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夜光功能的针织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0667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夜光功能的针织布,包括夜光组件,所述夜光组件左端和右端均固定安装有基布层,所述基布层上端固定安装有上阻燃层,所述基布层下端固定安装有下阻燃层,所述上阻燃层上端固定安装有上清洁层,所述上清洁层上端固定安装有透气层,所述透气层上端开有若干个透气孔,所述下阻燃层下端固定安装有下清洁层,所述下清洁层下端固定安装有亲肤层,所述亲肤层下端开有若干个吸汗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带有夜光功能的针织布,通过设置夜光组件提供一定的夜光功能,起到照明和警示的作用,通过设置上阻燃层和下阻燃层起到一定的阻燃功能,通过设置上清洁层和下清洁层起到一定的清洁功能,功能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夜光功能的针织布


[0001]本技术涉及针织布
,特别涉及一种带有夜光功能的针织布。

技术介绍

[0002]针织面料具有质地柔软、吸湿透气、排汗保暖等特性,大多具有优良的弹性与延伸性。相对梭织布它具有产量高,适合小批量生产的特点。针织服饰穿着舒适、贴身和体、无拘紧感、能充分体现人体曲线。在现有的针织布中有以下几点弊端:1、现有的针织布大多不具备夜光功能,即现有的针织布无法提供一定的照明功能,以及在阴暗天气中的警示功能,无法满足现有的市场需求;2、现有的针织布不多不具备阻燃和清洁功能,由于针织布属于易燃物品,一但针织布与火源发生接触会发生严重的烫伤,同时,针织布表面也易于滋生细菌和螨虫,造成一定的健康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夜光功能的针织布,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带有夜光功能的针织布,包括夜光组件,所述夜光组件左端和右端均固定安装有基布层,所述基布层上端固定安装有上阻燃层,所述基布层下端固定安装有下阻燃层,所述上阻燃层上端固定安装有上清洁层,所述上清洁层上端固定安装有透气层,所述透气层上端开有若干个透气孔,所述下阻燃层下端固定安装有下清洁层,所述下清洁层下端固定安装有亲肤层,所述亲肤层下端开有若干个吸汗孔,所述上阻燃层、上清洁层、透气层、下阻燃层、下清洁层和亲肤层靠近夜光组件的一端均与夜光组件固定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夜光组件包括防辐射布,所述防辐射布上端固定安装有上缓冲布,所述上缓冲布上端固定安装有上夜光粉纤维布,所述防辐射布下端固定安装有下缓冲布,所述下缓冲布下端固定安装有下夜光粉纤维布。
[0007]优选的,所述上阻燃层从上到下依次为PPT纤维集成布、聚四氟乙烯纤维布、聚酰亚胺纤维布和冰丝布的复合材料一体结构。
[0008]优选的,所述下阻燃层从下到上依次为PPT纤维集成布、聚四氟乙烯纤维布、聚酰亚胺纤维布和冰丝布的复合材料一体结构。
[0009]优选的,所述上清洁层从上到下依次为防水膜、竹炭纤维布、二氧化钛经纱和二氧化钛纬纱的复合材料一体结构。
[0010]优选的,所述下清洁层从下到上依次为防水膜、竹炭纤维布、二氧化钛经纱和二氧化钛纬纱的复合材料一体结构。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1、本技术一种带有夜光功能的针织布通过设置夜光组件提供一定的夜光功能,通过上夜光粉纤维布和下夜光粉纤维布中的光致储能夜光粉提供夜光功能,光致储能
荧光粉在受到自然光、日光灯光、紫外光等照射后,把光能储存起来,在停止光照射后,再缓慢地以荧光的方式释放出来,所以在夜间或者黑暗处,仍能看到发光,持续时间长达几小时至十几小时,起到一定的照明功能,同时也起到了阴暗天气中的警示功能,提供一定的安全防护功能,满足现有市场的需求;
[0013]2、本技术一种带有夜光功能的针织布通过设置上阻燃层和下阻燃层起到一定的阻燃功能,通过PPT纤维集成布、聚四氟乙烯纤维布和聚酰亚胺纤维布共同起到阻燃效果,且通过多层阻燃措施有效减少针织布纤维融化烫伤皮肤的概率,再通过冰丝布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通过设置上清洁层和下清洁层起到一定的清洁功能,通过竹炭纤维布、二氧化钛经纱和二氧化钛纬纱共同起到除螨的效果,使得针织布表面不易滋生细菌和螨虫,再通过防水膜起到一定的防水功能,提高针织布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带有夜光功能的针织布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一种带有夜光功能的针织布的整体结构仰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一种带有夜光功能的针织布的夜光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一种带有夜光功能的针织布的上阻燃层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一种带有夜光功能的针织布的上清洁层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夜光组件;2、基布层;3、上阻燃层;4、上清洁层;5、透气层;6、透气孔;7、下阻燃层;8、下清洁层;9、亲肤层;10、吸汗孔;21、防辐射布;22、上缓冲布;23、下缓冲布;24、上夜光粉纤维布;25、下夜光粉纤维布;31、PPT纤维集成布;32、聚四氟乙烯纤维布;33、聚酰亚胺纤维布;34、冰丝布;41、防水膜;42、竹炭纤维布;43、二氧化钛经纱;44、二氧化钛纬纱。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3]如图1

