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构件提升支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18369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钢构件提升支架系统,包括:支架本体、吊装转运系统和栈桥系统;所述吊装转运系统位于所述支架本体顶部,所述吊装转运系统与所述支架本体活动连接,所述吊装转运系统沿所述支架本体的水中支架和岸上支架往复运动,所述吊装转运系统与钢构件连接,以提升和转运钢构件;所述支架本体包括水中支架和岸上支架,水中支架和岸上支架连接;所述钢栈桥位于岸上支架的下方,所述钢栈桥转运钢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施工现场建造的、用于吊装转运钢构件的钢构件提升支架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同时满足运输船的靠泊和相应尺寸钢构件的吊装。的吊装。的吊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构件提升支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大型钢构件转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构件提升支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钢结构因其轻质高强的材料特性,在桥梁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许多大型桥梁都采用钢结构作为主材。桥梁中用到的钢构件一般是先由钢结构预制场进行加工拼装,再通过陆运或水运的方式将分段的构件运至施工现场,进行安装施工。
[0003]大型桥梁的钢构件通常体积和重量较大,陆运较为困难,因此多采用水运的方式,通过运输船将大型钢构件运至现场。船运钢构件会涉及到轮船的靠泊,钢构件的吊装转运等问题。
[0004]基于此,急需研究出一种可在施工现场建造的、用于吊装转运钢构件的提升设备,此设备需同时满足运输船的靠泊和相应尺寸钢构件的吊装。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构件提升支架系统,在施工现场建造的、用于吊装转运钢构件的钢构件提升支架系统,本技术同时满足运输船的靠泊和相应尺寸钢构件的吊装。
[0006]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钢构件提升支架系统,包括:支架本体、吊装转运系统和栈桥系统;
[0008]所述吊装转运系统位于所述支架本体顶部,所述吊装转运系统与所述支架本体活动连接,所述吊装转运系统沿所述支架本体的水中支架和岸上支架往复运动,所述吊装转运系统与钢构件连接,以提升和转运钢构件;
[0009]所述支架本体包括水中支架和岸上支架,水中支架和岸上支架连接;所述钢栈桥位于岸上支架的下方,所述钢栈桥转运钢构件。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中支架和所述岸上支架分别包括N根立柱、N

1组平联斜撑、N个桩帽和N/M个桩顶分配梁,N≥2,M≥1;
[0011]平联斜撑固设在相邻两根立柱之间,桩帽固设于立柱的顶面,桩帽与立柱逐一对应;
[0012]桩顶分配梁位于桩帽顶面,同一桩顶分配梁与M个桩帽固定连接。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中支架的立柱和所述岸上支架的立柱之间具有通道,该通道供运输船靠泊。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船坞两侧靠近支架本体处设置有防撞墩。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吊装转运系统位于所述支架本体顶部,所述吊装转运系统包括第一主梁、小横梁、轨道梁和走行吊装系统;
[0016]第一主梁搭接在所述支架本体的桩顶分配梁上,小横梁搭设在第一主梁上方,轨道梁铺设于小横梁上;
[0017]走行吊装系统安装于轨道梁。
[001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走行吊装系统包括底部走行小车、第二主梁、横梁、型钢轨梁、吊装走行小车和卷扬机;
[0019]底部走行小车位于轨道梁上,底部走行小车沿轨道梁移动;第二主梁搭接在底部走行小车上,第二主梁上方搭设横梁,横梁上铺设型钢轨梁,吊装走行小车沿型钢轨梁移动,卷扬机位于吊装走行小车之上。
[002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栈桥系统位于岸上部分支架本体下方,所述栈桥系统的钢管桩桥墩与所述支架本体对齐,所述栈桥系统的钢管桩桥墩采用平联斜撑与所述支架本体连接,以增强所述栈桥系统与所述支架本体的整体稳定性。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2]1、本技术的支架本体系统中各组件均用型钢、贝雷片等既有规格钢材制作,取材建造方便快捷,成本低廉。
[0023]2、本技术的吊装转运系统包含双向走行系统,能满足全方位的吊装及调整构件位置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钢构件提升支架系统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钢构件提升支架系统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

立柱;2

平联斜撑;3

桩帽;4

桩顶分配梁;5

船坞;6

防撞墩;7

第一主梁;8

小横梁;9

轨道梁;10

走行吊装系统;11

底部走行小车;12

第二主梁;13

横梁;14

型钢轨梁;15

吊装走行小车;16

卷扬机;17

钢构件;18

栈桥系统;19

钢管桩桥墩。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8]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限制。
[0029]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30]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具体含义。
[0031]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钢构件提升支架系统,包括:支架本体、吊装转运系统和栈桥系统18;吊装转运系统位于支架本体顶部,吊装转运系统与支架本体活动连接,吊装转运系统沿支架本体的水中支架和岸上支架往复运动,吊装转运系统与钢构件连接,以提升和转运钢构件;支架本体包括水中支架和岸上支架,水中支架和岸上支架连接;钢栈桥位于岸上支架的下方,钢栈桥转运钢构件。
[0032]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实施例的水中支架和岸上支架分别包括N根立柱1、N

1组平联斜撑2、N个桩帽3和N/M个桩顶分配梁4,N≥2,M≥1;平联斜撑2固设在相邻两根立柱1之间,桩帽3固设于立柱1的顶面,桩帽3与立柱1逐一对应;桩顶分配梁4位于桩帽3顶面,同一桩顶分配梁4与M个桩帽3固定连接。
[0033]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实施例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构件提升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本体、吊装转运系统和栈桥系统;所述吊装转运系统位于所述支架本体顶部,所述吊装转运系统与所述支架本体活动连接,所述吊装转运系统沿所述支架本体的水中支架和岸上支架往复运动,所述吊装转运系统与钢构件连接,以提升和转运钢构件;所述支架本体包括水中支架和岸上支架,水中支架和岸上支架连接;所述钢栈桥位于岸上支架的下方,所述钢栈桥转运钢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构件提升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中支架和所述岸上支架分别包括N根立柱、N

1组平联斜撑、N个桩帽和N/M个桩顶分配梁,N≥2,M≥1;平联斜撑固设在相邻两根立柱之间,桩帽固设于立柱的顶面,桩帽与立柱逐一对应;桩顶分配梁位于桩帽顶面,同一桩顶分配梁与M个桩帽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构件提升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中支架的立柱和所述岸上支架的立柱之间具有通道,该通道供运输船靠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构件提升支架系统,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业勋赵云鹏霍振东刘小港倪军吕艳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