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种纤维面料的复合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0694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种纤维面料的复合面料,涉及复合面料领域,针对现有的纺织面料性能无法满足使用需求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复合面料本体,所述复合面料本体包括第一纤维面料层、第二纤维面料层和第三纤维面料层,且所述第二纤维面料层的两侧对立面分别设置有第一纤维面料层和第三纤维面料层,且所述第二纤维面料层与第一纤维面料层和第三纤维面料层之间均胶粘有抗菌纤维面料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且该复合面料的吸汗性能大大提高,且具有柔滑软暖、抑菌抗菌、吸湿透气、绿色环保、抗紫外线、天然保健、舒适美观、防辐射、抗静电、强力除臭除菌等功效,大大的提高了该面料的舒适度和安全性能。面料的舒适度和安全性能。面料的舒适度和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种纤维面料的复合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复合面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种纤维面料的复合面料。

技术介绍

[0002]纺织面料,按织造方法分,有纬编针织面料和经编针织面料两类。纬编针织面料常以低弹涤纶丝或异型涤纶丝、锦纶丝、棉纱、毛纱等为原料,采用平针组织,变化平针组织,罗纹平针组织,双罗纹平针组织、提花组织,毛圈组织等,在各种纬编机上编织而成。纺织面料分为:1、柔软型面料:柔软型面料一般较为轻薄、悬垂感好,造型线条光滑,服装轮廓自然舒展。柔软型面料主要包括织物结构疏散的针织面料和丝绸面料以及软薄的麻纱面料等;2、挺爽型面料:挺爽型面料线条清晰有体量感,能形成丰满的服装轮廓;3、光泽型面料:光泽型面料表面光滑并能反射出亮光,有熠熠生辉之感。这类面料包括缎纹结构的织物。最常用于夜礼服或舞台表演服中,产生一种华丽耀眼的强烈视觉效果;4、厚重型面料:厚重型面料厚实挺刮,能产生稳定的造型效果,包括各类厚型呢绒和绗缝织物;5、透明型面料:透明型面料质地轻薄而通透,具有优雅而神秘的艺术效果;6、功能型面料:功能型面料是具有特殊功能的面料,如阻燃、防静电、防酸碱等。
[000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选择舒适的多功能面料成为人们需求的趋势,市场中的面料虽然品种繁多,但是大多数都无法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多种纤维面料的复合面料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多种纤维面料的复合面料,解决了现有的纺织面料性能无法满足使用需求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多种纤维面料的复合面料,包括复合面料本体,所述复合面料本体包括第一纤维面料层、第二纤维面料层和第三纤维面料层,且所述第二纤维面料层的两侧对立面分别设置有第一纤维面料层和第三纤维面料层,且所述第二纤维面料层与第一纤维面料层和第三纤维面料层之间均胶粘有抗菌纤维面料层。
[0007]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纤维面料层为吸水苎麻纤维面料层,且由经纬编织方式纺织而成。
[0008]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纤维面料层远离抗菌纤维面料层的一侧开设有呈均匀分布的吸汗透气孔。
[0009]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二纤维面料层为竹纤维面料层,所述竹纤维面料层由竹纤维混纺纱线条经纬交织而成。
[0010]作为优选的,所述竹纤维混纺纱线条包括竹纤维、棉纤维和涤纶纤维,且由竹纤维、棉纤维和涤纶纤维混纺而成。
[0011]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三纤维面料层为银纤维面料层。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多层纤维面料进行组合形成复合面料,能够大大的提高面料性能,使其能够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通过第一纤维面料层的吸水苎麻纤维面料以及吸汗透气孔的配合设置,使得该面料的吸汗性能大大提高,并且通过第二纤维面料层的竹纤维面料的设置使得该复合面料具有柔滑软暖、抑菌抗菌、吸湿透气、绿色环保、抗紫外线、天然保健、舒适美观等绿色功效,通过第三纤维面料层的银纤维面料的设置,使得该面料具有一定的防辐射、抗静电、强力除臭除菌等功效,大大的提高了该面料的舒适度和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多种纤维面料的复合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多种纤维面料的复合面料的第一纤维面料层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多种纤维面料的复合面料的第二纤维面料层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标号:1、第一纤维面料层;2、第二纤维面料层;3、第三纤维面料层;4、抗菌纤维面料层;11、吸汗透气孔;21、竹纤维;22、棉纤维;23、涤纶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8]参照图1和图2,一种多种纤维面料的复合面料,包括复合面料本体,复合面料本体包括第一纤维面料层1、第二纤维面料层2和第三纤维面料层3,第三纤维面料层3为银纤维面料层且第二纤维面料层2的两侧对立面分别设置有第一纤维面料层1和第三纤维面料层3,且第二纤维面料层2与第一纤维面料层1和第三纤维面料层3之间均胶粘有抗菌纤维面料层4,第一纤维面料层1为吸水苎麻纤维面料层,且由经纬编织方式纺织而成,第一纤维面料层1远离抗菌纤维面料层4的一侧开设有呈均匀分布的吸汗透气孔11。
[0019]参照图3,第二纤维面料层2为竹纤维面料层,竹纤维面料层由竹纤维混纺纱线条经纬交织而成,竹纤维混纺纱线条包括竹纤维21、棉纤维22和涤纶纤维23,且由竹纤维21、棉纤维22和涤纶纤维23混纺而成。
[0020]该技术提出的一种多种纤维面料的复合面料:
[0021]通过第一纤维面料层1的吸水苎麻纤维面料层以及吸汗透气孔的配合设置,使得该面料的吸汗性能大大提高。
[0022]第二纤维面料层2的竹纤维面料层,以竹子为原料,经特殊的高科技工艺处理,把竹子中的纤维素提取出来,再经制胶、纺丝等工序制造的再生纤维素纤维,因为竹子的生长不需施用各类化肥,其自身又能产生负离子和防虫抗菌作用,因此其生长过程中因无病虫害而免除了农药的污染,竹纤维在制造全过程中采用高科技手段,不含任何化学添加剂,它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瞬间吸水性、较强的耐磨性、良好的染色性等优良的特性。同时,竹纤维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防螨、防臭和抗紫外线作用。
[0023]第三纤维面料层3的银纤维面料层,是通过特殊技术,将一层纯银永久的结合在纤维表面上所得的高科技产物,利用银的特性,使其制作出的面料产品具有调节体温杀菌去味的效能,冬暖夏凉,可贴身穿着、直接水洗、杀菌去味、轻薄柔软、透气、耐洗涤、屏蔽性极好,使用领域广泛。
[0024]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种纤维面料的复合面料,包括复合面料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面料本体包括第一纤维面料层(1)、第二纤维面料层(2)和第三纤维面料层(3),且所述第二纤维面料层(2)的两侧对立面分别设置有第一纤维面料层(1)和第三纤维面料层(3),且所述第二纤维面料层(2)与第一纤维面料层(1)和第三纤维面料层(3)之间均胶粘有抗菌纤维面料层(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种纤维面料的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纤维面料层(1)为吸水苎麻纤维面料层,且由经纬编织方式纺织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种纤维面料的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胜娟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市盛浩瑞转移印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