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建筑门窗保温性能检测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2008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25
一种基于建筑门窗保温性能检测的装置,由热箱围成的热室和冷箱围成的冷室组成,热室和冷室之间留有一定空间形成试件框;热室内由棚顶向下设有并排相连的四芯双绞屏蔽线,相邻的屏蔽线上连接有热室湿度传感器和热室空气温度传感器,热室内靠近试件框的一侧设有试件热表面温度传感器,热室的底面上设有纯阻性直流加热器,热室的底部下方连接有热室底座,热室内与试件框相垂直的一侧壁面上,由上到下分别设有热室管口气驱阀;冷室内顶棚设有冷室制冷蒸发器,冷室制冷蒸发器通过竖直向下的隔风板将冷室从试件框向另一边隔至两个区域,靠近试件框的区域设有强制循环风机和冷室空气温度传感器,冷室的底部连接有冷室底座。冷室的底部连接有冷室底座。冷室的底部连接有冷室底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建筑门窗保温性能检测的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检测
,涉及一种建筑以抗结露因子方式检测门窗保温性能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建筑外门窗的保温性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作为建筑外围护结构保温性能最薄弱的部位,建筑外门窗占整个建筑物长期使用能耗的50%,因此保温性能作为衡量建筑门窗节能程度的指标,也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从世界范围看,提高门窗的保温性能都无疑是有效降低建筑物长期使用能耗的重要途径。早在2002年我国就对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制定了相应的国家标准GB/T8484

2002《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努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0003]随着近十几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再加上国家节能环保形势的日益严峻,我国对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早在2008年就颁布并于2009年3月实施了GB/T8484

2008《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国家标准,标准中首次提出了保温性能所包含的两项测试指标(传热系数和抗结露因子),并分别提出了各自的性能分级指标值,其目的是为我国各种气候条件地区节能建筑的设计、实施提供明确的外门窗保温性能级别,以便更加有效地、科学地指导建筑节能的实践。
[0004]随着建筑节能逐年的迅猛发展,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又在2020年4月修订颁布并于2021年3月实施了GB/T8484

2020《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检测方法》国家标准。然而,遗憾的是自2008年和2020年两版标准陆续颁布实施的多年以来,一直缺乏有效、科学的测试手段能够对建筑工地的抽样外门窗构件进行按照标准要求的准确测试,特别是外门窗“抗结露因子”指标的测试手段更是至今无法实施,致使国标制定的目的始终无法得以实现,严重影响了我国建筑节能事业的有效开展。目前国内现有的该项测试手段均是按照GB/T8484

2008 标准之附录C.2控湿系统所推荐的系统组成来设计制作的,见附图2。然而实践证明该系统组成的技术路线不仅能耗较大,更为严重的是根本无法满足“抗结露因子”检测的充要条件(恒定的温湿度场),分析原因可简要总结如下:
[0005]1.GB/T8484

2008标准之附录C.2控湿系统所推荐的“除湿机”,从结构上应判定为“高效转轮或分子筛式除湿机”,该类除湿机的工作原理为:
[0006]采用蜂窝式结构的除湿转轮,转轮分为吸湿区和再生区。来至检测装置的热室湿空气中的水分在吸湿区被除掉(水分被陶瓷矽胶转轮和沸石吸附)后,鼓风机将干燥后的高温(40℃)空气送回热室内。吸收了水分的转轮移动到再生区,这时从逆方向送入的经电加热的再生用空气(40℃的温风)将驱除矽胶转轮和沸石的水分,使转轮继续工作。除湿转轮每小时旋转8~18次,连续重复吸湿再生动作,从而为热室提供干燥空气。
[0007]2.GB/T8484

2008标准之附录C.2控湿系统所推荐的“压缩机”,从使用功能上应判定为制冷设备的压缩机,其作用是将除湿机除湿后的高温干燥空气经制冷降温后送回热
室。以便维持测试所需的恒温工况。
[0008]3.以上两条现有的、且按GB/T8484

2008国家标准附录C.2制作的控湿系统组成实际作用效果极不理想,从以上两条的阐述可知如下:
[0009]首先除湿机将20
±
0.1℃的空气从热室内抽出,经矽胶转轮和沸石的水分吸附及再生加热,使空气温度升至40℃,即使经制冷设备的压缩机制冷,也不可能将温度降回至高精度的20
±
0.1℃的空气送回至热室。
[0010]其次除湿机本身是将热室的湿空气与除湿机本身所处的外环境相通的,必然造成热室实际上是与外环境相通的。于是,从实践中发现根本无法既满足热室内恒温(20
±
0.1℃),又同时满足恒湿(相对湿度≤20%)的稳定采样工况要求。
[0011]最后由于按GB/T8484

