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椅旋转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2550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座椅旋转机构。包括滑轨总成、导向销轴总成及配合安装紧固件、转盘总成、驱动机构、连接支架和电位器;驱动机构驱动滑轨总成运动;导向销轴总成上端穿过转盘沿着转盘曲线滑槽滑动,下端固定在滑轨总成的正上方;转盘通过连接支架与坐垫总成连接;电位器设置在转盘上,转轴端与滑轨支架焊接螺栓总成相连。控制器与驱动机构和电位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滑轨总成的运动,当左右滑轨总成产生相对运动时,导向销轴总成随滑轨总成前后移动,通过在弧形滑槽内产生滑动带动转盘旋转,从而使整椅产生旋转,避免引入转动连杆而增加系统的复杂性和可控性,同时解决了采用齿轮啮合机构旋转所造成的Z向高度增加过大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座椅旋转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
,具体的说是一种座椅旋转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汽车已成为人们出行的一种重要的代步工具。汽车座椅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汽车乘坐的舒适性和安全性。目前座椅具备旋转功能的配置销量呈上升趋势,旋转功能的应用不仅给乘客带来便捷的驾乘体验,流畅的交流状态、舒适的睡眠模式,更能提供时尚的科技氛围感。
[0003]但是,现有的旋转座椅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操作不便,旋转精度低,Z向高度增加过大,且目前尚无电动无级旋转功能座椅在量产产品上得到应用。故电动旋转功能的开发对汽车座椅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座椅旋转机构,该座椅旋转机构中左右滑轨总成分别设置有水平电机,可实现两滑轨的同步运动或相对运动,导向销轴随滑轨产生相对运动时,通过在转盘滑槽内产生滑动带动转盘旋转,从而使整椅产生旋转,解决了现有旋转座椅结构存在的上述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结合附图说明如下:
[0006]一种座椅旋转机构,包括滑轨总成1、导向销轴总成及配合安装紧固件2、转盘总成3、驱动机构4、连接支架5、电位器6和控制器7;所述驱动机构4布置于滑轨总成1上,并且驱动滑轨总成1运动;所述导向销轴总成及配合安装紧固件2上端穿过转盘总成3并且沿着转盘总成3上的弧形滑槽3

3滑动,下端固定在滑轨总成1的正上方;所述转盘总成3通过连接支架5与坐垫总成连接;所述电位器6设置在转盘总成3上,并且与滑轨总成1连接;所述控制器7固定在转盘总成3的下端;所述控制器7通过线束与驱动机构4和电位器6连接。
[0007]所述滑轨总成1包括第一滑轨1

1和第二滑轨1

2;所述第一滑轨1

1和第二滑轨1

2间隔设置。
[0008]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第一电机4

1、第二电机4

2、第一电机支架和第二电机支架;所述第一电机4

1通过第一电机支架固定在第一滑轨1

1上,并驱动第一滑轨1

1运动;所述第二电机4

2通过第二电机支架固定在第二滑轨1

2上,并驱动第二滑轨1

2运动;所述第一电机4

1、第二电机4

2设置于第一滑轨1

1和第二滑轨1

2的中部位置之间,并保证中间的运动间隙。
[0009]所述导向销轴总成及配合安装紧固件2包括两个第一导向销轴2

1、两个第一安装螺母2

2、两个第一金属垫圈2

3、四个第一塑料垫圈2

4、两个第一轴套2

5、两个第一焊接支架2

6、两个第二导向销轴、两个第二安装螺母、两个第二金属垫圈、四个第二塑料垫圈、两个第二轴套和两个第二焊接支架;所述第一导向销轴2

1的上端套装第一轴套2

5后穿过转盘总成3并通过第一安装螺母2

2固定在转盘总成3上;所述第一导向销轴2

1的下端与第
一焊接支架2

6焊接固定在第一滑轨1

1上;设置在转盘总成3上的第一导向销轴2

1从上到下依次套有第一金属垫圈2

3、第一塑料垫圈2

4;设置在转盘总成3下的第一导向销轴2

1套有第一塑料垫圈2

4;所述第二导向销轴套装第二轴套后穿过转盘总成3并通过第二安装螺母固定在转盘总成3上;所述第二导向销轴的下端与第二焊接支架焊接固定在第二滑轨1

2上;设置在转盘总成3上的第二导向销轴从上到下依次套有第二金属垫圈、第二塑料垫圈;设置在转盘总成3下的第二导向销轴套有第二塑料垫圈。
[0010]所述转盘总成3还包括转盘3

