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管式膜的防止进水管路污泥沉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21443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管式膜的防止进水管路污泥沉积系统包括回流阀、循环泵、浓缩槽、管式膜系统;所述循环泵进水端通过管路与浓缩槽底部连通,管路上连接有循环泵前手动调节阀,循环泵的出水端通过管路与三通接头的一端连接,三通接头的其余两端分别与管式膜系统及回流阀连接,回流阀的一端通过管路连接于浓缩槽上方;所述三通接头与管式膜系统之间的管路上连接有进水阀;所述循环泵的出水端与三通接头之间的管路上连接有循环泵后手动调节阀;该系统在循环泵后设置回流阀,当管式膜系统停机时间过长,可在系统开启前,先开启回流阀进行内循环,此过程中可配合搅拌机同时工作,可达到充分搅拌的目的。可达到充分搅拌的目的。可达到充分搅拌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管式膜的防止进水管路污泥沉积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工业废水回用处理领域,尤其是一种应用于管式膜的防止进水管路污泥沉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工业废水回用处理领域,管式膜过滤系统是一种利用管式膜系统直接拦截水中的杂质,去除水体悬浮物、颗粒物,降低浊度,通过渗透的方式净化水质,减少系统污垢、菌藻、锈蚀等产生,以净化水质及保护系统其他设备正常工作的精密设备。管式膜进水要求有一定的浊度,在浓缩槽前面会设置反应池,以便添加药剂生成相应的污泥沉淀。反应后的泥水混合物会循环不断的进入管式膜系统进行固液分离,因此浓缩槽内的污泥浓度会越来越高。如若设备停机,污泥会沉积在浓缩槽底部,时间过长还会导致污泥呈大颗粒或块状,此时如果搅拌不彻底,重新启动后进入管式膜内会造成膜管堵塞,使通量下降,增加清洗频率,而频繁的清洗会使得管式膜性能受到影响,可能造成使用周期的下降,因此如何防止管式膜的进水管路污泥沉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于管式膜的防止进水管路污泥沉积系统,该装置通过设置循环泵后的回流阀,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当管式膜系统停机时间过长,可在系统开启前开启回流阀进行内循环,此过程中可配合搅拌机同时工作,可达到充分搅拌的目的。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按如下方式实现的:本技术所述一种应用于管式膜的防止进水管路污泥沉积系统包括回流阀、循环泵、浓缩槽、管式膜系统、进水阀;所述循环泵进水端通过管路与浓缩槽底部连通,管路上连接有循环泵前手动调节阀,循环泵的出水端通过管路与三通接头的一端连接,三通接头的其余两端分别与管式膜系统及回流阀连接,回流阀的一端通过管路连接于浓缩槽上方;所述三通接头与管式膜系统之间的管路上连接有进水阀;所述循环泵的出水端与三通接头之间的管路上连接有循环泵后手动调节阀。
[0005]所述浓缩槽内设有搅拌机和液位计,浓缩槽底部设置排空阀。
[0006]所述循环泵的出水管路上设有进水流量计,进水流量计位于循环泵后手动调节阀与循环泵之间的连接管路上。
[0007]本技术的积极效果: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管式膜的防止进水管路污泥沉积系统,其用于解决当管式膜过滤系统在长时间停机后,浓缩槽底部会产生大颗粒或块状污泥,重新启动系统后,污泥会直接进入管式膜内,造成膜管堵塞的问题。该技术方案是通过在循环泵之后的管路上设置回流阀及进水阀,在需要重新启动系统之前可以先实现内循环,内循环过程中污水无需经过管式膜系统,而是经过回流阀后返回浓缩槽中,同时浓缩槽中配置搅拌机进行搅拌,使沉积在浓缩槽底部和进水管路的污泥彻底处于悬浮状态,
从而避免了沉积污泥可能带来的对管式膜系统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0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09]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中,1、搅拌机;2、管式膜系统;3、循环泵;4、排空阀;5、浓缩槽;6、回流阀;7、进水流量计;8、循环泵后手动调节阀;9、循环泵前手动调节阀;10、液位计;11、进水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作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中包括2组管式膜系统(2),对于每组管式膜系统(2)均独立配置有防止进水管路污泥沉积系统,用于避免管式膜系统(2)的堵塞等情况发生,2组防止进水管路污泥沉积系统分别通过各自管路上设置的循环泵(图示中的A或B)驱动。
[0012]一种应用于管式膜的防止进水管路污泥沉积系统包括回流阀(6)、循环泵(3)、浓缩槽(5)、管式膜系统(2)、进水阀(11);所述循环泵(3)进水端通过管路与浓缩槽(5)底部连通,管路上连接有循环泵前手动调节阀(9),循环泵(3)的出水端通过管路与三通接头的一端连接,三通接头的其余两端分别与管式膜系统(2)及回流阀(6)连接,回流阀(6)的一端通过管路连接于浓缩槽(5)上方;所述三通接头与管式膜系统(2)之间的管路上连接有进水阀(11);所述循环泵(3)的出水端与三通接头之间的管路上连接有循环泵后手动调节阀(8)。
[0013]所述浓缩槽(5)内设有搅拌机(1)和液位计(10),浓缩槽(5)底部设置排空阀(4)。
[0014]所述循环泵(3)的出水管路上设有进水流量计(7),进水流量计(7)位于循环泵后手动调节阀(8)与循环泵之间的连接管路上。
[0015]所述循环泵前手动调节阀(9)用于循环泵泵检修时阻断池内水的作用;系统在工作过程中通过循环泵前手动调节阀(9)及循环泵后手动调节阀(8)可以方便的调解循环泵的进水量和出水量,防止某些情况下循环泵进水量过大超功情况发生。
[0016]所述排空阀(4)用于检修过程中或调试过程中排空浓缩槽(5)中的污水。
[0017]本技术的工作过程:
[0018]步骤S1:系统长时间停机再次开启时首先启动回流程序;
[0019]步骤S2:打开回流阀(6),确保管式膜系统(2)前的进水阀(11)处于关闭状态,启动循环泵(3);
[0020]步骤S3:循环泵(3)3运行3

5分钟,通过循环泵前手动调节阀(9)、循环泵(3)、循环泵后手动调节阀(8)、回流阀(6)构成的内循环系统,以及浓缩槽(5)内设置的搅拌机(1),使沉积在浓缩槽(5)底部和进水管路的污泥彻底处于悬浮状态,系统满足废水回用处理条件;
[0021]步骤S4:循环结束,关闭回流阀(6),开启进水阀(11),系统将处于正常制水状态。
[0022]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以上所述仅仅是本技术的设备结构的较佳实施实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出任何限制。因此,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核心技术,对以上实例做出的任何细微修改、修饰以及等同变化,都仍然属于本技术的技术范畴之内,均属于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管式膜的防止进水管路污泥沉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回流阀、循环泵、浓缩槽、管式膜系统;所述循环泵进水端通过管路与浓缩槽底部连通,管路上连接有循环泵前手动调节阀,循环泵的出水端通过管路与三通接头的一端连接,三通接头的其余两端分别与管式膜系统及回流阀连接,回流阀的一端通过管路连接于浓缩槽上方;所述三通接头与管式膜系统之间的管路上连接有进水阀;所述循环泵的出水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海王添右王灏赵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丹恒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