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幼蟾蜍用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9548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6:01
一种养殖幼蟾蜍用的装置,属于蟾蜍人工养殖用设施技术领域。包括内围网和外围网,内围网由内围网左、右网片、内围网前、后网片围合成,外围网包括外围网左、右网片和外围网前网片,外围网前网片位于内围网前网片的前侧并且由外围网左网片、外围网右网片以及外围网前网片共同围合成的空间构成为外围网养殖腔,该外围网养殖腔的上部形成敞口,在外围网左网片的上边沿、外围网右网片的上边沿以及外围网前网片的上边沿各以水平状态设置有一朝向外围网养殖腔的方向罩出的蟾蜍幼体防翻越挡片。能满足对蟾蜍自蟾蜍蝌蚪至蟾蜍幼体的野外围养要求,结构简练,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养殖幼蟾蜍用的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蟾蜍人工养殖用设施
,具体涉及一种养殖幼蟾蜍用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上面提及的蟾蜍的典型的例子如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是重要的药用基原,例如采用蟾蜍、蟾皮、蟾干的复合制剂治疗肺癌、皮肤癌、宫颈癌、白血病等恶性肿瘤效果显著,又如可应用于诸如六神丸、麝香保心丸、梅花点舌丸、蛇药、蟾酥丸、蟾酥镇痛膏、蟾酥注射液、复方蟾皮胶囊等上百种中成药中,在中医临床治疗上应用十分广泛。
[0003]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变,包括蟾蜍在内的两栖野生物种的数量不断减少,加上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路网分割等因素,致使蟾蜍即前述的中华蟾蜍的繁殖、生存、生长环境受到了严重威胁,再加上犹如雪上加霜的滥捕,使该宝贵的生物资源趋于枯竭。鉴于前述,中华蟾蜍在我国不少地区成为了三有(有益、有重要经济价值和有科研价值)保护动物,并且蟾蜍的人工养殖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0004]在人工养殖蟾蜍的过程中,幼蟾蜍成活率的高低对后续收益的理想与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甚至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以培育销售幼蟾蜍种苗的养殖基地或称养殖户为例,幼蟾蜍的成活率高低与其经济收益直接相关。
[0005]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可见诸与养殖蟾蜍相关的技术信息,如CN207118494U(一种蟾蜍卵孵化及蝌蚪培育网箱)、CN211482524U(一种用蟾蜍养殖的防护装置)、CN210610748U(蟾蜍立体养殖装置)和CN210841214U(蟾蜍立体养殖器的振动食台),等等。
[0006]由于并非限于例举的上述专利普遍存在不能满足自然环境下的大面积养殖使用的要求,因而养殖量、养殖产生的经济效益等等都具有较大的局限性,甚至因养殖成本如投入劳动力成本大以及蟾蜍成活率低而无法获利。因此探索适合于野外自然养殖蟾蜍用的装置具有积极意义,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满足室外围养要求的并且结构简练的养殖幼蟾蜍用的装置。
[0008]本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养殖幼蟾蜍用的装置,包括一内围网和一外围网,内围网由内围网左网片、内围网右网片、内围网前网片以及内围网后网片围合成一矩形状的整体结构,位于该内围网左网片、内围网右网片、内围网前网片以及内围网后网片内的空间构成为内围网培育腔,该内围网培育腔的上部形成敞口,外围网包括外围网左网片、外围网右网片和外围网前网片,外围网左网片与所述内围网左网片的左侧面或前端面连接,外围网右网片与所述内围网右网片的右侧面或前端面连接,而外围网前网片位于内围网前网片的前侧并且由外围网左网片、外围网右网片以及外围网前网片共同围合成的空间构成为外围网养殖腔,该外围网养殖腔的上部形成敞口,在外围网左网片的上边沿、外
围网右网片的上边沿以及外围网前网片的上边沿各以水平状态设置有一朝向外围网养殖腔的方向罩出的蟾蜍幼体防翻越挡片。
[0009]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内围网由间隔分布并且纵向设置的内围网立柱支撑并绷紧,所述的外围网由间隔分布并且同样纵向设置的外围网立柱支撑并绷紧,
[0010]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外围网的外围网左网片的后端以垂直于外围网左网片的状态向右延伸有一外围网左网片折展网片,该外围网左网片折展网片与所述内围网的内围网左网片的左侧面连接,在所述外围网的外围网右网片的后端以垂直于外围网右网片的状态向左延伸有一外围网右网片折展网片,该外围网右网片折展网片与所述内围网的内围网右网片的右侧面连接。
[0011]在本技术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内围网以及外围网的网孔的大小为20

60目。
[0012]在本技术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外围网前网片的高度大于所述内围网前网片的高度,并且所述外围网左网片以及外围网右网片的高度与外围网前网片相同。