1和加强垫圈3

2;所述加强垫圈3

2焊接在转盘3

1的上端面和下底面;所述弧形滑槽3

3设置在转盘3

1的四个角;所述弧形滑槽3

3的轨迹线分别为转盘3

1旋转过程中导向销轴2

1在转盘3

1上的全行程运动轨迹,四条弧形滑槽3

3各不相同。
[0011]所述第一安装螺母2

2和第一导向销轴2

1接触处涂有防松胶;所述第二安装螺母和第二导向销轴接触处涂有防松胶。
[0012]所述两个所述第一导向销轴2

1和两个所述第二导向销轴和四个弧形滑槽3

3接触的位置涂有润滑油脂。
[0013]所述电位器6通过支架6

1安装于转盘总成3上;所述电位器6的转轴作为座椅旋转机构的回转中心;所述电位器6的转轴的端部与支架6

1连接,电位器(6)的转轴端与滑轨支架焊接螺栓总成6

3相连,截面位置通过防转螺钉6

2进行定位防转。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5]1)本专利技术采用导向销轴随滑轨前后移动,通过左右滑轨的相对运动,使导向销轴在转盘滑槽内产生滑动带动转盘旋转,从而使整椅产生旋转,使座椅的旋转更加精准;
[0016]2)本专利技术设置有电位器,通过监测电位器阻值的变化,从而判断转盘旋转角度,并用于控制滑轨前后滑行的同步性,并且在极限位置防止电机堵转。该设计不仅解决了滑轨同步的难题,且保护了电机元件;
[0017]3)本专利技术的四角设置有弧形滑槽,滑槽上下两侧焊接有加强垫圈,用以提高转盘局部强度;
[0018]4)本专利技术的导向销轴安装于滑轨正上方,降低了外置悬臂结构所带来的结构强度要求;
[0019]5)本专利技术的导向销轴安装螺母与转盘焊接加强垫圈配合位置设置有塑料垫圈,以减小导向销轴沿曲线滑槽滑动的摩擦力;
[0020]6)本专利技术的导向销轴处安装螺母与塑料垫圈中间设置有金属垫圈,用以增大受力面积;
[0021]7)本专利技术的导向销轴与转盘总成曲线滑槽滑动配合位置处设置有塑料轴套,减小滑动摩擦力;
[0022]8)本专利技术的导向销轴与转盘总成滑动曲线槽截面位置涂有润滑油脂,以减小滑动摩擦力;
[0023]9)本专利技术采用一个转轴,四个滑槽的结构来实现旋转功能,避免引入转动连杆而增加系统的复杂性和可控性,同时也解决了采用齿轮啮合机构旋转所造成的Z向高度增加过大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座椅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滑轨总成(1)、导向销轴总成及配合安装紧固件(2)、转盘总成(3)、驱动机构(4)、连接支架(5)、电位器(6)和控制器(7);所述驱动机构(4)布置于滑轨总成(1)上,并且驱动滑轨总成(1)运动;所述导向销轴总成及配合安装紧固件(2)上端穿过转盘总成(3)并且沿着转盘总成(3)上的弧形滑槽(3

3)滑动,下端固定在滑轨总成(1)的正上方;所述转盘总成(3)通过连接支架(5)与坐垫总成连接;所述电位器(6)设置在转盘总成(3)上,并且与滑轨总成(1)连接;所述控制器(7)固定在转盘总成(3)的下端;所述控制器(7)通过线束与驱动机构(4)和电位器(6)连接。2.根据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总成(1)包括第一滑轨(1

1)和第二滑轨(1

2);所述第一滑轨(1

1)和第二滑轨(1

2)间隔设置。3.根据要求2所述的一种座椅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第一电机(4

1)、第二电机(4

2)、第一电机支架和第二电机支架;所述第一电机(4

1)通过第一电机支架固定在第一滑轨(1

1)上,并驱动第一滑轨(1

1)运动;所述第二电机(4

2)通过第二电机支架固定在第二滑轨(1

2)上,并驱动第二滑轨(1

2)运动;所述第一电机(4

1)、第二电机(4

2)设置于第一滑轨(1

1)和第二滑轨(1

2)的中部位置之间,并保证中间的运动间隙。4.根据要求2所述一种座椅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销轴总成及配合安装紧固件(2)包括两个第一导向销轴(2

1)、两个第一安装螺母(2

2)、两个第一金属垫圈(2

3)、四个第一塑料垫圈(2

4)、两个第一轴套(2

5)、两个第一焊接支架(2

6)、两个第二导向销轴、两个第二安装螺母、两个第二金属垫圈、四个第二塑料垫圈、两个第二轴套和两个第二焊接支架;所述第一导向销轴(2

1)的上端套装第一轴套(2

5)后穿过转盘总成(3)并通过第一安装螺母(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战磊杨姣尚尔原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富维安道拓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