72,所述油道71与油管72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隔断部131 设有连通容腔11和油道71的回流通道132,具体地,该回流通道132 为贯通隔断部131用于连通两个容腔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卷接机防渗漏传递装置,包括齿轮箱(1)、齿轴(2)和齿套(3),所述齿轮箱(1)内设有容腔(11),所述齿轴(2)固定安装于容腔(11)内,所述齿套(3)通过轴承套设于齿轴(2)的外周,所述齿套(3)侧壁设有连通容腔(11)的润滑通道(31),所述齿套(3)远离齿轮箱(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导臂(4),所述齿轮箱(1)、齿轴(2)与传导臂(4)内形成有相互导通的负压通道(5),所述齿轮箱(1)上设有与负压通道(5)相连通的负压控制装置(51),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轴(2)与齿套(3)之间设有油封结构(6),该油封结构(6)位于润滑通道(31)与传导臂(4)之间,该油封结构(6)包括依次夹置于齿轴(2)与齿套(3)之间的油封件Ⅰ(61)、油封件Ⅱ(62)和油封件Ⅲ(63),其中油封件Ⅲ(63)的内圈与齿轴(2)螺纹连接且螺纹旋紧方向与齿套(3)绕齿轴(2)转动的方向相同,所述油封件Ⅰ(61)与油封件Ⅲ(63)包括环状橡胶一(611)和封装于环状橡胶一(611)内的钢圈骨架一(612),所述油封件Ⅱ(62)包括钢圈骨架二(621)和插设于该钢圈骨架二(621)内圈的环状橡胶二(622),且钢圈骨架二(621)的外径小于环状橡胶一(611)的外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卷接机防渗漏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封件Ⅰ(61)和油封件Ⅲ(63)的内圈外周一体注塑有环状空心弹簧圈(64),所述油封件Ⅱ(62)的内圈外周也一体注塑有环状空心弹簧圈(6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卷接机防渗漏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封件Ⅰ(61)的内圈采用褶皱状内外双层结构,所述油封件Ⅲ(63)的内圈采用螺纹状内外双层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卷接机防渗漏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套(3)的外周设有轴套(32),所述轴套(32)与齿轮箱(1)之间夹置有动密封件(33)和静密封件(34),所述动密封件(33)的内圈螺纹旋向与轴套(32)的转动方向相反且动密封件(33)的内圈与轴套(32)的外圈留有间隙,所述静密封件(34)抵靠于动密封件(33)的外端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卷接机防渗漏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通道(5)包括位于传导臂(4)内的通道Ⅰ(52)、位于齿轴(2)内的通道Ⅱ(53)和位于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旭君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永旭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