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姜小拱棚种植破膜机及破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19018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姜小拱棚种植破膜机及破膜方法,其中的一种大姜小拱棚种植破膜机包括安装有行走机构的机架,以及安装在机架上的破膜组件和驱动装置,所述破膜组件包括尖端朝下的破膜锥和驱动破膜锥沿竖向往复移动的凸轮机构,凸轮机构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破膜组件横向位置可调,伸缩杆长度可调,适用于不同高度和宽度的大姜小拱棚,以及满足相同拱棚不同位置破膜的要求;凸轮机构运动平稳,在伸缩杆内部设有弹簧,配合锁紧螺栓,整个作业过程中可保证伸缩杆运行稳定;破膜锥体整体成八面体形,当进行破膜作业时,破膜八面体在下降的同时,边缘会对薄膜进行切割,以防止薄膜产生较大形变;收回时增大与薄膜作用力,避免破膜口过渡收缩。避免破膜口过渡收缩。避免破膜口过渡收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姜小拱棚种植破膜机及破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特色蔬菜生产机械
,尤其涉及到一种大姜小拱棚种植破膜机及破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是世界上大姜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近几年来,我国大姜栽培面积基本保持在400万亩以上,总产量900万吨左右,分别约占世界的1/2和2/3以上。大多以小而散的农户生产种植为主,经营模式以自产自销为主。
[0003]大姜小拱棚膜主要是为了保持地温,防止水分蒸发。大姜出苗后,小拱棚温度会逐渐升高,这是就需要在小拱棚的正上方开孔降温,俗称“放风”。目前大姜小拱棚膜的破膜主要是靠人力完成,其破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大姜小拱棚种植破膜机及破膜方法,代替人工进行破膜,大大提高了破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0005]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大姜小拱棚种植破膜机,包括安装有行走机构的机架,以及安装在机架上的破膜组件和驱动装置,所述破膜组件包括尖端朝下的破膜锥和驱动破膜锥沿竖向往复移动的凸轮机构,凸轮机构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
[0006]本方案通过设置行走机构,便于整机的移动,通过驱动装置给凸轮机构提供动力,实现破膜锥的上下移动,在破膜锥下移过程中将棚膜刺破,实现破膜,无需人工施力破膜。
[0007]作为优化,所述破膜组件还包括破膜支架,所述凸轮机构包括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的凸轮,以及沿竖向与破膜支架滑接的伸缩杆,伸缩杆的上端转动设置有与凸轮表面相切的滑轮,伸缩杆还通过竖向的复位弹簧与破膜支架连接。本优化方案通过设置破膜支架,便于凸轮的安装,以及破膜组件整体的移动,通过设置滑轮减小了凸轮驱动伸缩杆移动时的摩擦阻力,凸轮的远心端靠近滑轮时,将伸缩杆下压,使破膜锥下移破膜,通过设置复位弹簧,在凸轮的远心端远离滑轮时,对伸缩杆施加向上的推力,以实现破膜锥复位。
[0008]作为优化,伸缩杆上固设有限位块,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伸缩杆上,且复位弹簧的上端顶至限位块的下表面,复位弹簧的下端与破膜支架连接。本优化方案通过设置限位块对复位弹簧的上端进行限位,方便复位弹簧的安装,将复位弹簧套设在伸缩杆上,保证了弹簧沿轴向受力,避免伸缩杆复位时偏斜。
[0009]作为优化,所述伸缩杆包括安装所述滑轮的上杆,以及安装所述破膜锥的下杆,所述上杆的内部设有向下贯穿至底面的滑槽,下杆的上端延伸至滑槽内且通过锁紧弹簧与滑槽连接,滑槽的侧壁上通过螺纹连接有沿径向顶至下杆的锁紧螺栓。本优化方案的设置,在松动锁紧螺栓后,通过改变下杆伸至滑槽的长度,实现了伸缩杆总长的调整,以适应不同高度的棚膜。
[0010]作为优化,所述破膜支架为箱体结构,凸轮和滑轮均位于箱体内,破膜支架的底部
固设有与伸缩杆适配的导向槽。本优化方案通过将破膜支架设置为箱体,对凸轮和滑轮的传动形成防护,保证破膜动作的可靠性。
[0011]作为优化,机架上固设有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上套设有滑套,所述滑套与破膜支架固接,且滑套的侧壁上通过螺纹连接有沿径向顶至定位杆的定位螺栓。本优化方案通过设置定位杆,给滑套提供安装支撑,松动定位螺栓后,通过移动滑套在定位杆上的位置,实现了破膜支架在宽度方向的位置,从而满足不用行距棚膜的破膜要求。
[0012]作为优化,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转动设置机架上的传动轴,驱动电机与传动轴传动连接,凸轮通过键连接安装于传动轴上。本优化方案的设置,便于通过传动轴带动多个凸轮机构动作,进一步简化了结构,同时降低了设备成本。
[0013]作为优化,所述行走机构包括两沿宽度方向同轴的主动行走轮,且两所述主动行走轮均与所述传动轴传动连接。本优化方案的行走机构与凸轮机构共用同一驱动装置,进一步降低了设备成本,适合在小拱棚应用,并且通过同一传动轴带动两主动行走轮转动,保证了两主动行走轮的转速一致,避免设备行走时偏移。
