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生物育养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6199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特别是用于变温动物的(水生)生物育养箱(2),其具有用作生活空间的容器(4)。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所述(水生)生物育养箱配备有空调装置(6),其包括流体动力机械(8),特别是风扇,以及电热转换器(10),特别是珀尔帖元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所述空调装置(6)从所述容器(4)吸入空气,通过沿所述电热转换器(10)的第一侧(12)进行导引来对所吸入的空气(7)进行调节并将经调节的空气(9)回输至所述容器(4)中。将经调节的空气(9)回输至所述容器(4)中。将经调节的空气(9)回输至所述容器(4)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生)生物育养箱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特别是用于变温动物的生物育养箱或水生生物育养箱,其具有用作生活空间的容器。

技术介绍

[0002]生物育养箱以及水生生物育养箱是用于饲养各种特别是外来的动物和/或植物的生态缸。在此情况下,至少局部可见的容器用作生活空间,可以在其中设置一块土地,即一块可通行或可种植的土壤。如果在生态缸的设备完善的状态下,陆地部分和/或空气空间占主导地位,则指的是生物育养箱。与此相反,如果水含量占主导地位时,则指的是水生生物育养箱。
[0003]在设计(水生)生物育养箱时,通常会尝试尽可能好地模拟待饲养物种的自然栖息地,其中重点是实现合适的气候条件,例如温度、空气湿度和/或光照条件。特别是在饲养诸如爬行动物之类的变温动物时,与哺乳动物不同,这些爬行动物不会产生自身体热,而是依靠外部热源或冷源来调节其体温,适当的温度管理是必要的。否则,过冷或过热会导致动物生病。
[0004]由现有技术已知的是,例如通过聚焦在容器内的一点上的加热灯或加热丝来调节(水生)生物育养箱中的温度。变温动物可以移动到相应加热介质的热辐射区中而变暖。通常将加热灯和加热线布置在容器内,故而对动物而言,存在因直接接触而受伤的风险。此外,(水生)生物育养箱内的温度或温度分布难以借助加热灯或加热丝进行调节。加热灯和加热丝也与用于调节空气湿度的雾化系统不兼容,因为在此情况下无法排除电击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调节(水生)生物育养箱的气候条件的有所改进的方案,其包括至少一个温度调节。
[0006]本专利技术用以达成上述目的的解决方案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水生)生物育养箱。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水生)生物育养箱的特征在于空调装置,其包括流体动力机械,优选风扇,以及电热转换器,特别是珀尔帖元件。在此情况下,这个空调装置从容器吸入空气,通过沿电热转换器的第一侧进行导引来对所吸入的空气进行调节并将经调节的空气回输至容器中。因此,至少部分通过调节循环空气流来调节温度。用作热源和/或冷源的热电转换器无需直接布置在容器中或指向这个容器,从而降低例如因热/冷峰或直接接触而受伤的风险。此外,可以完全省去加热灯和/或加热丝。如果在某些情况下仍辅助性地使用加热灯和/或加热丝,则这些加热灯和/或加热丝的尺寸可以更小以及/或者可以以间隔更大距离的方式对这些加热灯和/或加热丝进行定位,例如定位在(水生)生物育养箱中难以接近的区域中。
[0008]流体动力机械产生强制空气流,这个空气流沿电热转换器的第一侧对空气进行导
引。这个电热转换器可以根据相应的要求以简单的方式进行控制。通过向电热转换器的两个触点施加电压,通常为直流电压,这个电热转换器的第一侧例如会变热,其中沿这个第一侧受到导引的空气被加热。通过简单地反转电流方向从加热模式切换至冷却模式。这个转换器的第一侧会变冷并冷却沿这个第一侧受到导引的空气。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电热转换器布置在所述容器的外部。借此进一步降低因热/冷峰或直接接触而受伤的风险。在此情况下,通过流体动力机械而产生的空气流从容器输出,沿电热转换器进行导引以进行空气调节,然后返回到容器中。这个电热转换器优选布置在容器的界定生活空间的壁部中的一个,优选不可见的后壁的后方。
[0010]所述流体动力机械优选布置在所述容器的外部,优选布置在所述容器的界定生活空间的壁部中的一个,优选不可见的后壁的后方。借此消除受伤风险,因为容器内没有流体动力机械的可动部件。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优选技术方案中,至少所述电热转换器的第一侧以与所述容器的界定生活空间的最接近的壁部、特别是侧壁或后壁成直角的方式布置。借此,第一侧不直接指向壁部,因而不会例如在加热模式下被过度加热,否则在接触壁部时可能会导致受伤。与电热转换器最接近的壁部是距转换器距离最短的壁部,例如侧壁或后壁,这个转换器布置在其后方。这个最接近的壁部也可以是容器的底部或顶盖。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空调装置具有风道,所述风道至少部分、优选完全在所述容器的外部延伸,其中所述电热转换器的第一侧或与所述第一侧导热连接的散热器形成所述风道的壁部的一部分。