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纪谦铖专利>正文

一种应用于锂电池加工的极板表面清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22326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锂电池加工的极板表面清理系统,包括外壳、传送带、放置盘、柔性打磨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外壳安装在传送带的边侧,且传送带的上方设置有放置盘,所述竖轴转动安装在外壳中,且放置盘关于竖轴的轴线等角度分布,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打磨盘,且打磨盘的底壁设置有柔性打磨件,并且打磨盘的上端面通过转轴转动安装在外壳的顶壁。该应用于锂电池加工的极板表面清理系统,采用双面同步打磨机构有效提高表面清理效率,同时利用表面清理结构的动力源和结构传动,同时实现极板的负压式固定、减少极板固定结构与极板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单次有效的打磨面积,同时能够利用气压原理实现打磨碎屑的有效抑制和清理。有效抑制和清理。有效抑制和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锂电池加工的极板表面清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潜水设备
,具体为一种应用于锂电池加工的极板表面清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锂电池中包含有正负极板,一般通过交替叠层的方式构成锂电池内部的核心结构,为了保证其良好的电性能,在负极板正产过程中,糊料稳定在框架中后,需要使用到表面清理系统,对成型的极板表面进行打磨操作,避免大量的凸起颗粒在基板表面残留,但是现有的清理系统在实际使用时依旧存在以下问题:由于负极板在成型之后形状固定,因此现有的清理系统多采用结合传送带输送运行的方式对极板进行打磨,但是由于清理系统中打磨结构的设置较为单一,导致其在打磨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频繁更换打磨面对极板的表面和边侧进行彻底打磨,导致表面清理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锂电池加工的极板表面清理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由于负极板在成型之后形状固定,因此现有的清理系统多采用结合传送带输送运行的方式对极板进行打磨,但是由于清理系统中打磨结构的设置较为单一,导致其在打磨过程中,需要工作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锂电池加工的极板表面清理系统,包括外壳(1)、传送带(2)、放置盘(3)、柔性打磨件(8)、第一电机(11)和第二电机(29),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安装在传送带(2)的边侧,且传送带(2)的上方设置有放置盘(3),所述放置盘(3)用于放置极板,所述放置盘(3)通过横杆(4)以及套筒(5)安装在竖轴(6)上,所述竖轴(6)转动安装在外壳(1)中,且放置盘(3)关于竖轴(6)的轴线等角度分布,所述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打磨盘(7),且打磨盘(7)的底壁设置有柔性打磨件(8),并且打磨盘(7)的上端面通过转轴(9)转动安装在外壳(1)的顶壁;所述外壳(1)的上端面安装有动力盒(10),且动力盒(10)上安装有第一电机(11),所述第一电机(11)的输出轴通过相互啮合的第一锥齿(12)和第一驱动轴(13)相连,所述第一驱动轴(13)水平安装在动力盒(10)的右侧壁,且第一驱动轴(13)的右端通过相互啮合的第二锥齿(14)和竖轴(6)的顶端相连,所述第一电机(11)的输出轴转动通过第一驱动轴(13)带动竖轴(6)转动,所述竖轴(6)的转动用于带动放置盘(3)转动,使极板转动移动至柔性打磨件(8)的下方,所述第一电机(11)的输出轴通过相互啮合的第一锥齿(12)还与第二驱动轴(15)相连,所述第二驱动轴(15)通过相互啮合的第三锥齿(16)和转轴(9)的顶端相连,所述第一电机(11)的输出轴通过第二驱动轴(15)带动转轴(9)转动,所述打磨盘(7)跟随转轴(9)同步转动对极板进行表面打磨清理;所述外壳(1)的顶壁左侧设置有第二电机(29),所述第二电机(29)的输出轴通过皮带轮机构和横轴(30)相连,所述横轴(30)的右端安装有打磨头(31),所述横轴(30)带动打磨头(31)转动、对打磨盘(7)正下方的极板进行边缘打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锂电池加工的极板表面清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盒(10)中设置有气压室(17),所述气压室(17)中设置有安装在第一电机(11)输出轴上的桨叶(18),所述桨叶(18)上方的气压室(17)内部空间和吸气管(19)顶端相连通,所述吸气管(19)的底端转动安装在竖轴(6)的底端、并且与开设在竖轴(6)内部的第一空腔(20)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锂电池加工的极板表面清理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谦铖
申请(专利权)人:纪谦铖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