[0014]作为优化,破膜锥包括固接为一体的上四棱锥和下四棱锥,上四棱锥的顶点与凸轮机构连接,下四棱锥的顶点朝下设置,且下四棱锥的高度大于上四棱锥的高度。本优化方案的破膜锥设置,在破膜锥下移过程中,通过下四棱锥的顶点将棚膜刺破,通过下四棱锥的棱边对棚膜进行切割,防止棚膜受压而出现大的变形。
[0015]本方案还提供一种使用上述大姜小拱棚种植破膜机进行的的破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调整各破膜组件在宽度方向的位置,使各破膜锥分别位于各垄棚膜的上方,并拧紧定位螺栓,对各破膜组件的位置进行固定,满足了不同行距的棚膜破膜要求;2、调节伸缩杆的长度,使破膜锥在最高点的位置高于棚膜,破膜锥在最低点的位置低于棚膜,并拧紧锁紧螺栓,对伸缩杆的长度进行固定,满足了不同高度的棚膜破膜要求;3、启动驱动电机,通过驱动电机带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转动时,带动凸轮和两同轴的主动行走轮同时转动,一方面,凸轮转动时,伸缩杆在凸轮和复位弹簧的共同作用下沿竖向往复移动,从而带动破膜锥上下往复移动,在破膜锥下移的过程中实现破膜;另一方面,两主动行走轮转速一致,保证行走方向正确。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破膜组件横向位置可调,伸缩杆长度可调,适用于不同高度和宽度的大姜小拱棚,以及满足相同拱棚不同位置破膜的要求;2、凸轮机构运动平稳,在伸缩杆内部设有弹簧,配合锁紧螺栓,整个作业过程中可保证伸缩杆运行稳定;3、破膜锥体整体成八面体形,当进行破膜作业时,破膜八面体在下降的同时,边缘会对薄膜进行切割,以防止薄膜产生较大形变;收回时增大与薄膜作用力,避免破膜口过渡收缩。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破膜组件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链轮Ⅰ,2、链轮Ⅱ,3、链轮Ⅲ,4、链轮Ⅳ,5、链轮

,6、破膜组件,7、蓄电池,8、手扶杆, 9、机架,10、定位杆,11、传动轴,12、驱动电机,13、,14、支撑板,6.1、破膜支架,6.2、凸轮,6.3、滑轮,6.4、复位弹簧,6.5、锁紧弹簧,6.6、锁紧螺栓,6.7、伸缩杆,6.8、破膜锥,6.9、定位螺栓,6.10、滑套,6.11、键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0019]如图1所示一种大姜小拱棚种植破膜机,包括安装有行走机构的机架9,以及安装在机架上的破膜组件6和驱动装置,机架9的后端固接有沿宽度方向分布的两手扶杆8,两手扶杆关于机架宽度的中心线对称分布,通过手扶杆便于对整机进行扶持和推动。
[0020]破膜组件6为两个,分别设置在驱动装置的两侧,如图2所示,破膜组件包括尖端朝下的破膜锥6.8和驱动破膜锥沿竖向往复移动的凸轮机构,凸轮机构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具体的,破膜组件还包括破膜支架6.1,所述凸轮机构包括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的凸轮6.2,以及沿竖向与破膜支架滑接的伸缩杆6.7,伸缩杆的上端转动设置有与凸轮表面相切的滑轮6.3,伸缩杆还通过竖向的复位弹簧6.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姜小拱棚种植破膜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有行走机构的机架(9),以及安装在机架上的破膜组件(6)和驱动装置,所述破膜组件包括尖端朝下的破膜锥(6.8)和驱动破膜锥沿竖向往复移动的凸轮机构,凸轮机构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姜小拱棚种植破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破膜组件还包括破膜支架(6.1),所述凸轮机构包括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的凸轮(6.2),以及沿竖向与破膜支架滑接的伸缩杆(6.7),伸缩杆的上端转动设置有与凸轮表面相切的滑轮(6.3),伸缩杆还通过竖向的复位弹簧(6.4)与破膜支架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姜小拱棚种植破膜机,其特征在于:伸缩杆上固设有限位块,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伸缩杆上,且复位弹簧的上端顶至限位块的下表面,复位弹簧的下端与破膜支架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姜小拱棚种植破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包括安装所述滑轮的上杆,以及安装所述破膜锥的下杆,所述上杆的内部设有向下贯穿至底面的滑槽,下杆的上端延伸至滑槽内且通过锁紧弹簧(6.5)与滑槽连接,滑槽的侧壁上通过螺纹连接有沿径向顶至下杆的锁紧螺栓(6.6)。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姜小拱棚种植破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破膜支架为箱体结构,凸轮和滑轮均位于箱体内,破膜支架的底部固设有与伸缩杆适配的导向槽。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姜小拱棚种植破膜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天华李桂雨侯加林李玉华吴彦强张观山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