5所示,一种带有夜光功能的针织布,包括夜光组件1,夜光组件1左端和右端均固定安装有基布层2,基布层2上端固定安装有上阻燃层3,基布层2下端固定安装有下阻燃层7,上阻燃层3上端固定安装有上清洁层4,上清洁层4上端固定安装有透气层5,透气层5上端开有若干个透气孔6,下阻燃层7下端固定安装有下清洁层8,下清洁层8下端固定安
装有亲肤层9,亲肤层9下端开有若干个吸汗孔10,上阻燃层3、上清洁层4、透气层5、下阻燃层7、下清洁层8和亲肤层9靠近夜光组件1的一端均与夜光组件1固定连接。
[0024]夜光组件1包括防辐射布21,防辐射布21上端固定安装有上缓冲布22,上缓冲布22上端固定安装有上夜光粉纤维布24,防辐射布21下端固定安装有下缓冲布23,下缓冲布23下端固定安装有下夜光粉纤维布25,上夜光粉纤维布24和下夜光粉纤维布25中均由光致储能夜光粉编织形成,上缓冲布22和下缓冲布23提供缓冲功能,防辐射布21起到一定的防辐射功能,避免夜光粉刺激皮肤。
[0025]上阻燃层3从上到下依次为PPT纤维集成布31、聚四氟乙烯纤维布32、聚酰亚胺纤维布33和冰丝布34的复合材料一体结构,PPT纤维集成布31、聚四氟乙烯纤维布32、聚酰亚胺纤维布33均为现有技术,共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夜光功能的针织布,包括夜光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夜光组件(1)左端和右端均固定安装有基布层(2),所述基布层(2)上端固定安装有上阻燃层(3),所述基布层(2)下端固定安装有下阻燃层(7),所述上阻燃层(3)上端固定安装有上清洁层(4),所述上清洁层(4)上端固定安装有透气层(5),所述透气层(5)上端开有若干个透气孔(6),所述下阻燃层(7)下端固定安装有下清洁层(8),所述下清洁层(8)下端固定安装有亲肤层(9),所述亲肤层(9)下端开有若干个吸汗孔(10),所述上阻燃层(3)、上清洁层(4)、透气层(5)、下阻燃层(7)、下清洁层(8)和亲肤层(9)靠近夜光组件(1)的一端均与夜光组件(1)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夜光功能的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夜光组件(1)包括防辐射布(21),所述防辐射布(21)上端固定安装有上缓冲布(22),所述上缓冲布(22)上端固定安装有上夜光粉纤维布(24),所述防辐射布(21)下端固定安装有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亮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欧博特家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