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南极磷虾粉加工专用组合干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2537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海洋生物资源加工利用装备领域,一种南极磷虾粉加工专用组合干燥装置,包括高水分干燥段、中水分干燥段和低水分干燥段;高水分干燥段采用蒸汽间接干燥,中水分干燥段采用气流直接干燥,低水分干燥段采用气流直接干燥;所述高水分干燥段的干燥室为卧式,干燥室设置有蒸汽夹层;所述干燥室设置有进料系统、出料系统、搅拌装置和排气系统;所述进料系统设置在干燥室一端的顶部,所述进料系统包括螺旋进料器、料斗、关风机和密封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干燥设备采用了三段组合式干燥方式,针对南极磷虾粉不同阶段的物料特点,可提高干燥效率,减少脂质氧化,提升产品品质,同时也降低能耗和成本。同时也降低能耗和成本。同时也降低能耗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南极磷虾粉加工专用组合干燥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海洋生物资源高效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南极磷虾粉加工专用组合干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 Dana)是一种生活在南极海域的小型甲壳类动物,生物资源量约为1.25~7.5亿吨,目前尚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南极磷虾目前主要被在船上直接加工成南极磷虾粉或冷冻南极磷虾。
[0003]南极磷虾粉具有较高的蛋白质、脂肪含量,氨基酸组成合理;以南极磷虾粉为原料开发的产品研究也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但目前南极磷虾粉的质量普遍较差,研究发现,影响南极磷虾粉营养和品质特性的因素主要包括:捕获的时间、地点和条件,原料的质量及新鲜度、加工技术和装备、贮运技术和条件等。但目前关于南极磷虾虾粉加工与贮藏技术的报道较少。
[0004]南极磷虾粉是以南极磷虾为原料,经蒸煮、脱水、干燥、粉碎等工序得到的一种产品,目前主要应用于饲料,磷虾油提取等;由于南极磷虾体内含有大量酶,可以导致南极磷虾自溶。因此,南极磷虾必须在捕获后尽快在船上进行加工处理。高品质的南极磷虾粉应采用捕获后1~2h内的完整南极磷虾在船上加工。
[0005]现有的南极磷虾加工技术主要是借鉴了鱼粉的加工技术发展而来。但是鱼粉和虾粉在在原料特性和产品特性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别。如鱼粉原料鱼的蛋白质组成与磷虾有较大差异;鱼粉加工过程中脂肪要求尽量低,而虾粉加工过程中要求尽量多的保留脂肪;鱼粉加工过程中不存在色素问题,虾粉加工过程中存在易降解的虾青素等色素。总体来说,虾粉加工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远多于鱼粉。
[0006]目前,南极磷虾粉的生产多数在是船上完成,现有的南极磷虾船的虾粉生产线主要由蒸煮设备、脱水设备和干燥设备构成,南极磷虾经过蒸煮、离心或压榨脱水工序之后进入到干燥机,根据脱水设备不同,进入干燥设备的磷虾物料水分含量在55~65%之间,螺旋压榨设备可将物料的水分含量降低至55%左右,而卧式螺旋离心机可将物料脱水至水分含量65%。虾粉水分含量一般在12%以下更有利于贮藏和运输;因此,干燥设备的主要功能就是在保证虾粉品质的前提下将水分从65%或55%降低至12%以下。目前,用于虾粉生产的船载设备主要是圆盘式干燥机,圆盘式干燥机是一种间接加热的干燥装置,蒸汽通过大量的圆盘和设备腔体夹层进行换热,从而加热虾粉,蒸发水分。该干燥设备被广泛地应用于鱼粉加工生产线。由于鱼粉在加工过程中,其脂肪是在压榨过程中被除去的,最终产品的脂肪含量越低,产品的蛋白质含量越高,鱼粉的等级越高,而蛋白成分在高温长时间加热过程中不会发生品质下降;而虾粉,尤其是用于食品加工的虾粉,主要用于南极磷虾油的提取,其脂肪含量较高,一般在12~22%范围内波动,如此高的脂肪含量,在干燥过程中,经历了高温高湿的作用,极易发生氧化分解,同时南极磷虾粉中的虾青素更是易氧化降解的成分。目前,对于脂质氧化降解,已经有大量的研究表明,高温、高湿的长时间作用会促进脂肪的氧
化分解;根据某公司现有的船上生产线测试数据:圆盘式干燥设备在持续运行过程中,磷虾物料从脱水装置中进入干燥设备,到干燥完毕,经历时间长达1.5~2小时,最终物料的温度为95℃,磷虾粉脂质氧化严重,导致游离脂肪酸含量升高,虾青素降解严重,虾粉颜色呈暗褐色。国外也有一些磷虾捕捞加工公司可以生产出品质较高的南极磷虾粉,但是其多采用了真空圆盘式干燥机,采用低温干燥的方式,生产出的虾粉品质较好,但是真空干燥所需的能耗较高,干燥周期长,不仅仅是蒸汽耗能,高的真空度保持也会导致船上能源大量消耗,同时设备较为复杂,其稳定性较差,其经济性较差。
[0007]中国专利技术CN201710289102.3一种船载的南极磷虾粉快速干燥装置,公开了一种船载的南极磷虾粉快速干燥装置,包括余热采集系统、进料系统、速干系统、穿流系统、引风系统、冷却系统、出料口和控制系统;所述余热采集系统包括换热器、废气入口、废气出口、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所述进料系统包括料斗、螺旋式喂料器和搅拌器;所述速干系统包括进风口A、卧式筒体、搅拌桨叶、立式筒体、粉碎机和出风口A;所述穿流系统包括进风口B、搅拌桨叶、卧式圆筒、立式圆筒、出风口B;所述引风系统包括旋风分离器、风机和风道;该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可快速干燥磷虾物料,快速调整磷虾粉水分含量,提高了虾粉的品质降低了干燥能耗,回收了废气余热,环境友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南极磷虾经过蒸煮、离心分离后的物料如何进行高品质快速干燥的问题,在干燥的同时也要考虑到降低能耗。
[0009]为实现上述需求,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南极磷虾粉加工专用组合干燥装置,包括高水分干燥段、中水分干燥段和低水分干燥段;高水分干燥段采用蒸汽间接干燥,中水分干燥段采用气流直接干燥,低水分干燥段采用气流直接干燥;
[0010]所述高水分干燥段的干燥室为卧式,干燥室设置有第一蒸汽夹层;所述干燥室设置有进料系统、出料系统、搅拌装置和排气系统;所述进料系统设置在干燥室一端的顶部,所述进料系统包括螺旋进料器、料斗、第一关风机和密封区;所述出料系统设置在干燥室的另一端底部,所述出料系统包括第二关风机和出料斗;所述搅拌装置位于干燥室的轴线上,包括干燥室外部的电动机、减速器和干燥室内的搅拌器;所述排气系统包括排气罩、排气管道、旋风分离器和风机,所述排气系统的排气罩设置在干燥室的中部顶端,所述排气罩、旋风分离器和风机依次用排气管道相连接;所述关风机设置有两个;
[0011]所述中水分干燥段的干燥室为卧式和立式结合,包括卧式干燥室和立式干燥室,所述卧式干燥室一端顶部设置有进料口和进风口,所述卧式干燥室内设置有搅拌装置和第二蒸汽夹层,所述搅拌部件包括驱动电机和搅拌桨叶,所述进料口通过螺旋输送绞龙与高水分干燥段的干燥室的出料斗相连接;所述进风口通过管道与加热器相连接;所述立式部分为沸腾干燥段,设置在卧式干燥室另一端的顶部;所述立式部分主体为圆筒形腔体;
[0012]所述低水分干燥段的干燥室的包括立式进料段、卧式穿流段和立式出料段,该立式进料段通过管道与中水分干燥段的立式部分相连通,立式进料段设置在卧式穿流段的一端,立式出料端设置在卧式穿流段的另一端,立式出料段还连接有气流冷却装置;
[0013]所述高水分干燥段的南极磷虾待干燥物料的水分含量为55