[0013]在本技术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外围网前网片的高度为50cm,而所述内围网前网片的高度为20cm。
[0014]在本技术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蟾蜍幼体防翻越挡片的宽度为1.6

2cm。
[0015]在本技术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蟾蜍幼体防翻越挡片为塑料片或铝箔。
[0016]在本技术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内围网以及外围网为窗纱网。
[0017]在本技术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内围网立柱以及外围网立柱的横截面形状呈矩形或圆形。
[0018]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效果在于:由于采用了内围网以及与内围网相配合的外围网,又由于内围网构成有内围网培育腔以及外围网构成有外围网养殖腔,因而能满足对蟾蜍自蟾蜍蝌蚪至蟾蜍幼体的野外围养要求,并且结构简练而具有经济廉价以及使用方便的长处。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暨应用例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暨应用例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暨应用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技术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范畴。
[0023]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以图1所处的位置状态为基准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0024]实施例1:
[0025]请参见图1,示出了一内围网1和一外围网2,内围网1由内围网左网片11、内围网右网片12、内围网前网片13以及内围网后网片14围合成一矩形状的整体结构,位于该内围网左网片11、内围网右网片12、内围网前网片13以及内围网后网片14内的空间构成为内围网培育腔15,该内围网培育腔15的上部形成敞口,外围网2包括外围网左网片21、外围网右网片22和外围网前网片23,外围网左网片21与前述内围网左网片11的左侧面连接,外围网右网片22与前述内围网右网片12的右侧面连接,而外围网前网片23位于内围网前网片13的前侧并且由外围网左网片21、外围网右网片22以及外围网前网片23共同围合成的空间构成为外围网养殖腔24,该外围网养殖腔24的上部形成敞口,在外围网左网片21的上边沿、外围网右网片22的上边沿以及外围网前网片23的上边沿各以水平状态设置有一朝向外围网养殖腔24的方向罩出的蟾蜍幼体防翻越挡片25。
[0026]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内围网1由间隔分布并且纵向设置的内围网立柱16支撑并绷紧,前述的外围网2由间隔分布并且同样纵向设置的外围网立柱26支撑并绷紧,
[0027]继续见图1,在前述外围网2的外围网左网片2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养殖幼蟾蜍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内围网(1)和一外围网(2),内围网(1)由内围网左网片(11)、内围网右网片(12)、内围网前网片(13)以及内围网后网片(14)围合成一矩形状的整体结构,位于该内围网左网片(11)、内围网右网片(12)、内围网前网片(13)以及内围网后网片(14)内的空间构成为内围网培育腔(15),该内围网培育腔(15)的上部形成敞口,外围网(2)包括外围网左网片(21)、外围网右网片(22)和外围网前网片(23),外围网左网片(21)与所述内围网左网片(11)的左侧面或前端面连接,外围网右网片(22)与所述内围网右网片(12)的右侧面或前端面连接,而外围网前网片(23)位于内围网前网片(13)的前侧并且由外围网左网片(21)、外围网右网片(22)以及外围网前网片(23)共同围合成的空间构成为外围网养殖腔(24),该外围网养殖腔(24)的上部形成敞口,在外围网左网片(21)的上边沿、外围网右网片(22)的上边沿以及外围网前网片(23)的上边沿各以水平状态设置有一朝向外围网养殖腔(24)的方向罩出的蟾蜍幼体防翻越挡片(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幼蟾蜍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围网(1)由间隔分布并且纵向设置的内围网立柱(16)支撑并绷紧,所述的外围网(2)由间隔分布并且同样纵向设置的外围网立柱(26)支撑并绷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幼蟾蜍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围网(2)的外围网左网片(21)的后端以垂直于外围网左网片(21)的状态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荣沈颖徐晴张闻柘韩晓磊陈志祥刘龙刘风君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理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