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1961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解决了显示装置灯口发黄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包括:导光板;发光元件,设置于所述导光板一侧;柔性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导光板一侧;连接胶层,设置于所述发光元件与所述柔性电路板之间,且所述柔性电路板的靠近所述导光板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胶层与所述导光板的一侧连接,所述连接胶层靠近所述导光板的一侧开设有开口;以及封口部,与所述连接胶层连接,且所述封口部连接于所述开口的侧壁以封闭所述开口。口的侧壁以封闭所述开口。口的侧壁以封闭所述开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手机全屏化需求的增加,液晶显示屏窄边框成为主流趋势。然而,全屏化下的窄边框使得背光效果调试更加困难,尤其是在越来越窄的边框情况下,灯口发黄成为了一个难解决的问题,极大影响了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解决了显示装置灯口发黄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包括:
[0005]导光板;
[0006]发光元件,设置于所述导光板一侧;
[0007]柔性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导光板一侧;
[0008]连接胶层,设置于所述发光元件与所述柔性电路板之间,且所述柔性电路板的靠近所述导光板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胶层与所述导光板的一侧连接,所述连接胶层靠近所述导光板的一侧开设有开口;以及
[0009]封口部,与所述连接胶层连接,且所述封口部连接于所述开口的侧壁以封闭所述开口。
[001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口的宽度由靠近所述发光元件的一端至靠近所述导光板的一端逐渐减小。
[001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口的侧壁与所述封口部连接形成第一凹槽。
[001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凹槽在平行于所述导光板的平面上的截面形状为梯形。
[001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封口部的宽度与所述开口的深度相等。
[001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封口部靠近所述导光板的一侧凹陷设置第二凹槽。
[001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凹槽的宽度由靠近所述发光元件的一端至靠近所述导光板的一端逐渐增大,或者所述第二凹槽的宽度由靠近所述发光元件的一端至靠近所述导光板的一端逐渐减小。
[001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凹槽在平行于所述导光板的平面上的截面形状为梯形。
[001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封口部与所述连接胶层一体成型。
[0018]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通过在连接胶层开口处设置封口部,使发光元件发出的大角度光先照射到封口部后再反射到导光板上,与现有技术中发光元件发
出的大角度光通过开口照射到柔性电路板后再反射到导光板上相比,减少了柔性电路板对光的反射,使更多蓝光进入导光层,从而降低灯口发黄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0]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半开口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半开口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闭口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半开口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半开口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7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光学测试点位分布情况示意图。
[0027]图8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开口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9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亮度与色差数据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目前全屏化下的窄边框使得背光效果调试更加困难,尤其是在越来越窄的边框情况下,灯口发黄成为了一个难解决的问题,极大影响了用户体验。灯口发黄其原理为:LED(发光二极管)发出的不同波段的光,在进入导光板后由于混合不均匀,导致大角度的光线相对偏黄,小角度的光线相对偏蓝,而背光难以对此现象进行平衡,因此造成灯口白光偏黄。
[0031]本专利技术针对灯口发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进行了改善灯口发黄的结构设计方案,以及灯口发黄的评价标准,通过原理分析及实际项目验证,最终解决灯口发黄的问题。具体的实施方式如下述实施例所述。
[003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如图1所示,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39、发光元件35、柔性电路板33、连接胶层34和封口部40。
[0033]其中,导光板39为背光的主要导光部件。可选地,所述导光层的材料为透明聚碳酸酯,可通过注塑工艺形成。
[0034]发光元件35,设置于所述导光板39一侧;发光元件35用于提供背光;可选地,发光元件35为LED,用于提供高亮度白色光源的背光。
[0035]柔性电路板33,设置于所述导光板39一侧,用于连接产品电子元件。其中,发光元件35靠近柔性电路板33的一侧与柔性电路板33固定粘接。
[0036]连接胶层34,设置于所述发光元件35与所述柔性电路板33之间,且所述柔性电路板33的靠近所述导光板39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胶层34与所述导光板39的一侧连接,所述连接胶层34靠近所述导光板39的一侧开设有开口;可选地,连接层为灯条胶。
[0037]封口部40,与所述连接胶层34连接,且所述封口部40连接于所述开口的侧壁以封
闭所述开口。
[0038]本专利技术所述背光模组通过在连接胶层34开口处设置封口部40,使发光元件35发出的大角度光先照射到封口部40后再反射到导光板39上,与现有技术中发光元件35发出的大角度光通过开口照射到柔性电路板33后再反射到导光板39上相比,减少了柔性电路板33对光的反射,使更多蓝光进入导光层,从而降低灯口发黄的问题。这是由于连接胶层34对蓝光的反射率大于柔性电路板33对蓝光的反射率。LED发出大视角部分光线会通过连接胶层34的开口照射到柔性电路板33之后再反射到导光板39中,由于柔性线路板与连接胶层34对不同波段光的反射不同,不同的设计会产生不同灯口发黄效果,由于连接胶层34相对于柔性线路板对蓝光相对反射率更高,因此将连接胶层34封口,使光无法通过开口直接照射到柔性电路板33上,从而减少柔性电路板33对光的反射,实现更多蓝光进入导光板39,蓝光中和黄光的黄色,降低了灯口发黄的问题。
[0039]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开口的宽度由靠近所述发光元件35的一端至靠近所述导光板39的一端逐渐减小,可称该结构为半开口胶结构。其中,所述开口的侧壁与所述封口部40连接形成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在平行于所述导光板39的平面上的截面形状为梯形,所述第一凹槽在平行于所述导光板39的出光面上的截面形状为梯形,本实施例中,所述梯形的腰与下底之间的夹角为D,优选地,D为45
°
。梯形凹槽可以减少入射至柔性线路板的光,增加反射至导光板39的光,从而更有效的解决灯口发黄的问题。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光板;发光元件,设置于所述导光板一侧;柔性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导光板一侧;连接胶层,设置于所述发光元件与所述柔性电路板之间,且所述柔性电路板的靠近所述导光板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胶层与所述导光板的一侧连接,所述连接胶层靠近所述导光板的一侧开设有开口;以及封口部,与所述连接胶层连接,且所述封口部连接于所述开口的侧壁以封闭所述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宽度由靠近所述发光元件的一端至靠近所述导光板的一端逐渐减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侧壁与所述封口部连接形成第一凹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在平行于所述导光板的平面上的截面形状为梯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家兴李璐璐李桐袁飞武孙琳琳张智强常娇薛帮灿张焕瑞杨丽媛赵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