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乔新春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使用的护树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9618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6: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护树板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便于使用的护树板,包括框架,框架内部通过隔档条将其分割成若干网格孔,每个网格孔的底角处均设置有承载块,位于每个网格孔底部的框架及隔档条上均设置有过水槽;每个网格孔内均设置有填充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解决密封不严、水流透过性不好及填充块易碎裂的情况,同时还能扩大其使用范围,提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用性。提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用性。提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使用的护树板


[0001]本技术涉及护树板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使用的护树板。

技术介绍

[0002]护树板又叫树池盖板,是一种用于对绿化行道树木的树池进行遮蔽,防止树木周边水土流失的装置,同时由于护树板还具有美化环境,减少路人被树坑绊倒的隐患等优点,因此护树板被广泛应用于城市街道及公园等场所。
[0003]现有的护树板虽然能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但封闭不严,纸屑、烟头、动物的粪便及树叶掉落其内部时,不便清理,一些能够封闭严实的护树板则水流透过性不好,影响树木对雨水等水流的吸收,加之,现有的能够进行严实密封的护树板在采用填充块进行填充密封时,护树板上没有设置相应的承接部位,若树根底部整理不太平整时,极易出现填充块因受力而断裂的情况,不但导致资源的浪费,若不及时更换还严重影响其实用性;此外现有的护树板多数只能适用于树木在树坑中间位置生长的情况,若树木载种位置偏离树坑中心范围,则使用受限,严重影响其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使用的护树板,能够解决密封不严、水流透过性不好及填充块易碎裂的情况,同时还能扩大其使用范围,提升本技术的实用性。
[0005]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便于使用的护树板,包括框架,框架内部通过隔档条将其分割成若干网格孔,每个网格孔的底角处均设置有承载块, 承载块上放置有填充块;位于每个网格孔底部的框架及隔档条上均设置有过水槽。
[0007]所述的框架相邻的外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卡接槽及卡接块。/>[0008]所述的框架包括正方形框架和长方形框架,正方形框架内通过设置相互垂直的隔档条将其内部均分为九个正方形的网格孔,长方形框架内通过隔档条将其均分为三个正方形的网格孔。
[0009]所述的每个网格孔的边长均为9.5厘米。
[0010]所述的每个网格孔内均设置有四个承载块,四个承载块分别分布在网格孔的底端四角处。
[0011]所述的填充块为陶粒透水砖或陶瓷透水砖。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通过在网格孔底端四角处设置承载块,能为填充块提供支撑作用,确保填充块底端处于水平状态,避免因树坑底部未整理平整填充块直接与树坑底部接触,而出现的填充块因受到踩踏等外力作用而出现的碎裂现象;同时承载块的设置还能使填充块底端与树坑底部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以便于雨水或者浇灌水等水流更好的通过填充块渗入树坑内部,为水流提供一定的储存容置空间。
[0013]进一步地,过水槽的设置,便于水流通过填充块快速的到达树坑内部,并且为水流提供一定的流动空间;卡接槽及卡接块的设置,便于将多个护树板进行组合安装,提升安装后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中正方形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中长方形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后视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以清楚和完整的描述:
[0019]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护树板,包括框架1,框架1相邻的外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卡接槽及卡接块2,以便于将多个护树板进行组合安装,提升安装后的稳定性,其中卡槽未在图中示出,框架1内部通过隔档条3将其分割成若干网格孔4,优选地,框架1包括正方形框架和长方形框架,正方形框架内通过设置相互垂直的隔档条3将其内部均分为九个正方形的网格孔4,长方形框架内通过隔档条3将其均分为三个正方形的网格孔4,正方形框架用于对整个树坑内部进行主面铺设,长方形框架用于在主面铺设完成后,对树坑内部空余部分而又小于正方形框架面积的部分进行辅助铺设,确保对树坑内部进行充分的铺设,避免出现杂物进入树坑内部不便清理的现象,同时能够提升对环境的美化程度,还能避免因铺设不严对行人产生的安全隐患,提升本技术的实用性能;其中为了使护树板与现有树坑的设计尺寸最大化的匹配,本技术进一步将网格孔4的边长优化为9.5厘米,以便于后续护树板在树坑内部紧密的安装使用;优选地,本技术中框架1及隔档条3均采用高强度的PP材料制成;本技术中框架的具体结构包括但不限于正方形和长方形两种形状,具体形状可根据树坑的具体设计情况进行制定。
[0020]每个网格孔4的底角处均设置有承载块5,优选地,每个网格孔4内均设置有四个承载块5,四个承载块5分别分布在网格孔4的底端四角处,承载块5用于为填充块6的设置起到支撑作用,确保填充块6底端处于水平状态,避免因树坑底部未整理平整填充块6直接与树坑底部接触,而出现的填充块6因受到踩踏等外力作用而出现的碎裂塌陷现象;同时承载块5的设置还能使填充块6底端与树坑底部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便于雨水或者浇灌水等水流更好的通过填充块6渗入树坑内部,为水流提供一定的容置空间;本技术中,框架1底端,相邻的两个网格孔4底角处的承载块5相互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支撑面,以便于框架1放置在树坑内部时增大与树坑底部的接触面积,使框架1放置更加平稳。
[0021]位于每个网格孔4底部的框架1及隔档条3上均设置有过水槽7,过水槽7的设置,便于水流通过填充块6快速的到达树坑内部,并且为水流提供一定的流动空间;每个网格孔4内均设置有填充块6,填充块6的大小与网格孔4相匹配,确保填充块6填充至网格孔4内后,填充块6顶端与网格孔4顶端平齐,既提升对环境的美化程度,又能防止行人被绊倒,增加人行空间,实用性强;填充块6用于对网格孔4进行填充密封,避免烟头,纸片等较小的垃圾进入网格孔4内,为后续的清洁整理带来不便;优选地,填充块6采用陶粒透水砖或陶瓷透水
砖,以便于水流能够通过填充块6渗入树坑内,保证树木的水分不会流失,同时陶粒透水砖或陶瓷透水砖还具有高强度,抗冻及防滑性能优良等特点,能进一步提升其实用性能,为了彰显对环境的美化,填充块6还可以制成多种颜色,以便于更好与设置在不同地点树坑周边的环境相匹配。
[0022]本技术的操作流程为:首先,用正方形框架在树坑内沿树四周进行铺设,在树木四周预留一个矩形的用于施肥养护及同时满足树木生长的空间,当正方形的框架铺设完成后,若树坑内部还有多余空间未被填满,则使用长方形框架进行填补,确保树坑内部除了预留的空间以外,其余部分均能被覆盖,最后将填充块6放置在每个网格孔4内进行填充即可;本技术中,框架1的优化设置,能够满足多种应用场景,特别是针对树木未栽种在树坑中间的情况,通过正方形框架和长方形框架的配合使用,能够对树坑内部进行严密的填充,操作简便,造价低廉,实用性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使用的护树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框架内部通过隔档条将其分割成若干网格孔,每个网格孔的底角处均设置有承载块, 承载块上放置有填充块;位于每个网格孔底部的框架及隔档条上均设置有过水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使用的护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相邻的外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卡接槽及卡接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使用的护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包括正方形框架和长方形框架,正方形框架内通过设置相互垂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新春
申请(专利权)人:乔新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