75%;所述中水分干燥段的南极磷虾待干燥物料的水分含量为30

55%;所述低水分干燥段的南极磷虾带干燥
物料的水分含量为5

30%。
[0014]更具体地,所述高水分干燥段的干燥室内设置有蒸汽圆盘。
[0015]更具体地,所述高水分干燥段的干燥室内设置有搅拌桨叶。
[0016]更具体地,所述中水分干燥段的立式部分圆筒腔体中部设置有管道粉碎机。
[0017]更具体地,所述气流冷却装置为旋风分离器,所述旋风分离器底端设置有星形卸料器。
[0018]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南极磷虾粉加工专用组合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高水分干燥段、中水分干燥段和低水分干燥段;高水分干燥段采用蒸汽间接干燥,中水分干燥段采用气流直接干燥,低水分干燥段采用气流直接干燥;所述高水分干燥段的干燥室为卧式,干燥室设置有第一蒸汽夹层;所述干燥室设置有进料系统、出料系统、搅拌装置和排气系统;所述进料系统设置在干燥室一端的顶部,所述进料系统包括螺旋进料器、料斗、第一关风机和密封区;所述出料系统设置在干燥室的另一端底部,所述出料系统包括第二关风机和出料斗;所述搅拌装置位于干燥室的轴线上,包括干燥室外部的电动机、减速器和干燥室内的搅拌器;所述排气系统包括排气罩、排气管道、旋风分离器和风机,所述排气系统的排气罩设置在干燥室的中部顶端,所述排气罩、旋风分离器和风机依次用排气管道相连接;所述中水分干燥段的干燥室为卧式和立式结合,包括卧式干燥室和立式干燥室,所述卧式干燥室一端顶部设置有进料口和进风口,所述卧式干燥室内设置有搅拌装置和第二蒸汽夹层,所述搅拌部件包括驱动电机和搅拌桨叶,所述进料口通过螺旋输送绞龙与高水分干燥段的干燥室的出料斗相连接;所述进风口通过管道与加热器相连接;所述立式部分为沸腾干燥段,设置在卧式干燥室另一端的顶部;所述立式部分主体为圆筒形腔体;所述低水分干燥段的干燥室的包括立式进料段、卧式穿流段和立式出料段,该立式进料段通过管道与中水分干燥段的立式部分相连通,立式进料段设置在卧式穿流段的一端,立式出料端设置在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长湖姜晓明陈桂东薛勇王玉明马磊陈梦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