2008国家标准附录C.2制作的控湿系统组成的除湿机的加热再生功耗较高(一般为4~6kW),补偿所需的制冷设备的压缩机制冷功耗也就相应增高,因此该方案的总功耗高达十余千瓦。
[0012]因此,现有技术中的该项测试手段均无法实现GB/T8484

2008和 GB/T8484

2020两版国家标准中有关“抗结露因子”的检测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13]技术目的
[0014]本技术针对现有测试手段均无法实现GB/T8484

2020《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检测方法》国家标准中有关“抗结露因子”的检测,因此其目的是提供一种旨在实现建筑门窗保温性能之“抗结露因子”检测的有效装置。
[0015]技术方案
[0016]一种基于建筑门窗保温性能检测的装置,由热箱围成的热室和冷箱围成的冷室组成,热室和冷室之间安装有试件框;
[0017]热室内由棚顶向下设有并排相连的四芯双绞屏蔽线,相邻的屏蔽线上连接有热室湿度传感器和热室空气温度传感器,热室内靠近试件框的一侧设有试件热表面温度传感器,热室的底面上设有纯阻性直流加热器,热室的底部下方连接有热室底座,热室内与试件框相垂直的一侧壁面上,由上到下分别设有热室管口气驱阀;
[0018]冷室内顶棚下方设有冷室制冷蒸发器,冷室制冷蒸发器通过竖直向下的隔风板将冷室从试件框向另一边隔至两个区域,靠近试件框的区域设有强制循环风机和冷室空气温度传感器,冷室的底部下方连接有冷室底座;
[0019]热室和冷室的壁面外通过两根控湿管道相连,热冷室控湿管道上设有轴流风机;
[0020]两个热室管口气驱阀由电磁气动阀驱动,电磁气动阀连接气源。
[0021]热室内安装有纯阻性直流加热器,通过微机系统软件控制可用于保证热室内的温度波动小于0.1℃;热室的一侧壁内面安装有管口气驱阀,用以实现热室除湿功能启闭的自动控制。
[0022]冷室内安装有制冷系统的蒸发器及强制风速循环装置,即可保证冷室内的空气温度和试件冷侧风速满足测试要求,又可作为低温冷阱吸附由热室而来的湿空气。
[0023]无论热室内外,热室内除安装有管口气驱阀,仅需采用适宜的管路和轴流风机,将冷热室连通,当冷室空气温度降低至接近

20℃时,即可实现降低热室的相对湿度达到小于
等于20%的“抗结露因子”检测要求,而无需额外的除湿降温系统。
[0024]热冷室相连的管道中安装有压差驱动装置(轴流风机),可缩短降低热室的相对湿度所需的时间,提高了热室、冷室、管路闭合循环回路的冷阱作用效率,进而有效缩短了“抗结露因子”检测的周期。
[0025]试件框用于安装、密封被测试的门窗试件,安装密封完好的试件,在其窗框和玻璃的热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建筑门窗保温性能检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热箱(2)围成的热室(3)和冷箱(6)围成的冷室(5)组成,热室(3)和冷室(5)之间留有用于安装、密封被检门窗试件的试件框(4);热室(3)内由棚顶向下设有并排相连的四芯双绞屏蔽线,相邻的屏蔽线上连接有热室湿度传感器(9)和热室空气温度传感器(10),热室(3)内靠近试件框(4)的一侧设有试件热表面温度传感器(11),热室(3)的底面上设有纯阻性直流加热器(12),热室(3)的底部下方连接有热室底座(17),热室(3)内与试件框(4)相垂直的一侧壁面上,由上到下分别设有热室管口气驱阀(20);冷室(5)内顶棚下方设有冷室制冷蒸发器(13),冷室制冷蒸发器(13)通过竖直向下的隔风板将冷室(5)从试件框(4)向另一边隔至两个区域,靠近试件框(4)的区域设有强制循环风机(14)和冷室空气温度传感器(15),冷室(5)的底部下方连接有冷室底座(16);热室(3)和冷室(5)的壁面外通过两根热冷室控湿管道(18)相连,热冷室控湿管道(18)上设有轴流风机(19)。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旭李学玲信贵风李攀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紫微恒检测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