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油火锅底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火锅底料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薄油火锅底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火锅作为中国独创的饮食方式,因其特别的口感及香味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尤其是川渝等地消费者对红油火锅情有独钟。火锅的品质主要取决于火锅底料的质量,传统火锅底料通常以川渝火锅为代表,麻辣风味突出且刺激,以较厚的油面及极强的油脂香味为主,重油重麻辣是产品的主要特征。
[0003]传统火锅更像是用油烫煮食材,通常兑锅中水添加量在0.5
‑
1kg,而火锅红油添加量高达1
‑
2.5kg,个别极端应用会将红油用量高达2
‑
4kg,以达到较厚的油面,产生较强烈的油脂感及风味。传统火锅的特点就是重油重麻辣,在食用过程中会造成油脂摄入量过高(远远高于人均理论摄入量25g/天),从而引发各类心脑血管等疾病;传统火锅大部分风味物质是油溶性的,也是油多水少的原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薄油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薄油火锅底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制备复合调味酱,并将复合调味酱与其余原料进行炒制加工;其中,所述制备复合调味酱的方法包含: 第一基料的制备;第二基料的制备;以及将制备的第一基料和第二基料混合,进行重组二次发酵;所述第一基料与第二基料的重量比为1
‑
2: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油火锅底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二次发酵方包含:向第一基料、第二基料的混合基料中,加入占混合基料总重量1%
‑
3%的食盐进行第一阶段的发酵,得到发酵中间物;以及向发酵中间物中加入干辣椒粉,并加入占发酵中间物与干辣椒粉总重量5%
‑
7%的食盐进行第二阶段的发酵;其中,所述第一基料与第二基料总重量为70
‑
90重量份,所述干辣椒粉为10
‑
15重量份。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薄油火锅底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阶段的发酵在半密闭环境中常温发酵5
‑
10天,不需要接种菌种;所述第二阶段的发酵在半密闭环境中常温发酵10
‑
20天,不需要接种菌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油火锅底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料的制备具体包含:向经过预处理的鲜红椒中加入占鲜红椒重量18
‑
22%的食盐封闭发酵2
‑
3个月,得到辣椒醅;向蚕豆瓣中加入淹过蚕豆瓣15
‑
25cm的水浸泡2
‑
3小时;将浸泡后的蚕豆瓣滤干水分,加入拌好小麦粉的米曲霉,用量为滤干水分的蚕豆瓣重量的2
‰‑5‰
,完成接种;将完成接种的蚕豆瓣进行制曲;将完成制曲的蚕豆瓣加入质量百分浓度为18
‑
20%的盐水拌匀、发酵5
‑
7个月,得到甜瓣子;以及将上述辣椒醅与甜瓣子按照重量比2.5:1混合晒露发酵4
‑
8个月。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薄油火锅底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曲的具体方法包含: 将完成接种的蚕豆瓣铺于曲床,曲料厚度为25
‑
30cm,温度为28
‑
37℃;所述盐水与完成制曲的蚕豆瓣的重量比为1:1.2
‑
1.4;其中,完成制曲的豆瓣水分含量为18%
‑
22%。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油火锅底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料的制备具体包含:向经过预处理的鲜红椒中加入占鲜红椒重量18
‑
22%的食盐封闭发酵2
技术研发人员:杜弘坤,尼海峰,陈伟,徐勇,杜前程,宋万红,李知书,池育雷,魏世红,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味滋美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