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车牌全自动压字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8208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车牌全自动压字机,涉及车牌制造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上下料总成和车牌输送板分别设置在压字总成的一侧,字模总成设置在压字总成的另一侧,实现车牌压字机的车牌上下料与模具装卸相分开。在上下料总成将空白车牌板放置在车牌输送板的时间内,推模总成从字模库中能同步地取出相应的模具放置到字模座中,实现车牌板上料与模具装载同时进行。压字加工后,第一线性驱动机构将车牌输送板从压字工位中送回至上下料总成,上下料总成取出已压制好的车牌。同时,第二线性驱动机构将字模座送回至字模库,推模总成将字模座上的模具放回到字模库中。实现车牌板下料与模具卸出同时进行,利于减少压字后下料和卸出模具的时间。料和卸出模具的时间。料和卸出模具的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车牌全自动压字机


[0001]本技术涉及车牌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车牌全自动压字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车牌的需求量也在日益增大;汽车车牌通常由铝合金薄板制作而成,车牌上的字符为压制凸起显示;由于每副汽车车牌上的字各不相同,所以每次车牌压字时需要选择不同字的凹凸模,拼成凹凸整模具,并将车牌白板放在凹凸整模具中,再合在一起送入冲压设备中进行车牌压制成形。
[0003]目前,车牌压字操作中的换字模工作主要还是由人工完成的,操作麻烦、效率低下、劳动强度高、易出差错;此外,现有自动化的压字机多采用串联式分步加工,先将对应模具装载好,再装上车牌板进行压制,压制后,先取出车牌板,再更换模具。但这种串联式分步上下料和装卸模具的加工方法,存在换模等待时间长,压制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汽车车牌全自动压字机,以解决现有车牌压字机换模等待时间长,压制效率低的问题。
[0005]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汽车车牌全自动压字机,包括压字总成、字模总成、送板总成、推模总成和上下料总成;所述送板总成包括车牌输送板和第一线性驱动机构;所述字模总成包括字模库、字模座和第二线性驱动机构;所述上下料总成和所述车牌输送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压字总成的一侧,所述上下料总成用于将空白车牌板放置在所述车牌输送板上,和用于将已压字车牌板从所述车牌输送板上取出;所述第一线性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车牌输送板进入所述压字总成的压字工位,和用于驱动所述车牌输送板从所述压字总成的压字工位退回;所述字模库、所述字模座和所述第二线性驱动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压字总成的另一侧;所述第二线性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字模座进入所述压字总成的压字工位,和用于驱动所述字模座从所述压字总成的压字工位退回;所述推模总成用于从字模库中推出对应的模具到所述字模座上,和用于将字模座上的模具放回到所述字模库中;所述压字总成用于在所述字模座和所述车牌输送板共同进入压字工位后,对空白车牌板进行压字加工。
[0007]进一步,所述字模库包括字模架和第一升降机构,所述字模架设置在所述字模座的一侧,所述字模架设有多组字符模具和多组数字模具,各组字符模具和各组数字模具分别将模具沿竖直方向排列地放置在所述字模架,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字模架上下升降。
[0008]进一步,所述推模总成包括推模气缸和吸附机构,所述吸附机构设置在所述推模气缸的输出端;所述推模气缸用于推出和拉回所述吸附机构,所述吸附机构用于吸附模具。
[0009]进一步,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包括驱动支架、伺服电机、联轴器、转动轴、链轮和升降滑轨;所述字模架与所述升降滑轨滑动连接,所述转动轴转动设置在所述驱动支架,所述伺
服电机的输出端通过所述联轴器与所述转动轴连接,所述链轮固定设置在所述转动轴,所述链轮通过链条与所述字模架连接。
[0010]进一步,所述车牌输送板设有避让缺口和定位边框,所述避让缺口设置在车牌输送板的端部,且朝向所述字模座,所述定位边框设置在所述车牌输送板的顶端面;所述字模座包括底座、顶盖和第二升降机构,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若干个第一模具槽,所述底座与所述避让缺口间隙配合,所述顶盖盖设在所述底座的顶部,所述第二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所述顶盖上下升降。
[0011]进一步,所述车牌输送板于所述避让缺口的末端设有固定模具座,所述固定模具座的顶部开设有第二模具槽。
[0012]进一步,所述压字总成包括固定平台、压字液压缸、压字板和限位柱;所述压字液压缸的缸体设置在所述固定平台的上端面;所述压字板位于所述固定平台的下方,所述压字液压缸的活塞杆贯穿所述固定平台与所述压字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柱上下活动地插设在所述固定平台,所述限位柱的底端贯穿所述固定平台与所述压字板固定连接。
[0013]进一步,所述上下料总成包括第一取料臂、第二取料臂和移动机构,所述第一取料臂和所述第二取料臂相并列地设置在所述车牌输送板的两侧,所述移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取料臂和所述第二取料臂联动地相对所述车牌输送板横向地线性移动。
[0014]进一步,所述移动机构包括上下料边框架、滑座和第三线性移动机构;所述第一取料臂和所述第二取料臂设置在所述滑座,所述滑座相对所述车牌输送板横向地滑动设置在所述上下料边框架;所述第三线性移动机构与所述滑座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滑座相对所述车牌输送板横向的线性移动。
[0015]进一步,所述第一取料臂和第二取料臂分别包括伸缩气缸和吸盘,所述吸盘设置在所述伸缩气缸的伸缩端部。
[0016]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0017]通过将上下料总成和车牌输送板分别设置在压字总成的一侧,字模总成设置在压字总成的另一侧,实现车牌压字机的车牌上下料与模具装卸相分开。如此,在上下料总成将空白车牌板放置在车牌输送板的时间内,推模总成从字模库中能同步地取出相应的模具放置到字模座中,实现车牌板上料与所述模具装载同时进行,减少压字准备工序的时间。压字加工后,第一线性驱动机构将车牌输送板从压字工位中送回至上下料总成,上下料总成取出已压制好的车牌。与此同时,第二线性驱动机构将字模座送回至字模库,推模总成将字模座上的模具放回到所述字模库中。实现车牌板下料与模具卸出同时进行,利于减少压字后下料和卸出模具的时间。进而实现全面减少车牌压字机的上下料和更换模具的时间,以提高车牌压字机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18]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
[0019]图1是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压字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字模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的上下料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中:100