借此沿电热转换器最佳地对空气流进行导引。此外,也可以实现空调装置的紧凑结构。这个电热转换器的第一侧优选具有伸入风道中的散热器,例如形式为具有散热片的附件。通过使用例如散热片增大电热转换器第一侧的表面,从而更有效地对空气进行调节。这个风道特别是以某种方式构建,使得至少在这个风道的设有电热转换器或与其第一侧导热连接的散热器的区段中,这个风道的壁部不会接触容器的最接近的壁部,例如容器的后壁。借此实现热源/冷源与容器之间更好的隔热,进而进一步降低例如因热/冷峰或直接接触而受伤的风险。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空调设备朝向所述容器具有入口和出口,其中所述入口布置在所述容器的下部区域中,所述出口布置在所述容器的上部区域中。这样就能实现空气的最佳循环。此外,这样还能够沿垂直线实现温度梯度,因此,在相应设置(水生)生物育养箱的情况下,特别是变温动物可以通过抵达特定的高度位置来调节其体温。例如可以相对于容器的下部区域中的较低温度,在容器的上部区域中产生较高的温度。
[0014]在此情况下,相对于容器的总高度而言,容器的上部区域表示这个容器的上半部,特别是上三分之一,优选上四分之一。此外,相对于容器的总高度而言,容器的下部区域表示这个容器的下半部,特别是下三分之一,优选下四分之一。特别是就含水的生物育养箱或水生生物育养箱而言,下部区域和上部区域并非是相对于容器的总高度而言,而是相对于缩短了容器内的水位的高度(例如空气空间高度)而言。所述入口优选布置在形成容器中的一块土地的基底或水位上方。所述入口和出口优选均布置在容器的单个侧壁或后壁上。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空调装置具有在所述容器外部延伸的散热通道,其中所述电热转换器的与所述电热转换器的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或与所述第二侧导热连接的排风散热器形成所述排风通道的壁部的一部分。这样就能例如在空调装置的冷却
模式中将在电热转换器的第二侧产生的余热最佳地散发到环境中。此外,如果电热转换器以与最接近的壁部成直角的方式布置,则其第一侧和第二侧均不直接指向这个壁部,从而避免壁部的加热或冷却。这个散热通道优选配备有自有的流体动力机械,其产生强制排风流,进而改善散热。
[0016]所述电热转换器的第二侧优选具有伸入所述散热风道中的排风散热器,例如形式为具有散热片的附件。借此增大电热转换器第二侧的表面,从而可以更有效地将热量散发到排风中。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有利技术方案中,所述(水生)生物育养箱具有控制和调节单元,所述控制和调节单元与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以数据传输的方式连接并且调节所述流体动力机械和/或所述电热转换器。这样就能实现容器内的自动温度调节,从而降低(水生)生物育养箱内温度过高或过低的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特别是用于变温动物的(水生)生物育养箱(2),其具有用作生活空间的容器(4),其特征在于空调装置(6),其包括流体动力机械(8),特别是风扇,以及电热转换器(10),特别是珀尔帖元件,其中所述空调装置(6)从所述容器(4)吸入空气,通过沿所述电热转换器(10)的第一侧(12)进行导引来对所吸入的空气(7)进行调节并将经调节的空气(9)回输至所述容器(4)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生)生物育养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动力机械(8)和/或所述电热转换器(10)布置在所述容器(4)的外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生)生物育养箱(2),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电热转换器(10)的第一侧(12)以与所述容器(4)的最接近的壁部成直角的方式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水生)生物育养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装置(6)具有风道(22),所述风道至少部分在所述容器(4)的外部延伸,其中所述电热转换器(10)的第一侧(12)或与所述第一侧(12)导热连接的散热器(12a)形成所述风道(22)的壁部的一部分。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水生)生物育养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装置朝向所述容器(4)具有入口(20)和出口(24),其中所述入口(20)布置在所述容器(4)的下部区域(26)中,所述出口(24)布置在所述容器(4)的上部区域(28)中。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水生)生物育养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装置(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索思腾
申请(专利权)人:欧亚瑟控股英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