压字总成、110

固定平台、120

压字液压缸、130

压字板、 140

限位柱、150

底垫板、160

移动导轨、200

字模总成、210

字模库、211
‑ꢀ
字模架、212

第一升降机构、213

驱动支架、214

伺服电机、215

联轴器、216
‑ꢀ
转动轴、217

链轮、218

升降滑轨、220

字模座、221

底座、222

顶盖、223...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车牌全自动压字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字总成、字模总成、送板总成、推模总成和上下料总成;所述送板总成包括车牌输送板和第一线性驱动机构;所述字模总成包括字模库、字模座和第二线性驱动机构;所述上下料总成和所述车牌输送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压字总成的一侧,所述上下料总成用于将空白车牌板放置在所述车牌输送板上,和用于将已压字车牌板从所述车牌输送板上取出;所述第一线性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车牌输送板进入所述压字总成的压字工位,和用于驱动所述车牌输送板从所述压字总成的压字工位退回;所述字模库、所述字模座和所述第二线性驱动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压字总成的另一侧;所述第二线性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字模座进入所述压字总成的压字工位,和用于驱动所述字模座从所述压字总成的压字工位退回;所述推模总成用于从字模库中推出对应的模具到所述字模座上,和用于将字模座上的模具放回到所述字模库中;所述压字总成用于在所述字模座和所述车牌输送板共同进入压字工位后,对空白车牌板进行压字加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车牌全自动压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字模库包括字模架和第一升降机构,所述字模架设置在所述字模座的一侧,所述字模架设有多组字符模具和多组数字模具,各组字符模具和各组数字模具分别将模具沿竖直方向排列地放置在所述字模架,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字模架上下升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车牌全自动压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模总成包括推模气缸和吸附机构,所述吸附机构设置在所述推模气缸的输出端;所述推模气缸用于推出和拉回所述吸附机构,所述吸附机构用于吸附模具。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车牌全自动压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包括驱动支架、伺服电机、联轴器、转动轴、链轮和升降滑轨;所述字模架与所述升降滑轨滑动连接,所述转动轴转动设置在所述驱动支架,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通过所述联轴器与所述转动轴连接,所述链轮固定设置在所述转动轴,所述链轮通过链条与所述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国宇朱家诚许多斌李世豪吴炎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华远智能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